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場與上海時間|西岸藝博會觀察:復甦與輻射

2020-11-26 澎湃新聞
11月15日,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簡稱「西岸藝博會」)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落下幃幕。對進入第七個年頭的西岸藝博會而言,今年無疑是特殊的一年。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說:「疫情之下只有在上海能辦這麼一流的國際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法領館史無前例地第一次參展,也是唯一參展的外國駐滬領館,我們的展位每天都門庭若市。不同年齡、背景的觀眾排長隊有序入場,對藝術的熱情讓我們印象深刻,很了不起。」

事實上,經歷了旅行限制、國際交流銳減、大型展覽取消,在嚴密細緻的政策防範下,第七屆西岸藝博會得以如期舉辦。這也是藝術圈在今年缺失了香港巴塞爾、倫敦弗裡茲等國際博覽會後的一大盛事。無論是藝術現場的「復甦」,積極的觀眾,還是展會與城市藝術展覽間相互輻射延展,在全球藝術圈都因疫情歇業的今日,西岸的發聲勢必成為今年國際藝博會的一大看點。

2020年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今年的西岸藝博會迎來逾百家畫廊、設計品牌及藝術機構,集中展示20世紀初以來涵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等橫跨多種形式的精選佳作。西岸藝博會創立之初的「設計單元」強勢回歸,xiàn chǎng、video XINTIANDI、West Bund Voice及特展單元異彩紛呈。同時,本屆博覽會打造線上畫廊單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為世界帶來一場多元形態的藝術盛事。西岸藝博會的藝術能量輻射全城近40家美術館及城市空間,聯動起整個上海的藝術生態。

xiàn chǎng單元 蔡澤濱《微風》,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0

本屆西岸藝博會在西岸藝術中心的A館和B館舉行,共包括5個特別展覽、7大板塊、9 家設計品牌、 16場專業論壇、23件公共藝術作品、40部影像作品,97家國內外知名畫廊與機構與逾700位藝術家集結亮相,結合從11月2日-15日的線上畫廊單元,帶來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體驗。今年首次打造的線上畫廊單元與線下場館共振,訪問量達到百萬次,並在上線首日便達成交易。

「復甦」的藝術現場

本次西岸藝博會的主畫廊單元迎來了逾50家國內外畫廊的參展。其中包括豪瑟沃斯、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白立方、空白空間等連續六年參展的畫廊將繼續為觀眾呈現藝術家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同時,常青畫廊、高古軒、科林沁格畫廊、立木畫廊、裡森畫廊、紐格赫姆施耐德、貝浩登、阿爾敏·萊希等多次參與展會的國際知名畫廊也悉數回歸。此外,還有多家畫廊首次參展。

2020年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早在本屆西岸藝博會開幕之前,就有不少畫廊主表達了他們的信心和期待。膠囊上海的創始人Enrico Polato說道,「在全球範圍內,這或許是今年首個此類事件,讓我們以往常的方式來體驗藝博會。在藏家和整個藝術行業的支持下,我期待著這一次勝利的回歸。」立木畫廊的聯合創始人樂睿昕 (Rachel Lehmann) 表示,疫情期間,畫廊留意到在亞洲市場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上海西岸,「我們非常高興終於能再次在實體藝博會上展示藝術品。實體展覽始終是無可取代的。」德玉堂畫廊創始人劉燾直言,「我對中國本土藏家的實力及眼光都非常有信心,我相信今年許多被擱置的購買力會在年底的上海得到釋放。」

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0

根據相關統計,在今年主畫廊單元參展的50多家畫廊中,僅VIP開幕當日,有銷售的畫廊比例就至少達到了80%。其中,25家畫廊的銷售總額至少達到了6000萬元人民幣,銷售作品的數量至少超過了150件。銷售額達到千萬級別的畫廊包括白立方畫廊及裡森畫廊等;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畫廊至少有4家,包括立木畫廊、佩斯畫廊、常青畫廊與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截至本屆西岸藝博會結束,多家參展畫廊給出了高度評價。常青畫廊在此次博覽會上總計售出超過十件作品,總計銷售額近千萬。常青畫廊的工作人員Pierre Martinez表示:「中國收藏家表現出了他們對當代藝術的極大熱情。這次展會,我們結識了很多新的藏家,這側面證明了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成熟並且還在持續發展。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病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在此情況下,文化尤其是藝術市場很可能會越來越依賴亞洲市場來度過這場經濟動蕩。」裡森畫廊的亞洲總監董道茲表示:「我們從去年12月開始籌備此次西岸藝博會。儘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但畫廊在西岸藝博會上的銷售方面超出了預期,並且有機會接觸了新客戶和新機構。這證明了上海是個很棒國際藝術平臺。」大田秀則畫廊項目經理石塚洋介直言,今年的銷售情況甚至超過往年,帶來的作品銷售9成左右。

