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上海下著冬雨,氣溫接近0℃。因為蹲在地鐵裡蹭網,只為和家人說說話,建築工人老葛被人拍視頻傳上網,一夜間紅了。
老葛一家四口,有個單獨的小群,名叫「最親愛的人」。家人都被他突然上電視的消息嚇壞了,他們擔心老葛在外面出事情了。「我又沒做什麼壞事情!」老葛在電話裡一遍一遍地跟家人解釋。老葛說,比起「走紅」,更重要的是努力工作,「多賺點錢」。
家人擔心他出事情了
43歲的老葛,老家河南省某縣葛家村,去年11月來上海後,一直做油漆工。
就像短視頻記錄得那樣,身高1.7米、身材瘦削的他因為工作的原因,工作服上、頭髮裡總是積滿了白灰。
對於每天從早晨6點到傍晚5點都要呆在工地上的老葛而言,突然「走紅」,更像是一個負擔,因為突然有好多人想聯繫他,但作為一名建築工人,他太忙了,幾乎無暇應對突如其來的關注。
在白天,想要找到老葛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早晨6點就要開始工作。作為一名油漆工,老葛要一面牆一面牆地為建築上塗料,現在,他工作的地方是一棟尚未建成大樓的第六層。從外面看上去,這棟樓房只能算是一副骨骼,房子裡幾乎沒有手機信號,撞擊聲、電鑽聲此起彼伏,每當老葛接起電話,都不得不在無數聲「喂喂喂」的叫喊聲後掛斷。而且,也只有在中午休息的半個小時裡,老葛才有空接聽電話。但在這僅有的半個小時裡,他更需要抓緊時間吃飯。因此,想要真正聯繫上老葛,必須要等到傍晚5點以後。
這些天來,忽然有一件事困擾住老葛——很多人想要他的電話,採訪他,這件事甚至傳到了他的家鄉。妻子、兒子、女兒被老葛突然上電視的消息嚇壞了,他們擔心老葛在外面出事情了。
「我又沒做什麼壞事情!」老葛在電話裡一遍一遍地跟家人解釋。他說,一個人在外,家裡人總擔心他出事情。
「還有公司聯繫我,說要給我送禮,問我是送到工地上還是送到住處。我說你就送到長清路地鐵站吧,我晚上下班的時候去拿。」老葛說,對他而言,比起「走紅」,更重要的是努力工作,「多賺點錢」。
「我來工地兩個月了,都沒休息過。」老葛說,在建築工地打工,每天工資是200餘元,「多賺一天是一天」。老葛說,幾乎每年冬天,他都會外出打工,有時候是年前,有時候是年後,因為那時候農田裡的活基本幹完了:「今年,我出來晚了,因為我家地比較多,種完了西瓜還要種辣椒,所以要多幹點。」
6塊錢解決一頓晚飯
說起自己的意外「走紅」,原本隨和健談的老葛,會突然變得有點羞澀。
「就是為了省點流量。」老葛說,自己每月的流量只有不到200兆,因為捨不得花更多錢,無論在哪個城市打工,無論走到哪裡,老葛都習慣了隨手「搜一搜」,看看什麼地方有免費的Wi-Fi。
有時候在小區裡找到了,就站在那裡和家人視頻一會。不過,自從發現地鐵裡有免費的Wi-Fi後,他就不去其他地方了,因為「地鐵裡暖和」。
因為賺的是辛苦錢,老葛總惦記著「能少花就少花一點錢」。除了蹭網省流量,他去年11月份出來打工至今,幾乎沒添什麼東西:睡的被褥是工地裡發的;衣服只有兩三套,一套是幹活穿的工作服,另兩套是日常穿的衣服;僅有的私人物品是一個水桶(塗料桶)、一個臉盆、一個大概能盛2瓶礦泉水的塑料水杯,以及一輛二手自行車。
老葛住的地方離工地有近7公裡的路,因為「每天騎共享單車不划算」,他就花幾十塊錢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對於他而言,每天的最大花銷在吃飯上,本來,在建築工地和他們住宿的板房附近,都設有食堂,而且工地每天給老葛這樣的工人20元飯錢補助,每10天發一次。
