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iPhone第一代由史蒂夫·賈伯斯發布。一經推出,就憑藉著劃時代的觸控螢幕和觸屏交互技術驚豔了世界。很多人都認為第一臺觸控螢幕智慧型手機就是iPhone。其實不然,第一臺觸屏智能機可以追溯到1993年。它就是IBM Simon,由美國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貝爾南方公司(BellSouth)共同參與設計和生產。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是手機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不同於所有的功能機,IBM Simon沒有任何物理按鍵,完全靠著觸控螢幕操作。雖然當時只能通過觸屏筆來輸入,但是對於當時來說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甚至可以說,沒有觸控螢幕的手機稱不上是智慧型手機。
雖然IBM Simon相比於現在的手機很笨重,但是無可否認它就是所有智慧型手機的鼻祖。IBM Simon使用的是Zaurus作業系統,處理器甚至都沒有具體的名字。雖然只有一款《Dispachlt》的第三方軟體,但是它仍具備很多功能,包括手提電話、傳呼機、傳真機、計算器、遊戲等等。考慮到當時的手動輸入還是主流,IBM Simom同樣支持全鍵盤輸入,並配備記憶卡插槽和輸入輸出插槽。
你無法想像,這部手機的內存只有1M+1M。我們手機出售最低內存配置都是4G+64G,而1G=1024M(注意了,不是1000M)。也就是說,現在最低內存配置是Simon的4000多倍和64000多倍。
不過當時的觸屏技術並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甚至可以說體驗比較糟糕。摩託羅拉、愛立信、HTC等眾多廠商也在全力研發更好的觸屏技術,最後是蘋果率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並推出了iPhone初代。這也是現在很多人主觀認為iPhone初代是第一款觸屏智慧型手機的原因。
如今觸屏技術仍在不斷的發展,你認為除了觸屏交互體驗,還會有什麼顛覆式的交互體驗呢?還是說觸屏技術已經是終極體驗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