經典推薦之《我們為什麼生病》:解碼人體生病之謎

2020-12-04 歷史思維所

合作方:公眾號吉師閱讀(關注公眾號可獲取書籍資料)

在你眼中的不適,很可能是人類進化許久的保護機制在起效。生病從不是簡單的事,其背後的真相許許多多。只有弄明白那些不為人知的原因,我們才能有的放矢,保證自己的健康,對嗎?

本書從進化醫學的視角為人們「防病治病健康生活」提出了極富價值的見解,若領會一二,或終生甚至世代受益。

本期薦書 /《我們為什麼生病》

作者介紹

R.M.尼斯,密錫根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曾任該校教育及學術事務副主任。他組建了人類行為和進化學會,並曾任主席,在進化心理學和達爾文醫學研究領域享有盛名。

G.C.威廉斯,紐約州州立大學生態學和進化論榮休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曾任進化研究學會主席。他以對群體選擇論的有力批判而聞名,在性別進化研究領域也有傑出成就。1999年他獲得了有生物科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克拉福德獎。

譯者:易凡,禹寬平

推薦理由

本書從進化醫學的視角為人們「防病治病健康生活」提出了極富價值的見解,若領會一二,或終生甚至世代受益。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既濟》)。君子當思謀遠慮,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遠慮」:對人類全部進化史的思辨認知與倫理思考,並對人類「進化未來」做出理性、客觀的預判。目前,我們對疾病的有限認知更多是以生物學知識為基礎,而很少從生物與文化「雙重進化」的倫理視角對其「深謀遠慮」。

這難免會在疾病預防與診治的辯證關係上陷入誤區甚至「南轅北轍」。我們不僅要了解當下致病因素與疾病發生的關係,也要認知人類系統發育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致病基因與當下環境的進化倫理關係,以求「溫故而知新」並對未來「有所預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每個人都是帶病生存。防病先靠自己,治病要配合醫療(不是依賴)。一個人必須了解基本的健康和醫學常識,樹立持久的健康意識、培養良好的健康素養,才有望達到良好的健康水平。

本書簡介

衰老、疲勞、疼痛、畏懼、貧血、發熱、炎症、噁心、嘔吐、厭食、腹瀉、咳嗽、焦慮是一些看似日常發生,但令我們不快樂、不舒適或痛苦困惑的現象。但你可知道:

衰老是青年富有活力的代價。感受疲勞是為避免過度勞累而積勞成疾。疼痛和畏懼是規避危險的預警,貧血是人體抵禦病原物感染的自衛機制。發熱與炎症是身體抵抗病原物侵襲所致。

嘔吐和腹瀉是人體把毒物排出體外。妊娠噁心、嘔吐和厭食是為了將胎兒接觸毒素的機會減至最小。咳嗽是為了從呼吸道排除異物,過度鎮咳可能死於肺炎。焦慮是為了避免危險和打擊。被殺死一次的損失遠遠大於對一百次誤報警告作出反應的代價。

