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睿唯安官網發布,武漢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SIS,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學報)於2020年9月23日被SCIE資料庫正式收錄,實現了武漢大學英文期刊被SCIE收錄的零突破。這是繼被GeoBase、Scopus、DBLP、ESCI等資料庫收錄後,該刊的發展又邁上的新臺階。
GSIS創刊於1998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測繪遙感領域的英文期刊,主編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編輯部設立在武漢大學科技期刊中心,聯合英國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團進行開放獲取(OA)出版。
GSIS先後於2013年獲得「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2019年獲得「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項目資助。GSIS的發展得到李曉紅院士、竇賢康院士、李建成院士、龔健雅院士等學校領導和學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該刊此前已連續數年獲得「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11年李德仁院士擔任主編以來,帶領團隊直面英文期刊的劇烈國際競爭,為期刊發展精準施策,期刊建設進入了「高速路」,面向未來、高瞻遠矚,把握「大數據」和「物聯網」時代的學科發展趨勢,進一步凝練GSIS辦刊宗旨和辦刊方向、構建一流的高度國際化的副主編和編委團隊、組織策劃了一系列重大和前沿的學術選題、推行了OA出版模式,期刊的學術影響不斷增強,下載、引用和關注度均得到大幅提高。
GSIS的建設充分依託國際一流編委和學者的學術資源及學術聲望。編輯部先後聘任瑞士蘇黎世大學Armin Gruen教授(院士)、荷蘭特溫特大學John van Genderen教授(院士)、德國海德堡大學Alexander Zipf教授,香港浸會大學Qiming Zhou教授等擔任副主編,他們為GSIS撰寫高質量稿件、組織高水平學術專輯、開展期刊推廣宣傳作出了主要貢獻。
GSIS藉助國內外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國際編委會會議,分析期刊發展中的具體困難,共商期刊建設的關鍵舉措。特別是2018年的國際編委會會議期間,編委參加了聯合國首屆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並為大會組織主辦「測繪科學的未來」分論壇,得到了國家自然資源部的支持,提高了GSIS在學術和行業領域的國際顯示度。
GSIS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為推進期刊的國際化運作和高效高質量出版,加強了與國際編委和高水平學者的溝通,更加關注相關的研究動態,將高水平論文進行了精準推送,為期刊的出版和提升做好了服務保障。
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發布了《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建設世界一流期刊也成為了我國「雙一流」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建設一流科技期刊能夠提升武漢大學學術地位和國際話語權,對武大人才培養和ESI學科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GSIS通過不斷的辦刊積累,成功被SCIE收錄,實現了武漢大學SCI期刊建設的跨越和突破,必將激發武大在多個優勢學科創辦國際新期刊的動力,也會有力促進武大學術期刊不斷提質增效,服務學科建設,服務人才培養。
來源: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學報 封面圖:趙偉之 文字:阮劍 戴益群 張淑娟 編輯:馮子健 審核:邢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