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考:(坐標系中)求線段長和三角形面積的通用方法

2020-12-04 百家號

一、學習目標

1、由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轉化為坐標系中求線段的長度,進而探索坐標系內任意兩點間的距離;

2、運用所掌握的方法解決坐標系內三角形面積的解題策略;

3、體驗和感受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指導我們探究學習數學問題.

二、學習過程

【基礎題型】

1、如下圖所示,數軸上有A、B兩點,分別表示2和-2,C是數軸上一動點.

①求AB的長;②若點C表示的數是x,請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C和BC的長;③若AC=3,求點C.

解析:①AB=2-(-2)=4;②AC=∣x-2∣,BC=∣x-(-2)∣=∣x-2∣;③分兩種情況:若點C在點A的右邊,則點C表示的數是5;若點C在點A的左邊,則點C表示的數是-1.

點評:(i)絕對值的意義就是表示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任意實數的絕對值永遠為非負數;(ii)數軸上兩定點間的距離就是「大數減小數」,更確切可以記為「右減左」;(iii)若數軸上兩點是一定一動,則它們的距離可以用含絕對值符號的式子表示出來.

2、如下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m和n分別平行於坐標軸,且交於點C,其中,m和y軸交於點D,n和x軸交於點E,已知點A(3,2)和B(1,4)分別在直線m和n上,求 :

①點C的坐標;②AC和BC;③若點F(x,0)是x軸上一點,且位於直線n的右側,表示出△CEF的面積.若點F位於直線n的左側呢?

解析:①C(1,2);②AC=3-1=2,BC=4-2=2;③如下圖,當點F位於直線n的右側時,x >1 ,S△CEF=1/2×EF×CE=1/2×(x-1)×2=x-1;當點F位於直線n的左側時,x <1 ,S△CEF=1/2×EF×CE=1/2×(1-x)×2=1-x.

點評:(i)若兩點在x軸上,則求它們之間的距離的方法是「右減左」,若兩點在y軸上,則求它們之間的距離的方法是「上減下」;(ii)求坐標系中三角形的面積,就是用上面的方法,把底和高分別表示出來後,代入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化簡計算即可.

【轉化題型】

1、如下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線段AB位於第一象限內,若A(4,1),B(1,3),則:①求AB的長;②若點C(-1,1)求三角形ABC的面積.

解析:①因為點A和C的縱坐標都是1,所以AC∥x軸,如下圖,過點B作BD⊥x軸於點D,交AC於點E,則BD⊥AC.

在Rt△BEA中,AE=3,BE=2,則由勾股定理可算得AB=√13.

②△BCA中,AC=5,BE=2,故三角形ABC的面積=1/2×AC×BE=5.

2、如下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2,1),B(3,4),C(3,2),求S△ABC.

解析:如下圖,過點A作AM⊥BC,垂足是M.S△ABC=1/2×BC×AM=1/2×2×5=5.

點評:三角形的三條邊中若有和坐標軸平行的邊,就以這條邊為底,求出這條邊上的高,然後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即可.

本題還可以用補形法求解,比如可分別過點A和C向x軸作垂線,垂足為M和N,如下圖所示,則S△ABC=S梯形AMNB-S梯形AMNC. 本篇主旨是探索坐標系中求三角形面積的通用方法,因此其他解法,不再一一贅述.

3、如下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2,1),B(1,4),C(3,2),求S△ABC.

解析:如下圖,過點B作BD∥y軸,交AC於點D.設過AC的直線的解析式為y=kx+b,把A(-2,1)和C(3,2)分別代入解方程組,可求得k=1/5,b=7/5,即過AC的直線的解析式為y=1/5x+7/5. 設點D(1,n), 代入解析式可得n =8/5. 設 △BDA和△BDC的高分別為h1和h2,則S△ABC=S△BDA+S△BDC=1/2×BD×h1+1/2×BD×h2=1/2×BD×(h1+×h2)=1/2×12/5×5=6.

點評:h1+h2的和就是「C的橫坐標減去A的橫坐標 」,可以認為是△ABC水平的寬度,因此,求解坐標系中斜放置的三角形的面積,通常記為「水平寬×豎直高」的一半,其中豎直高就相當於題中BD的長.

