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各國在進行真槍真炮的戰爭的同時還要應對大後方的無煙戰場,諜戰。從各種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些漢奸、間諜的神秘,比如說川島芳子就是日本潛伏在中國的間諜,她也是中國最大的漢奸。下面我說到一個人,她被當時人們當作間諜,但也是最愛中國的間諜,這是怎麼回事呢?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在全國硝煙中獨樹一幟,因為那裡有各國的領事館,雖然已經被日本佔領但仍然是燈紅酒綠,意外的繁榮啊。在這麼繁榮的城市當然少不了電影業,說到電影那就得提到大明星了,我要講的就是這位當時紅極一時的大明星,堪比現代的鄧麗君。

我說一首歌大家就能想到,《夜來香》,電視、電影中抗日劇裡舞廳常能聽到的音樂。這首當時紅遍整個上海灘的歌曲的原創正是我要說的這位大明星——李香蘭。說起李香蘭與《夜來香》這首歌的緣分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黎錦光。黎錦光是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夜來香》正是他的經典創作之一。當時這首歌已經創作好一年多了,就是沒找到合適的人唱,他一開始找另一位大明星周璇唱,但周璇聲調偏寬,這首歌音調要求偏窄。沒找到適合唱這首歌的人,他就隨手把這首歌仍在他伏案的桌子角落裡。巧的是有一天李香蘭去找他,無意中看到這首歌,拿起來隨便一哼,一旁的黎錦光聽後大為吃驚,他叫李香蘭認真地再唱一遍。聽後大為感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從此,《夜來香》就成了李香蘭的代表歌曲。
當時的「滿洲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因為聽說李香蘭很火,就找到她,希望她能為「中日親善」作宣傳。這點我們早已是知之莫深了,當初日本人找胡蝶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但胡蝶拒絕了。一開始李香蘭確實是拒絕的,因為一聽這個協會的名字就知道是日本傀儡下的「偽滿洲國」下屬。而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李香蘭還是同意了。自此,她被「滿洲國電影工作協會」捧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大明星。李香蘭也經常穿旗袍宣傳所謂的「中日親善」。在當時的人們眼裡,她儼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開始對那些賣國賊、漢奸、間諜進行法庭審判,李香蘭自然逃不過。但在法庭上她拿出了一個東西,使法官不得不當庭釋放她,而且宣判解除她的漢奸罪,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她在法庭上拿出一個戶口本,戶口本上清清楚楚地顯示她是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人家本來就是日本人,怎麼能算是漢奸呢?又有人說了,即使她不是漢奸也是間諜吧!法官通過各種渠道審查發現人家也沒做過傷害中國人的事情,只不過拍了宣傳「中日親善」的電影。
話又說回來,即使她沒犯罪,其實她早知道自己是日本人還在中國人面前說自己是中國人,這其中本來就帶有很大的欺騙性。雖然宣判無罪了,但也不可能繼續待在中國了。

李香蘭原名叫山口淑子,父親叫山口文雄。她父親早先在中國東北工作,結識當時的瀋陽銀行總裁李際春。後來他把山口淑子過繼給李際春,從此山口淑子隨她繼父姓,改中國名李香蘭。這期間,她曾回過自己的家鄉賀蘭縣,經過海關時被日本激進分子攔下,對她惡語相向。她左右為難,其實在她心目中是很同情中國的,她既不想中國人受到傷害,自己骨子裡又流著日本人的血。所以她心裡是矛盾的。1946年,她被遣送回國。在日本,她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後隨夫姓叫大鷹淑子,擔任富士電視臺主持人。雖然她被遣送到了自己家鄉,但她內心深處對中國的思念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她開始為中日關係四處奔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她擔任中日友好夥伴。隨後多次到當時她在北京居住過的小胡同裡懷舊。每次到訪她都會流露出對當時情景的深深懷念。2005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她髮長文怒斥其行為「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2014年9月7日逝世,享年94歲。
縱觀李香蘭的一生,她雖然生為日本人,但是她從小就生活在中國。在當時黑暗的中國社會與中日之間的血海深仇,她很可能受到過某種意義上的教化,但她始終沒有傷害過她所深愛的中國。相反,她一直在為中日關係而努力。這樣的精神是值得今天的日本某些人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