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和動物之間總是存在一種很深的情感,尤其是養動物的鏟屎官都深有體會,以至於我們和動物的感情是不可分割的。當一些人面對小動物的時候,總想著把它帶回家,然後好好照顧它們,哪怕是面對野生動物,人們還是如此。
不過這樣的行為不是很提倡,因為有些野生動物是很危險的。但有的動物在小的時候就被收養是沒有攻擊性的,這樣動物和人類生活一起後,連行為都和人類一樣呢!
就像接下來的這隻小獼猴一樣,這個村民撿到了一隻小獼猴後,見它看起來很小,且沒有攻擊性,外加自己也是孤身一人,就決定養它了。
在養這隻小獼猴的時候,村民還在愁,這個猴子能吃什麼呢,會不會挑食之類的,結果當村民給這隻小獼猴吃自己平常吃的食物的時候,這小獼猴不僅沒有一點挑食,且幾乎沒有不吃的,等於村民吃啥,它就吃啥,看來這小獼猴太好養了吧!
可能小獼猴在外面也找不到食物,所以才不挑食吧。村民以為猴子吃這些就可以了,沒想到這小獼猴居然和村民有了相同嗜好,那就是喝酒,還成了「猴朋酒友」,那場景讓人有點好奇。
這村民吃飯有喝酒的習慣,只是偶爾小酌一下,當村民在吃飯喝酒的時候,小獼猴看到了居然也想搶著喝。
小獼猴:咦,這是不是也是好吃的,我也要,給我來一口。
村民開始很擔心猴子喝了會有事,就沒給它喝。小獼猴見狀很不開心,但小獼猴可聰明了,既然不給喝,它總是有辦法的。
然後小獼猴就趁著村民不在家的時候,聞著酒味,找到酒就喝了,小獼猴喝到酒就開心了,它甚至覺得非常好喝,結果一下子把酒都喝了,喝得醉醺醺了, 還在家裡耍起了猴拳。
等村民回來了的時候看到這場景都懵了,還擔心這猴子會不會出事,但這猴子不但沒事,還特別嗜酒。
於是村民就和猴子開始酒友對飲,雖然有的時候村民和猴子喝酒誤事了,但他仍然很開心。
村民就和猴子在一起就是六年,他們關係可謂是非常好,幾乎形影不離。但這小獼猴屬於野生動物,很快就被森林警察帶走了,村民再也不舍也沒有辦法,他知道這樣對猴子好。
在猴子被帶走的時候,還對猴子說了一句話,村民:沒事,不怕,以後你會過得比我這裡還好的,就是沒酒了。
我覺得小猴子一定很傷心,再也沒有機會能和村民喝酒了,少了陪伴,相信它很快能適應的。
雖然猴子在這裡過得很好,但它是野生動物,需要在野外生存或者專門的人來照顧它們,因為有時候它們也是具有危險的,只是暫時沒顯現出來,所以這樣做是對村民的保障。
重要的是這小獼猴還是國家保護動物,就更加不能在村民這裡生活啦。以防出現什麼隱患,它們的秉性不是誰都很了解。
雖然大部分的小獼猴都是很友善的,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但因為它們太容易相信人,導致了它們的數量在減少。希望大家能夠去保護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