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專訪文章,原名為:他們是神仙眷侶 是當代徐霞客 更是綠色生活家)
主人公簡介:
老鼠皇帝原名季乃剛:1955年1月出生,78屆大學生,先後做過大學教師、旅德訪問學者、商人,目前身份是職業旅行者、旅行作家、綠色生活家。精通德語、英語,擅長攝影寫作及多種中國傳統樂器。
首席村婦原名林亞:80後,大學畢業後先後供職於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和美國惠氏製藥,2008年辭職開始和老鼠皇帝一起環球旅行,英語流利,擅長寫作、攝影、演講。
老鼠皇帝和首席村婦因為共同的「夢想」和愛情走到一起,一不小心就走了11年,迄今已深度遊歷了120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唯一一對一直堅持持中國大陸護照背包自助旅行,並以多維度、高頻度、大範圍分享的夫妻。出版有《我們的事業是旅行》和《我只想和你去遠方》(系列)共四本書;榮獲國際古道聯合會(聯盟)全球形象大使、中國旅行達人總冠軍、「最美海外中國遊客」、浙江衢州旅遊推廣大使、西安市旅遊推廣大使,被稱為「中國當代徐霞客」。同時也是業界公認的綠色生活家、環球旅行家、旅行作家,神鵰俠侶。
問:看您這個ID名稱很有意思,「老鼠皇帝首席村婦」,為什麼起這麼個名字呢?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答:皇帝的名字是網友給起的。20年前他就是深圳著名的戶外運動愛好者,當時的中國自助遊網有他的旅行專欄,論壇的ID是Ratpetty,因為版主見他經常獨自旅行,寫的東西也非常有趣,活得跟皇帝一樣自由灑脫,就給他起了「老鼠皇帝」(rat 英文意思是老鼠)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我的名字是皇帝起的。皇帝說,古今中外,能管得住皇帝的非村婦莫屬。但考慮到他的名字是四個字,而且搭配的很平衡,於是我就在「村婦」前面加了「首席」兩字,這樣我們倆的名字看上去既有趣又謙卑,很搭。
問:我們知道你們夫婦在國內較早的開始環球旅行,而這個想法能在那個年代實施相信皇帝並不是那麼容易,能給大家講一下你們是怎麼開始的嗎?
答:皇帝從小就有「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這個夢想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強烈、越發清晰。夢想的最終確立是在1990年,當時皇帝以訪問學者身份在德國一所大學工作,所在的國際課題組中幾乎每天都有同事「失蹤」,一問方知,他們都是帶著家人去國外度假去了!那個年代,出國度假旅行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而且德國同事經常毫不掩飾地跟皇帝說:你們中國人就知道工作,不懂生活!這件事讓皇帝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暗下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懷揣中國護照去週遊世界,同時做一個文化交流的使者,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不僅會勤奮工作,也懂生活會生活。
為實現這個夢想,皇帝足足準備了18年。 18年後,皇帝在基本實現財務自由且完成了環中國旅行,無數次的登山徒步探險也讓體力和意志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於是就於2008年1月在旅遊論壇網上發了一個叫做《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女孩一起週遊世界》的帖子,明確表示希望能找到一個同樣熱愛旅行,願意和自己攜手相伴仗劍天涯的女孩同行,共同開創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並把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自助環球旅行做成一份事業。
(上圖為在智利百內國家公園徒步)
因為這個帖子,我這個首席村婦就走進了老鼠皇帝的生活,一起開啟了「愛在身邊 家在路上」的新生活,沒想到一走就是11年,而且至今沒打算結束。
問:我們了解到您夫婦是目前為止國內唯一一對堅持持中國大陸護照背包自助旅行的旅行家,在您心裡,這個「護照」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
答:
關於護照的故事真的可以講很多,完全可以做個專題講座。老鼠皇帝的第一本護照是手寫的,為了「拿中國護照週遊世界」這個夢想,三次推掉了擺在眼前的移民機會,包括德國和美國。我們始終覺得一個人應該始終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一個人,只有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才能真正活得絢爛、自在,才有身份認同感。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持有的中國護照飽含著艱辛、痛苦、淚水和驕傲,也見證了自身含金量的不斷提升。
(上圖為在阿富汗喀布爾大學孔子學院做完演講後和師生合影)
剛開始環球旅行時,世界上很多國家不僅不給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待遇,甚至還為中國公民自由行籤證設置了重重障礙,比如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等等。在開始的幾年裡,為了辦籤證、為了第三地通關,我們可以說吃盡了苦頭。但是,隨著祖國不斷強大,中國公民國際地位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給予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證待遇。這方面我們的感觸最深。
問:以您夫婦的經濟條件,這些也不能稱之為窮遊,但是您們兩個卻還是過著苦行憎一樣的旅行生活,這是為什麼呢?
