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潔珺 通訊員 鄒明燕
如果你在生活的小區裡,發現一些本該屬於山林裡的「不速之客」的時候,你第一個想到求助的人是誰?
不少市民會說,那當然要找杭州動物園。「他們可是最專業的。」
在杭州動物園裡,就有個特別的機構,名為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中心成員需要24小時待機,隨時待命;一旦接到需要救護野生動物的求助電話,他們就會帶著專業的工具出現。
然而他們的工作可不僅僅是捉拿「出逃人間」的動物,還要救護被販賣的野生動物,照顧被人棄養的動物。今年一年,他們就救護了60多種上百隻動物,果子狸、穿山甲、黃麂、梅花鹿,光藍孔雀就救護了6隻。這些被救護的動物背後都有哪些故事,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靈隱網紅小猴,即將要和兄弟們一起開始群居新生活
還記得今年4月的一個傍晚,下午6點半,在遊客熙攘的杭州靈隱公交總站等候處,一隻可愛的小猴子突然冒了出來。
興奮的小猴子在靈隱公交車站的欄杆上跳來跳去,引來一眾圍觀。當時錢報記者在接到讀者電話後趕到了現場,並認出了這隻調皮的猴子,正是曾經被人拍過視頻上傳到網上的靈隱寺網紅猴。
眼看著小猴調皮,但是誰也不知道小猴會不會做出傷害人類的行為,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隊員們及時趕到現場,將小猴帶了回來。
這隻網紅小猴後經確認是只短尾猴,獼猴屬。據了解,這隻小猴曾經短暫地出現在外面的猴房,但又被重新接回後場的籠舍裡。
「它是公猴,而且因為和別的猴品種不同,所以很難和我們這兒的獼猴共處。」不過最近,這隻網紅小猴的生活又要發生新變化。
今年,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已經陸陸續續又救護了2隻短尾猴,「短尾猴群居生活效果會比單只飼養效果好,所以最近我們準備把救護回來的短尾猴進行合籠飼養,來年考慮展出,這個短尾猴小族群有公有母,生活起來也比較和諧。」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江志告訴錢報記者。
在後場籠舍裡,錢報記者見到了這批活潑的短尾猴,其中最小的一隻才半歲多,還是需要救護隊員夜裡餵奶的時候,見到救護隊員來,會激動地往籠欄邊竄,要和隊員玩。
(圖:今年救護回來的短尾猴裡最小的一隻)
●今年救護了10隻鱷龜,龜池裡都快放不下了
每年,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野生動物不下百隻。「其中有些是我們自己去救護回來的,有些是林業部門送過來的,有些是市民送來的。」江志說。
今年年初,嘉興高速境內截獲229隻小雕鴞,「這些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雕鴞被解救下來後,我們救護中心也承擔了部分救護任務。」江志說,因為那些雕鴞還是幼鳥期,所以在人工餵養上還是非常有難度,「要人一個個餵到它們的嘴巴裡,很費功夫。」所幸,這群小雕鴞存活率良好。「今年7月份,我們一同拿到了長白山放生,當時看到這些小傢伙飛回森林的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救護隊員說。
但是,有些時候,救護中心還會救護些「神奇」、令人頭疼的動物,比如鱷龜。
「現在應該不少市民都知道,鱷龜是外來生物,個頭大,發育快,所以常被一些有心之人當做神龜,賣給不明真相的群眾。」江志說,有些市民以為好心,做個好事將其買下,解救了「神龜」,想把它送到動物園裡飼養,獲得更好的生活,「想法可以理解,但是送來救護的做法,我們真不提倡。」
江志介紹,鱷龜是外來生物,生性兇,繁殖力強,對本地水產生物鏈破壞力還是很高的,不建議隨地放生,但是送過來,動物園的飼養環境也吃不消。「我們今年還是接收救護了10隻鱷龜,市民直接送來的,但其實,我們的龜池地方有限,原來就有10多隻鱷龜在裡面生活了,如果再隨意將鱷龜放進龜池裡,每隻鱷龜的生活空間都會受到壓迫。」
(圖:龜池裡冬日窩在一起的鱷龜們)
●藍孔雀、黃金蟒屢次被救護,多半都是「寵物棄兒」
今年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回來的動物裡,還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動物,藍孔雀、黃金蟒等。「這些動物不少市民也覺得熟悉吧,是因為現在還是有些人會把這些動物當做特別的寵物,私人購買並飼養。」江志說,但是很多這樣的寵物,是非法飼養的。
「這些其實屬於野生動物,必須要向林業部門申請馴養繁殖許可證,非本地物種還要申請種源辦理引進手續,有的還需要一定的飼養條件和飼養水平,像是有的私人養殖的孔雀,必須要場地和技術水平,不是想要就能養的。」
(圖:救護回來外展中的藍孔雀)
救護隊員們接到過不少這樣的市民求助情況:「之前有個市民,就提來一隻很大、差不多一人高的鳥籠,裡面有隻金剛鸚鵡,他就說因為家裡有孕婦,不能養了,希望我們救護中心幫忙救護接著飼養,有些人家養蛇,黃金蟒、紅尾蚺這類蛇,越來越長,主人自己都有些害怕了,就主動來求助。」
「如果你真的是有心想養寵物,一定要手續齊全,並且一定要有所準備,不僅是場地技術準備,還有心理準備,因為決定飼養寵物,對動物而言就是一生一世的決定。」江志說。
杭州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想託錢報給大家提個醒,當你在野外發現野生動物時,第一時間請務必不要驚擾它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動物應激反應,讓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自然環境中;如果觀察發現野生動物出現受傷的情況,請立即聯繫救護中心。同時,如市民遇到市面上有進行買賣野生動物,請撥打110或相關執法部門,如需進行救護,救護中心會予以協助。
●新聞+
2017年度救護動物數量排行榜:
1、雕鴞
2、鱷龜
3、夜鷺
4、藍孔雀
5、大鯢
6、斑鳩
7、短尾猴
8、白狐
9、白鷺
10、黃金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