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呂楠芳報導:樹葉表面滲出透明黏液,味道有點甜!在荔灣區大坦沙西關正骨醫院上班的周先生最近發現,醫院門前的一株大葉紫薇樹「招惹」許多小飛蟲,湊近觀察,原來是樹葉分泌出糖漿般的液體,嘗起來還有甜味,這是怎麼回事?
大葉紫薇怎麼「冒糖」了
記者7日上午來到西關正骨醫院,醫院門前那株特殊的大葉紫薇樹吸引了不少人圍觀,記者看到,樹下的地面有一層又黑又黏的東西,看起來都是從樹上滴落的,樹冠越密的地方,黏液滴得越多。據周先生介紹,這幾天醫院的同事和附近的街坊聽說了「糖樹」的奇聞,議論紛紛,有人說是樹葉太「熱」冒汗;有人說是剪枝導致本來輸送到果實的糖分無處揮發,只好透過樹葉滲出。
吸引小飛蟲、弄髒過路人的衣服都是小事,周先生擔心,這溼漉漉、黏糊糊的液體會不會對人體有毒?「大葉紫薇在廣州很常見,但是像這幾棵樹這樣冒『糖汁』的倒是沒見過」。
周先生告訴記者,有華南植物園的植物專家關注到此事,認為是蚜蟲作怪。但是,據周先生觀察,樹葉泌「糖」之前並沒有發現蚜蟲,反倒是泌「糖」之後吸引來不少蟲子,過不了多久樹葉就會枯黃。
「糖汁」可能是好東西
就此,記者採訪了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的鬱書君教授,鬱書君說曾多次觀察到大葉紫薇樹葉泌「糖」的現象,這在其他的熱帶植物中並不多見。他認為「糖汁」極有可能是大葉紫薇本身的生物分泌物,對人體有百利而無一害,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尼泊爾等國家飲用大葉紫薇茶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如果真的是有保健作用的植物精華就好咯!」周先生更偏向於認同鬱書君的說法,他希望有興趣的市民和植物專家都來關注這幾株大葉紫薇,「萬一發現這些『糖汁』對人體有好處,還是喜事一樁呢」!
(報料人周先生,三等獎100元)
呂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