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啥 看完重醫兒童醫院藥學專家這一篇攻略就...

2020-11-25 騰訊網

孩子生病,請正確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2020年的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通過廣泛宣傳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細菌耐藥危機的認識。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醫生每天都要面對家長們解釋很多遍關於「使用抗生素」的問題。孩子感冒發燒拉肚子到底該不該用抗生素?用抗生素是不是一定會產生耐藥性?如何才算「不濫用」抗生素?

近日,5歲的小湯圓在小區裡玩耍後回到家洗完澡,被媽媽發現發燒了,在一旁的爸爸還不相信,「剛剛還玩的好好的,怎麼會突然發燒了?」一量體溫39.2℃,咋辦?「有點經驗」的媽媽想給小湯圓直接服用抗生素,爸爸卻說:「不行不行,不能隨便用抗生素,還是去查個血吧,抗生素用多了,以後生病用什麼藥都沒用了。」於是,爸爸媽媽趕緊帶著小湯圓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小湯圓的扁桃體紅腫化膿,血常規明確提示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聽了醫生的話,爸爸還是有些猶豫,「醫生,如果不用抗生素,是不是孩子就會一直發燒啊?我總覺得給孩子服用抗生素不好。」

其實不只是小湯圓的爸爸會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我們來聽聽專業藥師是如何解答的呢?

「平常我們口中的抗生素,專業名詞稱為『抗菌藥物』,屬於抗微生物藥物的一種,」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藥學部劉彬副主任解釋道,「家長們要正確認識抗微生物藥物,當孩子生病時,一定要嚴格遵醫囑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那麼,什麼是「抗微生物藥物」呢?

1.什麼是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用於治療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抗微生物藥物主要包括抗菌藥、抗病毒藥、抗真菌藥,是抗擊疾病的重要工具。

2.常見的抗微生物藥物有哪幾類?

根據抗微生物藥的作用對象,可分為:

(1)抗菌藥:如頭孢曲松、阿奇黴素、氨苄西林等,抗菌藥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或支原體、衣原體等非典型病原菌引起的感染;

(2)抗真菌藥:如卡泊芬淨、制黴菌素、伏立康唑等,主要用於治療淺表或深部真菌感染;

(3)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金剛烷胺等,主要用於治療由病毒引起的感染。

如何正確的使用抗微生物藥物呢?

劉彬副主任這樣說:

1.不隨意購買和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多數抗微生物藥物是處方藥物,當孩子生病時,首先是看醫生,經過醫生的專業診斷和相關檢查後確定是否需要使用抗微生物藥物,需要使用哪一種抗微生物藥物,憑處方購藥。

有些家長還會對孩子使用過的、見效快的抗微生物藥物形成「偏愛」,當孩子下次生病時,這些藥物也常常會成為這些家長的首選,不考慮症狀先用上試試。但其實細菌病毒分型複雜,孩子接觸的環境也在不斷變化,上次用著合適的藥,這次再用不僅可能無效,還增加了細菌耐藥的風險。還有些家長將自己吃的藥把劑量減少後給孩子吃,忽略了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2.按時、按量、按療程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大部分家長遇到要給孩子吃藥的時候,總是各種謹慎糾結,待孩子病情稍有好轉,立即減小劑量或停藥。其實,藥物起效到發揮作用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藥物濃度的。擅自減小劑量或停藥,削弱了藥物的效果,增加了細菌對藥物的適應時間,容易導致耐藥的產生。發生細菌感染時,吃過幾天抗生素,感染的症狀就會明顯減輕,但這個時候細菌一般還沒有被徹底清除。如果隨意停藥,不僅細菌沒辦法完全消滅,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會因為這些殘餘細菌而再度加重。

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生病,恨不得給他吃一次藥就馬上能好,不按醫囑或是說明書擅自給孩子加大劑量,這種操作很可能就會導致藥物超量,甚至達到毒性劑量,危害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使用抗微生物藥物一定要按照醫囑或說明書中標註的劑量和療程使用。

3.兒童有哪些需要注意使用的抗微生物藥?