三、學習總結

①坐標軸上兩點間的距離,或者是坐標系中橫平豎直線上兩點間的距離,都可以用「右減左(水平線)」和「上減下(豎直線)」來表示;

②坐標系中斜放置的線段的長度,可以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求斜邊,或者運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設A(x,y),B(x,y)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個點,則

③坐標系中處理問題的原則是:作橫平豎直的線.

④求三角形的面積時分兩種情況:

(i)有一條邊在坐標軸上:以在坐標軸上的邊為底邊,過頂點作垂線,如下圖1,S△ABC=1/2·AB·|yC|

(ii)沒有邊在坐標軸上(即斜放置的三角形),過頂點作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如下圖2,S△PAC=1/2·PP′·|xC-xA|,即「水平寬×豎直高的一半」.(這個結論是9年級二次函數綜合題中經常用到的公式)

相關焦點

  • 在直角坐標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積,學會兩個輔助求法,你就是學霸
    同學們都知道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的難點,更是中考的考點,這樣的拉分題當然是每年必考。有一類題型——在直角坐標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積,好多同學也是束手無策,不知從何下手,今天老師告訴你們,兩種方法掌握了,以後碰到此類題型,將就手到擒拿,拉分題瞬間變成送分題。
  •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學生求圖形面積有困難,看老師四種方法幫你過關
    特別是再把圖形放到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當把數和形相結合時,更不知道該如何解答。初中階段,在坐標系中求圖形面積時,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四種。一、直接求圖形面積。當三角形的一邊在x軸或y軸上時,常用這種方法。CD長為4-1=3,三角形ACD中,CD邊上的高為A點橫坐標的絕對值3。三角形BCD中,CD邊上高為B點橫坐標的絕對值2。
  • 利用面積法求點的坐標(七年級)
    閱讀材料:所謂面積法,就是利用面積相等或者成比例,來證明其他的線段相等或為成比例線段的方法。其價值不僅可用於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積法的特點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積公式(「算兩次」策略)聯繫起來,通過運算達到求證的結果。
  • 代數與幾何的完美碰撞:直角坐標系中的菱形問題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直角坐標系中出現菱形,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就像坐標系中出現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體現函數與幾何綜合,一直都是初中數學的一個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次函數與菱形的存在性問題.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形易錯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形易錯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易錯點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的特徵與區別。   易錯點2:三角形三邊之間的不等關係,注意其中的「任何兩邊」。求最短距離的方法。
  • 在直角三角形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線,求三角形ADC的面積
    今天,數學世界給大家分享一道初中幾何題,此題難度較大,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熟練運用射影定理和角平分線的性質,並要靈活運用三角形的面積,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道例題吧!例題:(初中數學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BAC=90°,AD是BC邊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線,若△ABE的面積為30,△AED的面積為6,求△ADC的面積。分析:此題要求三角形的面積,由於題中沒有給出任何線段的長,所以只能利用三角形的面積比進行計算。因為△ABE的面積為30,△AED的面積為6,所以BE/DE=30/6。
  • 初中數學中已知三邊長度的一般三角形求面積的四種方法及拓展
    在數學史上,他以出色地解決幾何測量問題而聞名,曾提出不少計算圖形面積和體積的精確或近似公式,其中包括著名的已知三角形三邊求三角形面積的海倫公式:設三角形ABC三邊長為a、b、c,r=(a+b+c)/2則S△ABC=sqrt(r*(r-a)*(r-b)*(r-c))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數學家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記述了「三斜求積術」,即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求它的面積,用現代式子表示即為
  • 中考數學壓軸題,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解題的關鍵是這
    在初中階段,最值問題一直是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它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問題分析能力與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來解析下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提煉解析技巧。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這是中考必考內容。
  • 小學數學必考題型之巧數正方體數量,線段,三角形,正方形數量
