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邊越長,面積越大?
彭翕成 pxc417@126.com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數位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30079
有人問金庸:看您的小說,感覺您博學多才,舉凡歷史、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無所不包,您是怎麼做到的呢?
金庸回答:我什麼書都看一點。寫作時只寫我了解的東西,有時臨時會找點資料。如果實在搞不懂,就不提,避開就是。
所謂術業有專攻,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問題,出錯也不出奇。我們在寫作時,對於沒有把握的內容,儘量多查資料,實在不行,最好避開。
也有人不這麼做。譬如網上有一篇文章《教師,何以「致遠」》,該文旁徵博引,洋洋灑灑三千多字。從文風來看,估計是一個文科生所寫。其中有這麼一句:
有人把讀書、積累、寫作比作三角形的三條邊,三條邊越長,三角形的面積就越大。缺少任何一邊,其他兩邊就會重合,面積就等於零。
我很是懷疑這位作者高中數學是否及格?三角形三邊越長,面積不一定就越大。譬如三邊長度都很大,其中兩邊之和略大於第三邊,這樣的三角形很扁很扁,甚至像一條線段一樣。
更進一步追問:讀書寫作可以並列,讀書寫作與積累能並列麼?
《教師,何以「致遠」》一文轉載的網站不少,這並不奇怪。但我看到中數參的微信公眾號也推送了,還是有點吃驚。這麼明顯的錯誤,編輯應該還是看得出來啊!是不是忙著搞各種商業活動,沒審查就隨意推送了。
考慮到中數參的讀者不少,該文可能會給讀者帶來一些困擾。於是,我在中數參編輯經常搞活動的鳳凰數學網QQ群裡指出這一問題,希望他們能及時刪除這篇文章。
結果呢?結果你看到了:
網上傳聞,中數參不再是核心了。我將信將疑。經此一事,我完全信了。這樣的辦刊態度,能保得住核心才怪!
在我看來,《教師,何以「致遠」》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我如果是中數參的編輯,我也會推送該文,同時在末尾註明:文章有一點小瑕疵,有一點知識性錯誤,這說明文理結合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廢,否則會鬧笑話哦。
點擊原文連結,可看看中數參推送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