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強冷空氣再襲京城!
北京氣溫更是達1966年以來最低!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在這個天寒地凍的時節,孩子的任何一點「不適」,都會讓家長時刻揪心。
可即便萬般注意,孩子還是生病了,這讓為人父母的我們不禁發愁:
為什麼天一冷,孩子就生病?!
是不是免疫力太差了啊?!
聽人說,孩子愛生病,是因為免疫力差?!
究竟#免疫力#和生病有啥關係?
您真的了解#免疫力#從何而來,如何補充嗎?
本期,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馬揚醫生,看醫生怎麼說……
1
孩子總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嗎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有的人平日裡大大咧咧,
從不被小病小災困擾?
為什麼有些人即便多穿衣、注重保養,
可還是躲不過細菌病毒的侵襲?
其實,這都取決於免疫系統的強弱程度。
視頻中馬揚醫生提到,免疫力按其獲得方式不同可分為二大類:
先天性免疫
這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包括我們人體的機械性防禦功能,比如皮膚能夠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擾、胃酸能直接殺死細菌。
特異性免疫
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是一種經由與特定病原體接觸後,產生能識別並針對特定病原體啟動的免疫反應。比如接種疫苗,這就是我們後天的獲得性的免疫力。
其實,真正免疫力低(缺陷)的孩子是很少的。
在馬醫生看來,我們在臨床上診斷兒童免疫力低下,首先要看是否有反覆、嚴重感染的臨床表現,並具備血液免疫學檢查的證據。只有經過這一系列檢查,才能被確診為免疫力低下。
也就是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的表現,才可能說需要考慮由免疫力低下所致:
總是生病,並明顯伴有生長發育落後;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3次;
每次生病後,進展速度很快,需要靜脈輸液或住院治療;
遷延不愈的肛周膿腫或反覆的細菌感染,比如口腔潰瘍等;
每次生病都是嚴重感染,比如重症肺炎甚至是腦膜炎、敗血症。
所以,不要隨便判斷孩子是否免疫力弱了。
孩子愛生病不一定跟免疫力低下畫等號,其實傳染性和感染性疾病主要看有沒有接觸到致病的病原,接觸到的病原的種類和毒力。
在馬醫生看來,孩子可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他們正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得病過程中,體內的免疫系統才能真正發育成熟,獲得抵禦疾病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力。
那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提高免疫力呢?
2
想要提高孩子免疫力
做到這三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