    今天睿爸把求正方體的數量,求線段的數量,求三角形的數量,求正方形的數量,四種公式全部都教給大家,大家記住這些公式,遇到這種題,做得又快又準。1,我們先來說正方體的數量。求異形體中正方體的數量,大家要參考圖片或者視頻,做這種題的時候,我們只要把每一層露出來的正方形標示出來層數,然後,把標示出來的數值全部加起來,就是異形體中正方體的數量。
  • 初中階段數學三角形相關知識點匯總,超全
    初中數學中,三角形是必考考點,而有關三角形的知識點也有很多,全等三角形、三角形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這些知識點每個都會成為考點,而在解題之前,首先要了解與之相關的性質和定理,今天,黃小將就為大家整理了初中階段有關三角形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 坐標中的面積最大值題目「套公式」分析,真的很簡單
    今日套用昨日文章「公式」分析兩道中考真題,希望大家能從中領悟解題思路.只有掌握題目的分析方法,才是根本.昨日文章:一道2020年中考壓軸動點大題分析,學會思路原來那麼簡單例1.2020年連雲港中考真題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反比例函數y(x>0)的圖象經過點A(4,3/2),點B在y軸的負半軸上,AB交x軸於點C,C為線段AB的中點.
  • 初中數學:旋轉三角形的解題技巧,求△PMN面積的最大值
    來看這個題,旋轉三角形中伴隨最值問題。如圖,Rt△BAC和Rt△DAE中,AB=AC=10,AD=AE=4,連接DC,點M、P、N分別是DE,DC,BC的中點。△DAE繞點A旋轉,求△PMN面積的最大值。
  • 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常用策略和方法三角形面積求解問題,是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一直涉及的考題。
  • 初二數學培優,一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問題,要掌握五類題型
    前節提要:初二上學期,難點分析,一次函數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問題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兩種類型五種題型,K的快速求法一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問題,其本質是一次函數的圖像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軸或其它直線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問題,是初二階段知識的一個難點
  • 八年級上學期,一次函數與面積問題,面積求點坐標註意使用絕對值
    一次函數常與三角形或四邊形的面積相結合進行考查,兩種類型的題目比較常見:(1)由函數圖像求面積;(2)由面積求點坐標。遇到第一種類型題目時,找準三角形的底和高是解題的關鍵,特別是遇到鈍角三角形。如果無法直接求解,可以利用割補法、鉛錘法等方法進行轉化。
  • 7數培優:超級實用,平面坐標內三角形的面積求解統一大法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問題一直以來是各類的常考題型, 近幾年的中考中又演變出了在函數背景下的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問題等,這類是初高中數學結合的問題, 涉及的知識面廣, 綜合度強.若兩點連線既不//x軸,也不//y軸,此兩點距離平方等於兩點橫坐標只差平方和縱坐標之差平方的和。由於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特殊性,水平線段和豎直線段長度比較容易計算,因此我們通常將三角形割補成「橫平豎直」的基本圖形,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利用各種基本圖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來進行計算。
  • 2020初三數學複習:比例線段與相似三角形,這些經典考題值得一看
    分析設AF=x,根據正方形的性質用x表示出EF、CF,證明△AEF∽△ABC,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出BC,根據勾股定理列式求出x,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即可.考點位似變換;坐標與圖形性質;正方形的性質.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圖形的性質結合相似比得出AD的長,進而得出△OAD∽△OBG,進而得出AO的長,即可得出答案.10. 分析根據題意求出長方形廣告牌每平方米的成本,根據相似多邊形的性質求出擴大後長方形廣告牌的面積,計算即可.12.
  • 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面積的「萬能」公式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三角形面積,通常過其中一點作水平線或鉛垂線,利用水平寬或鉛垂高進行計算,或者利用割補的方法轉化為規則圖形。
  • 一直角三角形繞另一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旋轉相似求線段長
    模型解讀此種題型特點:兩個全等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繞另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旋轉,構成新的三角形,已知其中三角形相似,求線段長或者某線段長等於多少時,其中的三角形相似。解題關鍵點: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②旋轉的性質;③勾股定理;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⑤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性質等知識.
  • 八年級上學期,一次函數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注意分類討論
    1.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1)過點(2,0)(0,4)的直線解析式________;(2)過點(2,3)(1,4)的直線解析式________;2.線段長(1)已知x軸上兩點A(x1,0),B(x2,0),則AB=______;(2)已知y軸上兩點A(0,y1),B(0,y2),則AB=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