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直角坐標系中出現菱形,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就像坐標系中出現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體現函數與幾何綜合,一直都是初中數學的一個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次函數與菱形的存在性問題.
【方法梳理】
解題方法與函數中平行四邊形的存在性問題相同,有代數論證方法,也有幾何論證方法;
1.代數方法:以已知點所在線段分別為菱形的對角線,分三種情況進行分類討論,再利用菱形的鄰邊相等列方程求解;
2.幾何方法:先明確圖形,可依據題目條件特點畫圖,也可以採用利用「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這一性質畫圖:以已知點所在線段為菱形的對角線,作該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另兩點就在這條垂直平分線上。依圖再解答。
【典型例題】
例1.如圖,已知菱形OABC的頂點O(0,0),B(2,2),若菱形繞點O逆時針旋轉,每秒旋轉45°,則第60秒時,菱形的對角線交點D的坐標為____
【解析】利用菱形性質「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中點坐標公式及旋轉性質解題。菱形OABC的頂點O(0,0),B(2,2),得D點坐標為(1,1).每秒旋轉45°,則第60秒時,得45 °×60=2700°,2700°÷360=7.5周,OD旋轉了7周半,菱形的對角線交點D的坐標為(﹣1,﹣1),
例2.如圖,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點E、F同時由A、C兩點出發,分別沿AB、CB方向向點B勻速移動(到點B為止),點E的速度為1cm/s,點F的速度為2cm/s,經過t秒△DEF為等邊三角形,則t的值為____
【解析】利用菱形性質運用中「出現特殊角必出現特殊三角形」這一解題經驗,證△DAE和≌DBF,即可求解;連接BD,則△ADB是等邊三角形,在△DAE和△DBF中,∠DBF=∠A=60°,AD=BD,∠ADE=∠BDF(共角模型),∴△DAE和≌DBF(ASA),∴AE=BF,∴BE=CF,∵AE=t,BE=CF=2t,∴AB=4t,∴3t=4,∴t=4/3.
例3.如圖,在直角坐標中,A(-4,0),B(0,2),C(0,-2),點P是射線AB上的動點。
(1)求直線AB的解析式;
(2)設P(x,y),△PAC的面積為S,求S與x的函數關係式;
(3)在x軸上有一動點Q,是否存在點Q,使得以A、C、P、Q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如果存在,請求出點Q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析】
(1)「待定係數法」即可求解;
設直線AB的解析式為:y=kx+b,代入A(-4,0),B(0,2),可得:-4k+b=0、b=2,解得k=0.5,b=2,∴直線AB的解析式是y=0.5x+2.
(2)由直線AB的解析式可知P的坐標為(x,0.5x+2),由於P在射線AB上,故要分二種情形討論:P點在線段AB上時、P點在B點右側時,再線段求面積方法的「補割法」列式,即可求出S與x的函數關係式;由題可知:P的坐標為(x,0.5x+2),BC=4,OA=4,
∴綜上所述,S與x的函數關係式為S=8+2x.
(3)∵P點在射線AB上,Q點在x軸上,故AC只能作為菱形的邊,以A、C、P、Q為頂點的四邊形是菱形時,只存在一種情形,∵OB=OC,BC⊥AQ,∴當點P與B點重合時,四邊形ACQP是菱形,此時OA=OQ,故Q點坐標為(4,0).
例4.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OB=OC=6,AB=10.
(1)求D點的坐標.
(2)若點P是直線CD上的一點,當點P滿足△PAO與△ABO的面積比為3:2時,求P點的坐標.
(3)若點M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則在直線AB上是否存在點F,使以A、C、F、M為頂點的四邊形為菱形?若存在,直接寫出F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析】
(1)利用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及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即可求出D點坐標;∵OB=6,AB=10,∴OA=8,∵AD=BC=6,∴D(12,8)
(2)利用△PAO與△ABO的面積比,可求出△PAO的面積,進而可求出△PAO的高,即點P的橫坐標,代入直線CD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P點的坐標;
(3)菱形的分類討論有兩種方法:幾何論證方法和代數論證方法,此題代數論證方法最快。
【提醒】
具體解題中,不要局限於單純一種方法去解題,可以把幾何論證方法與代數論證方法結合解題,先用幾何論證方法,把簡單易想的圖形找出來,難的情況留給用代數論證的方法來解決;
歡迎點評留言,探討與辯論,會讓數學更具魅力!請繼續關注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將為你呈上更豐盛的數學大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