答:
近幾年,江湖上總有人吹牛,講什麼斥資千萬去環球旅行、耗盡億萬家產走遍世界等等。這種刻意放大金錢因素去吸引眼球和關注的做法,我們覺得不是真正的旅行者會做的。我們具備賺錢的能力,但金錢從來不是我們追逐的人生目標。否則,我們也不會選擇當下這樣的生活方式,而是繼續沉浮商海了。關於旅行方式,我們既不贊成窮遊,也不支持奢侈遊。我們傾向的是能夠讓我們儘可能多的看到生活本來面目的旅行方式。
(上圖為在孟加拉參加電影明星的傳統婚禮)
因為,如果你走窮遊路線,必然會因為經濟條件的束縛而不得不放棄本該去體驗或見識的特別有價值的東西。
另一方面,我們也堅決反對奢侈。那些只認飛機頭等艙、住五星酒店的旅遊者,相信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去徒步、登山或探險。過分追求肉體等的感官享受的玩法,當然也是一種合理的存在方式,但是一定是片面的甚至不接地氣的。
這麼多年走下來,我們走過無數的路、看過無數的山水。萬水千山走過,我們發現這個地球上最有趣、最靈動的存在是人類本身。所以,我們會去菜市場,會去當地人家做客,會去貧民窟,會去學校。當我們不帶任何觀點和預期去遇見那些生活在別處的陌生人,去感受他們的活法,挖掘他們的人生故事,以此滋養和豐滿自己的靈魂,這才是很好的讓一輩子活出幾輩子的途徑。
而奢華遊,顯然是無法接觸到旅行中最有意義和價值的這一部分的。 具備一定財力能讓我們自信地走出去、走得更長久更豐富多彩。物質和金錢只是工具,絕不能讓自己成為它們的俘虜。真正的行者一定要享得了福吃得了苦受得了罪,因為有些經歷是必須通過吃苦受罪才能獲得的。
比如,2016年,我們去哥倫比亞北部山區徒步。那裡是傳說中的lostcity,是比馬丘比丘更古老的印加遺址。它位於哥倫比亞最北端,曾是大毒梟的老巢,經常爆發遊擊隊和毒販的互毆遊戲。我們到達那裡的前三天,才在報紙上看到政府軍和遊擊隊宣布握手言和的消息。這個地區不通電、沒有手機信號和固話通信,道路只適合兩種動物:徒步來作死的人類和負責給作死的人類駝給養的騾子。我們請了當地最有經驗的戶外俱樂部做保障,他們說我們是他們接待的第一波中國客人。我們一路負重前行,第三天時遭遇暴風雨以及由此引發的特大山洪,要幾人合圍的大樹都被連根拔起。領隊只能用大砍刀開路,河水怒漲,男人們抱團拉繩過河,我也是被兩名領隊給馱過去的,因為擔心被衝走。 這次徒步,我們還深入到居住在大山深處的四個原始部落,實地考察和記錄了他們的生存狀態。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經歷,但也非常考驗旅行者的素質。沒有好的體力和堅強的毅力,就算你身家億萬也進不去、看不到。
問:走過了這麼遠的路,您最難忘的經歷是去哪?
答:
這樣的經歷太多了,比如在肯亞費盡心機拜訪歐巴馬奶奶、在巴西兩次探秘貧民窟、在玻利維亞爬進海拔3300多米的銀礦洞裡採訪礦工、在阿爾巴尼亞石頭城與當地人同吃同住、在羅馬住進電影導演家,還去參加他導演的電影首映禮、結束南亞之旅後村婦因為腳出問題坐著輪椅被推回國等等,不勝枚舉。
(上圖為在肯亞採訪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奶奶)
比如我們在烏幹達金賈尼羅河源頭漂流的那次。 美國河流探險協會把漂流分為6個等級,現階段人類可以進行的最高等級為5級,其標準是浪高達3米,有生命危險。尼羅河源頭漂流全程要過8個激流區,其中3個是5級,其餘都是4級。領隊說,這是她第一次見到中國大陸遊客參加這麼危險的漂流,老鼠皇帝是當天參與者中年齡最大的,還重感冒在身。漂流過程中我們的船被滔天巨浪掀翻四次,會遊泳也沒用,落水後只能等待救援。第一次翻船時,老鼠皇帝和另一位英國姑娘因為坐在船尾,所以被巨浪直接拋得很遠,我則被完完整整地壓在了船底,周圍全是水,頭頂五指山,特別絕望,感覺要死在這裡了。因為本能慢慢摸著船體鑽出水面不料又被一個浪頭給砸下去了,特別絕望。被救上船卻沒有看到皇帝時,當時就急哭了,衝著船長大叫,嚇得船長指著幾十米外的地方吼回來:沒死!
最終筋疲力盡地回到岸上,我們自己交流得出2條結論: 一是夫妻共同面臨過極限挑戰後,關係會更加緊密; 另外一點就是:只有在極端環境裡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從而學會敬畏自然。
問:在您走過的這些地方裡,如果讓您選擇一個地方定居,您最想在哪定居?為什麼?
答:老實說,沒想過定居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停下來挺難的。我們始終有一個觀點:心在、愛在的地方,就是家。所以,我們對「定居」的理解是「家在路上」。生命原本就是一場旅行,是從生到死的一個動態過程,幹嘛要和它對抗想著「定」呢?
(上圖為在帛琉潛水)
(上圖為在秘魯馬丘比丘)
問:一句話評價一下您自己?
答:我們活得很真實,不僅表現在待人接物上,更表現在對待對方以及自己上。不然,在如此動蕩的生活背景下,兩個人不可能堅持在一起這麼久。很多媒體和網友、粉絲習慣於稱我倆是「神仙眷侶」或環球旅行家夫婦。但我們更喜歡將自己定位為「綠色生活家」。因為,它不僅代表著我們對最簡生活方式的認同和踐行,更在精神層面體現出一個人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欲望,捨得付出,追求人與自然和其他生物的和諧相處。
(上圖為在伊朗應當地民眾之邀演奏中國傳統樂器笛子曲)
問:對**號有什麼建議或者期待?
答:我們希望**號能夠堅守媒體人的初心,支持自媒體人當老實人做老實事,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內容為王,堅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