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琢磨好玩又不難的數學題。我們都知道三角形三邊關係是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為什麼呢?
先說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因為走路啊。咱們都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我最喜歡給學生舉的例子是:
小黃課間去找小綠玩,怎麼走近?肯定是直接過去啊,繞過講臺就遠了。
那再到三角形呢?一樣的道理。
能一條筆直大道到達目的地,為啥要兜兜轉啊。這就是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一定大於第三邊。
這不光是小明家到學校,更典型的是小明家到郵局,誰會經過學校再去郵局啊。
三邊關係最好的例子是倫敦塔橋
不光倫敦塔橋,現在國內天津的橋也有這樣的設計。
塔橋的設計是為了同時滿足航運和路面交通兩方面的需要。它張開橋面時可以讓大船通過,而水平的橋面又利於行人馬車的行走。
如上圖,這時橋面可讓行人通過,也可供車輛穿行。
如果巨輪要由此經過,下層橋面能夠自動往兩邊翹起讓高度超過橋面的輪船通過。此時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通過。而橋面哪怕翹起再小的角度,橋面也是分離了,也不可能形成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兩邊之和一定會大於第三邊。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就不是實踐推理了,而是數學關係式推理。
因為: a邊+b邊>c邊
咱們就用四年級的抵消知識:不等式兩邊同時減去b邊 a邊>c邊 - b邊
即:c邊 - b邊<a邊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哪種題目比較好玩呢?
裁紙條的遊戲
將一條10釐米的紙條剪成整釐米長的三段紙條,做出一個三角形,它的最長邊的長度最大是( )釐米。(可以在下面的紙條上畫一畫)
其實這道題給定的是三角形的周長是10釐米,那么半周長就是5釐米,如果三角形的一邊長度取5釐米,那麼另兩邊之和也是5釐米,不可能拼成三角形,所以最長邊只能是4釐米。
姚明的身材也藏著三角形的知識哦
姚明的腿長是1.3米,他一步就可以走3米。你覺得這句話對嗎?為什麼?請簡述理由。
通過題目可知姚明的雙腿在站立或行走時和兩腳之間的距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結構。那麼既然是三角形,就要符合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特性。
而姚明兩腿長之和2.6米,因此步幅不可能超過2.6米。
這裡還要注意2個細節:
第一、這裡的三角形結構是近似的,包括腿長數據也是近似數。目的是給學生一種意識,生活中很多時候數與形都是近似的,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第二、很多同學都有心裡明白但說不清楚的感覺,清晰有序的數學表達可以開始這樣寫一寫了。理由表達出根據三角形三邊關係,姚明一步不會超過2.6米即可。
最後,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自己試著做一做這個小活動。用雙腿和地面分別形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看看自己有什麼感受?
記住哦,數學在實踐中進行,好玩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