可是,儘管有這筆飯貼,但老葛還是不輕易在食堂裡多花錢,因為在他看來,食堂「太貴了」——「一個雞腿要四五塊錢,三個饅頭要兩塊錢。」
老葛更願意在工地裡私人開設的小吃攤買飯吃,那裡10塊錢可以買到兩個葷菜、四個饅頭,素菜還可以隨便吃。如果和老闆熟悉,還可以讓他們多加一點菜。
「我們一般中午都是隨便吃吃,晚上再回來好好吃,兩個人花10塊錢買一盒菜,再花2塊錢買4個饅頭,一個人只要花6塊錢,比食堂划算得多。」老葛說。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後,老葛還要耐心地花上一段時間,在工地裡的熱水機前排隊打熱水。因為打熱水的人多,水箱裡的水很多時候只有六七十攝氏度了,這個水不能喝,老葛就會先接上滿滿一桶,用來洗頭髮、洗臉、洗腳、洗衣服。等到人少時,水開了,再去接一瓶滾燙的水,用來喝。
和「最親愛的人」在一起
晚上七八點鐘,老葛就會拎著一大杯熱水,帶上手機,趕往宿舍不遠處的長清路地鐵站蹭網。在那裡,他可以借用地鐵裡的流量,一條一條地聽家人們在微信裡的留言,甚至跟家人視頻聊天,這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
老葛一家四口,有個單獨的小群,名叫「最親愛的人」,「他們想我,我也想他們。快過年了嘛,都想家。」老葛說這話時,有點不好意思。他的大兒子不到20歲,跟著舅舅在海南打工,老葛心裡很惦記他:「他是給演唱會搭舞臺的,海南天氣好,可以隨時睡,就是工作沒日沒夜,太熬人。」老葛兒子拍了一條關於舞臺效果的小視頻,傳到了群裡,但老葛平時捨不得點開,都攢著在地鐵站裡一條條點開看。老葛還盼著能夠多攢一些錢,供在衛校的女兒讀書。除了家人間的相互分享和問候,老葛幾乎每天都要和妻子在地鐵站裡視頻聊天半個小時。
「也沒說什麼,就是問問她今天吃了嗎?吃了什麼?家裡天氣怎麼樣?她問問我,感冒好沒好。她說,老家這兩天下了雪。我說,上海沒下雪,在下雨。」老葛羅羅嗦嗦地說。
老葛住的工地的板房裡,同屋還住著六七個工友,大都是同鄉。
老葛因為蹲在地鐵裡蹭網和家人視頻「走紅」網絡後,工友們不時笑嘻嘻地開起了他的玩笑:「要把葛大哥捧紅!」
「我們平時的娛樂比較少。」同屋另一名工友一邊說,一邊和室友們分享一個短視頻,他邊看邊笑著抱怨:「我一個月就500M,這個視頻就快100M了。」
玩笑歸玩笑,吃過晚飯後,他們各自或躺或坐在床上,翻看著手機,房間內外,不時傳來工友們打電話的聲音,很多人的家鄉都下雪了,他們都一樣,也在惦記著自己遠方的家人……
一段意外走紅的蹭網視頻
1月3日晚8點34分許,軌交7號線長清路站,建築工人老葛穿著沾滿白色塗料的工作服,蹲在地鐵裡和家人視頻聊天。
拍攝者:「你剛才是和誰接視頻?」
老葛:「和家裡人。」
拍攝者:「是和你老婆聊麼?」
老葛:「嗯,是啊。」
拍攝者:「每天都來聊麼?」
老葛:「不定什麼時候,就跑過來一會兒,聊聊說說話嘛。小區裡面也有(Wi-Fi),今天下雨了,站小區裡被淋了,站在地鐵裡淋不到。」
拍攝者:「您是在這裡做什麼工作啊?」
老葛:「油漆、砌牆、拉石膏。這個月底就差不多放假了。」
短短一分鐘的視頻,很快在網上引起轉發和熱議。有網友說,自己的內心被老葛觸動了,除了「生活不易」,還有他對家人的那份牽掛。
另一位網友說:「我更看重的是這麼冷的天,勞累了一天,他沒有早早休息,而是不辭疲憊地跑到地鐵站跟老婆網絡聊天,他掛念的是家裡的妻兒老小。這看似簡單普通的聊天,卻透露了一個男人該有的柔情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