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三角形面積求解問題,是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一直涉及的考題。
常用的三角形面積求解方法是作高法,利用公式S=d*h/2,其中d為底邊邊長,h為底邊高。學生在學習了正弦、餘弦定理之後,開始會覺得其對於三角形面積的求解變得得心應手,因為直接利用面積公式S=absin(theta)/2就可以了。另外,求三角形的面積還用到海倫-秦九韶法,海倫是古代的敘拉古國王,秦九韶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他們給出的三角形面積求解公式為S=√[p(p-a)(p-b)(p-c)],其中,a、b、c為三邊長度,p=(a+b+c)/2。
我們今天重點要講的三角形面積的另類求法:
一、割補法
(1)若三角形至少有一邊和坐標軸平行時,我們將其稱為'規則'三角形
(2)若三角形三邊都不和坐標軸平行時,我們將其稱為'不規則'三角形
二、面積轉化法
(1)藉助平行線轉化
(2)藉助同底或同高,轉化面積比
(3)藉助相似三角形
【附】常見相似結構
數學考試,舉一反三很重要,舉一反三的基礎就是記住各種公式,能熟練運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希望大家能記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