(1)四環素類:不建議8歲以下兒童使用。藥物與鈣絡合沉積在牙齒和骨骼中,可致恆牙黃染、牙釉質發育不良、骨骼生長抑制等不良反應。

(2)磺胺類:不建議2月以下患兒使用。磺胺類藥物替代膽紅素競爭血漿蛋白的結合位點,新生兒和小年齡嬰兒用藥後可能引起膽紅素腦病。

(3)氟喹諾酮類:不建議用於18歲以下兒童使用。動物毒理學實驗發現氟喹諾酮類藥物可引起未成年動物關節(特別是負重關節)、軟骨病變的不良反應。

相關焦點

  • 60%的兒童體內檢出抗生素,這是怎麼回事
    最近幾天,微博一直在傳一個視頻,「復旦大學研究報告:華東地區60%的兒童尿液中含畜禽類抗生素!」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立刻在媽媽群裡引發恐慌!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這段視頻:其實,這是一則「舊聞」,央視是在2015年4月18日報導的,不是最近發生的!
  • ...兒童醫院免疫專家趙曉東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 為先天性免疫...
    從出生開始就反覆肺炎,經常流鼻血或身體表面有奇奇怪怪的出血點……患上這種病,相當於身體失去了保護傘,有的孩子甚至活不到2歲,這就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也是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免疫專家趙曉東幾十年來研究的領域。9月11日,趁著工作間隙,他又來到位於醫院綜合樓10樓的感染與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心。他希望能用專業的精神、創造性的勞動,為先天性免疫缺陷孩子尋找生的希望。
  • 兒童使用阿奇黴素的7大注意事項,太全了
    2013年《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5年《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7年《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等多部指南的指導建議,以阿奇黴素為首選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抗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一線藥物。口服阿奇黴素,第1天劑量為10 mg/kg,每日1次,連用3 天。停4 天后重複1次。
  • 專家:細菌感染用抗生素或有效果 長期使用不可取
    有的患者認為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而有的患者則一味主動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面對同一種藥物,患者竟呈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對於抗生素,究竟該斷然拒絕,還是適量服用?對此,記者採訪清遠多家醫院藥學部專家,向市民支招如何使用抗生素。  案例1  亂用抗生素,4歲兒童患上血液病  小陳今年4歲,這幾個月來時不時發燒咳嗽,由於家住鄉下山村,有時沒有其他藥物來緩解。
  • 兒童惡性實體腫瘤:被忽視的「殺手」
    易被忽視:往往到中晚期才就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想去上學,去公園……」這是一個孩子被收治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腫瘤科後,在畫板上寫下的心願。中國抗癌協會調查數據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除意外創傷外導致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兒童惡性腫瘤主要分惡性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腫瘤兩類。
  • 曲靖兒童白癜風醫院治療中哪些是家長需要注意的?
    曲靖兒童白癜風醫院治療中哪些是家長需要注意的? 時間:2020-11-30 13:49 昆明復美白癜風專科醫院 兒童相對成人來說身體還未發育健全,免疫系統和循環系統都還比較脆弱,所以兒童在治療白癜風時應該比成人要更加的細緻!對它的治療也需要慎重。
  • 看完這一篇,感冒遠離你!
    本期,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二科兼感染科主任徐金富教授作客名醫面對面,同大家說說多事之「秋」,我們該如何保護呼吸道!1、呼吸道疾病有很多,我們先從感冒說起……不少網友留言提問說,平時幾天就能好的感冒,最近卻總是反反覆覆,甚至快一個月了都沒能痊癒,需不需要去醫院就診?
  • 兒童用抗生素安滅菌含DIDP各大醫院停用
    在醫學中心和診所使用相當廣泛的兒童劑型抗生素藥品「安滅菌」,驚傳含塑化劑DIDP,不少家長得知後憂心不已。各大醫學中心包含臺大、馬偕、國泰、榮總、三總、北醫等都宣布先行停用,靜待衛生署、藥廠的檢驗結果出爐,目前臨床將先開立其它替代藥品因應。
  • 華西口腔專家:孩子1歲之前就要看兒童牙醫 脫落的乳牙別忙扔
    「孩子1歲之前,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就要去看兒童牙醫,」4月18日下午,四川省幹細胞庫舉辦的「父母學堂」系列在線科教講座上,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兒童口腔科張瓊副教授為家長們帶來了 《兒童口腔健康管理》 知識,同時科普了乳牙牙髓幹細胞未來的應用價值。
  • 濫用抗生素致聽力障礙 盤點兒童用藥六宗罪
    而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顯示,這一人群高達40萬,致死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安全用藥。據藥劑專家介紹,兒童藥品數量遠遠少於成人藥品,兒童不合理用藥情況多種多樣。不合理用藥除了損害健康,甚至會造成致殘致死的家庭悲劇。本市便發生過因不合理用藥造成兒童藥物性耳聾的事例。使用抗生素半年後患聽力障礙不合理用藥究竟會對兒童造成怎樣的危害呢?