#十一月創作狂歡·文史賽道#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會生病?——從中醫和佛法中解析生病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醫理論對人為什麼生病的理解,中醫理論認為疾病的成因可以分為: 1 外因:以風,寒,暑,溼,燥,火等「六淫」為本。這個說的就是「季節時令因素」。 2 內因: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為本。說明人的情緒對生理的影響。
  • 小班健康教案:小明為什麼生病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健康教案:小明為什麼生病了 2012-02-20 13:25 來源:[標籤:來源]
  • 為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為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時間:2016-12-09 09:30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人有時會生病? 人類產生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生病在我們的一生中是難以避免的事情,每天都會有人生病,生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 《地球生病了》
    地球生病了、你知道麼?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2020-05-08 08:56:53 來源: ■一旦暴露於病毒之下,蝙蝠的「超級」免疫系統就會維持自然的抗病毒反應■與此同時,MERS冠狀病毒本身也迅速進行特定基因突變,從而適應蝙蝠細胞
  • 病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生病?
    2020年2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你可能有時會覺得自己"染上了病毒",意思是你因為接觸了可能是病毒的東西而生病了。事實上,你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病毒。有些病毒會導致普通感冒,有些則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新的病毒也會出現,當它們最近從另一個物種轉移到人類時,通常會給人類帶來疾病。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經常生病vs不生病,誰的免疫力更強?
    不生病=免疫力強? 若是千防萬防地不生病,不利於免疫力形成。 陳嫕醫生介紹,免疫力有先天和後天之分。 先天性免疫源於娃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免疫細胞、免疫分子,保護期是6個月。
  • 四季物語動物生病怎麼辦 希望大家的動物都不會生病
    四季物語動物生病怎麼辦 希望大家的動物都不會生病時間:2020-07-22 06:11   來源:99遊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季物語動物生病怎麼辦 希望大家的動物都不會生病 在四季物語裡飼養動物是一個很重要的玩法,作為一款休閒遊戲,在這裡動物和現實中的動物一樣,是有可能會生病的。
  • 人的意念振動頻率如果在200以上就不生病!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我們
  • 生病不能吃發物,什麼食物才算發物呢?
    生病不能吃發物,什麼食物才算發物呢?當我們肺部不適,去醫院時,可能大多數常常聽到醫生說的這一句話「少吃發物」。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高質量生活家 微信號:gzlshzs所以生活中生病時不能吃發物,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常識那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吃發物嗎?有哪些是屬於發物嗎?老一輩口中的發物,究竟是什麼?
  • 為什麼呼吸道到了冬季更容易生病?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0月28日報導,雖然我們在夏天也會生病,但到了寒冷的冬天身體確實更加虛弱。因為在寒冷的季節裡,我們更容易受到在空氣中循環的病毒的影響,比如新冠病毒。  報導稱,英國《自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體呼吸道到了冬天更容易被病毒侵襲,新冠病毒的情況就是如此。
  • 寶寶經常生病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小康導讀:很多家長會有困惑,為什麼我家的寶寶身體很差,隔三差五的生病?要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他們不再遭受疾病的侵擾呢?一、生病少不代表免疫力強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觀念:寶寶少生病≠免疫力強。很多家長認為,常感冒的孩子就是免疫力差,其實,寶寶少生病不代表免疫力強。
  • 孔雀魚生病,先別治病
    魚友在後臺留言總共分為2大類,問懷孕,問生病怎麼治療,每次魚友都很著急問怎麼治,怎麼用藥,今天飼主就來說一說,孔雀魚生病,應該怎麼辦? 判斷魚為什麼生病?
  • 人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
    「但是暈車是我們看到的東西和其他感覺有關我們的運動信號之間的感覺失配,而網絡病不需要身體運動。」「通過更好地理解網絡病,我們可以找到硬體和軟體解決方案來減少它。」雖然人們對於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還沒有達成共識,但人們普遍認為,顯示延遲(即虛擬場景與實際動作保持一致的延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 為什麼印度人喝恆河水卻沒生病?看看真相到底是什麼?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還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古國所以在印度人的眼中,恆河就是一條聖河因為印度教的信仰問題,所以印度人認為恆河可以洗去畢生罪孽,因此常常在河水中洗澡,此外他們為了讓死去的親人也洗去罪孽,會將骨灰撒在河中,甚至有人直接將屍體和葬禮用品等全部丟入河中任其自由漂流,還有人會喝恆河水有人疑惑了,恆河水那麼髒為什麼印度人喝完卻沒生病
  • 地球生病了
    地球生病了。照顧家鄉,照顧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 神秘的十大未解之謎
    而西藏歷史上有幾大未解之謎,至今還震驚全世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十大未解之謎,快搬好小板凳備好瓜子兒來圍觀吧~1、十大未解之謎之:紅雪之謎喜馬拉雅山5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點綴著血紅色的斑點,遠看如同紅雪。這些紅斑點是由雪衣藻、溪水綠球藻和雪生纖維藻等藻類組成的。
  • 生病的啄木鳥
    森林醫生啄木鳥生病了,可是誰來給她看病呢?這時候見多識廣的貓頭鷹大姐飛過來,說「:你去求求咱們的鳥神鳳凰吧,你給這麼多樹治過病,做了這麼多貢獻,她一定不忍心看你被病痛折磨的」。啄木鳥問「:我要從那裡去找她呢?」
  •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孩子總生病,真的是因為免疫力低嗎?
    可即便萬般注意,孩子還是生病了,這讓為人父母的我們不禁發愁: 為什麼天一冷,孩子就生病?! 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啊?! 聽人說,孩子愛生病,是因為免疫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