  • 兒童專家定期坐診東區兒童醫院 可電話預約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陳斯)北京兒童醫院手機APP新增東區兒童醫院預約掛號。記者了解到,兒童醫院的專家將定期在東區兒童醫院坐診,患者通過手機APP可以查詢到本月內的專家出診情況,並進行電話預約。
  • 向抗生素開刀! 明年起大部分醫院門診禁打吊針
    2016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江蘇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到2016年底前,除兒童醫院,江蘇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除十餘個兒童醫院,最終不能門診輸液的醫院將達到460個左右。另外,醫師亂開抗菌藥將被取消處方權。
  • 家長注意 夜間非急診別去兒童醫院
    夜間門診超千人,呼吸道感染多  南京市兒童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梁慧告訴記者,最近夜間門急診病人數連續多日超過1000人次,醫生已經超負荷工作,但兩院區同時運行醫療資源有限,所以普通門診的家長候診時間會很長,甚至超過了5-6小時。
  • 生物製劑首度入渝用於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
    去年12月,一款用於治療5歲以上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於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動度、自身抗體陽性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5 歲及以上患者,重醫附屬兒童醫院也在全市率先開始使用該生物製劑用於兒童狼瘡臨床治療。
  • 暑期兒童做包莖手術增多 專家:兒童期不推薦
    哪種類型的男孩需要做包皮環切術?多大年齡做比較合適?  據了解,猶太男子由於在出生後的第8天便行「割禮」,因而這個民族幾乎沒有陰莖癌發生,其女性發生子宮頸癌者也極少。而另外一些民族和地區,由於施行包皮環切術的年齡較晚,其陰莖癌的發生率相對較高。這似乎說明,陰莖癌與包皮過長或包莖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且施行包皮環切術的年齡越早越好。
  • 抗微生物藥品究竟是啥?這份答案請你查看
    孩子高燒,家長覺得用抗生素不好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診,醫生每天都要面對家長們大量諮詢抗生素的問題:孩子感冒發燒拉肚子到底該不該用抗生素?用抗生素是不是一定會產生耐藥性?如何才算不濫用抗生素?於是,他們趕緊帶著牛牛來到重醫兒童醫院門診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牛牛扁桃體紅腫化膿,血常規明確提示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聽了醫生的話,爸爸還是有些猶豫:「醫生,如果不用抗生素,是不是孩子就會一直發燒啊?我總覺得給孩子服用抗生素不好。」
  • 慢生活·健康 | 抗微生物藥品究竟是啥?這份答案請你查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藥學部劉彬副主任介紹了相關案例,近日,5歲的牛牛被媽媽發現發燒了,一量體溫39.2℃。媽媽想給牛牛服用抗生素,爸爸卻說,不能隨便用抗生素,還是去查個血,抗生素用多了,以後生病用什麼藥都沒用了。
  • 孩子突然喊耳朵疼,小心是急性中耳炎,三歲內兒童發病率高達83%
    周日晚上臨睡之前,兒子突然說耳朵疼,也沒其他什麼異常的表現,所以我就沒當回事,還以為那是他不想睡覺的藉口,然後就哄著他睡著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睡夢中又疼醒了,哭著說耳朵疼,而且是很難安撫的那種哭鬧,這下我才意識到應該是真的耳朵疼,因為孩子平時很少哭,他一個勁兒的說要我帶他去醫院看醫生。於是趕緊起床,打了個車直奔兒童醫院。
  • 兒童燙傷他用老鼠幼崽血塗 醫生說該這樣做
    ;南充農村團年,小孩不慎掉落在滾燙的油鍋中......這一幕幕案例不是小說,而是醫生講述的真實案例。12月10號,大渝健康培訓營走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30多個家庭跟隨醫生一起學習了冬季兒童燒燙傷應急處理和兒童異物卡喉的急救。燒燙傷帶給孩子的是一輩子的痛在現場,重醫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主治醫師袁心剛博士介紹:該院每年要接診200--300列兒童燒傷、燙燒、電傷患兒。「燒傷不止是皮膚燒傷,而是全身組織疾病的反應。」
  • 血管瘤在濟南哪家醫院看的好?濟南童康兒童醫院
    血管瘤在濟南哪家醫院看的好?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是山東濟南血管瘤治療中心,濟南童康兒童醫院開設特色嬰幼兒血管瘤科治療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混合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等常見兒童血管瘤,不斷引進國內國際先進的治療設備和診療技術,長期與多家知名醫療機構保持臨床、學術交流關係,國內知名三甲專家定期坐診,醫院倡導「美觀無痕」診療理念,是在分子靶向療法和動靜脈導管顯像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其利用極其細微導管針在可視性影像設備的引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