2020年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據媒體觀察,本屆西岸藝博會中,各家畫廊涉及疫情元素的作品,幾乎全部售罄。國際畫廊與國際藏家數量的縮減,為本土畫廊提供了更大空間,即使人流量相對減少,仍需佩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但新客增多,藏家也更加年輕化,00後的藏家已經開始行動。油畫與裝置仍是主流,潮流藝術受到更多關注。

積極的藝術觀眾

西岸藝博會吸引的不只是畫廊和藏家,還有更多想要欣賞藝術作品的觀眾。在西岸藝術中心,流動的人群與四處可見的作品相映成趣。和往年一樣,作為西岸藝博會的特別單元,xiàn chǎng單元今年呈現了多件不同媒介形式的作品,xiàn chǎng單元不設獨立展區,而是由作品串聯起整個博覽會區域,甚至延伸至城市的公共空間,在日常環境中與人們相遇。

塞萊斯特·布謝-穆日諾(Céleste Boursier-Mougenot)的場域特定裝置《礦物現實》是本屆西岸藝博會xiàn chǎng單元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作品由粉碎的回收玻璃和大型可攀登巖石組成,觀眾可以在這些處理過的碎玻璃上行走。從現場看,這件互動作品顯然成為了博覽會上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另一邊,沈烈毅的《蹺蹺板-晃》邀請人們進行遊戲,「蹺蹺板」的中間有一棵自然生長的大樹,隨著兩邊人的擺動,樹葉掉落下來。作品與觀眾的直接互動為博覽會增加了公共性。

特展單元 蘇暢 《雕塑實驗》

除了xiàn chǎng單元,本屆西岸藝博會的特展項目也成為了一大話題。上海本土藝術家蘇暢在一整個展廳中呈現藝術項目「雕塑實驗」,白色的雕塑作品和場地邀請觀眾走入其中去感受。法國駐上海領事館推出《第一天,每一天》及《跨越邊界》兩個項目,以法中當代藝術對話的方式來慶祝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的誕生日。成立於中國香港的Longlati非營利基金會與裡森畫廊和Salon 94合作,在此次西岸藝博會上呈現特展「繁有邀請必有回應」,展出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和斯坦利·惠特尼(Stanley Whitney)的代表性作品以及相關文獻。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部分獲獎藝術家近期作品展今年第一次進入西岸藝博會,呈現歷年來由評委選出來的藝術家的作品。

【特展單元】Longlati非營利基金會《繁有邀請必有回應》現場,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特展單元】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第一天,每一天》現場,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西岸藝博會迎來了 「設計單元」的回歸,9家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展位佔據了整個B1場館,呈現藝術與設計間的新趨勢。相比於純藝作品,設計品的門檻更具親近感,在當下全球這一特殊時期,也更能滲入生活的日常中。因此,B1館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GROUNDLESS DESIGN創始人郭曉就表示,「藝博會是畫廊與藏家相互交流和進行交易的場合,有別於一般觀眾在場地內走動觀看,藏家與畫廊主/銷售需要有大量坐下交流的時間。所以在藝博會,畫廊的展位簡單休整的基礎上,家具就顯得非常重要。」事實上,西岸藝博會吸引了不少像郭曉這樣的「專業觀眾」。平面設計師童亦概括道:「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是以一個發生中的『事件』吸引到我的,博覽會的整個狀態就是靜置的作品和流動的人群,所以需要忘掉自己設計師的職業,僅僅把自己當作測試儀器快速去測試所看到的作品的感染力。」設計師孫思嘉則注意到,「布置與展品較去歲有新亦不遜色,變化的無非口罩和更為嚴苛的入場安檢。」

【設計單元】Yuan Museum展位,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0

從西岸輻射上海

法國駐上海領事館在西岸藝博會B館推出的特展項目「第一天,每一天」與藝術史學家、瑪摩丹莫奈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瑪麗安娜·馬蒂厄(Nathalie Obadi)和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朱朱合作,慶祝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的誕生日。而沿著黃浦江向東延伸,位於外灘濱江一側的Bund One Art Museum 正在以特展形式展出這件作品,策展人正是馬蒂厄。「第一天,每一天」所呈現的作品是Bund One Art Museum《日出·印象》展覽的延伸,並使之更加完整 「如果沒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莫奈作品的結合,就不可能真正體現出該展覽與當下的呼應與思考。」 馬蒂厄說道。

Bund One Art Museum《日出·印象》展覽現場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表示:「今年的西岸藝博會對我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首先,疫情之下只有在上海能辦這麼一流的國際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法領館史無前例地第一次參展,也是唯一參展的外國駐滬領館,我們倍感驕傲和榮幸。我們的展位每天都門庭若市。不同年齡、背景的觀眾排長隊有序入場,對藝術的熱情讓我們印象深刻。博覽會的作品也選擇得非常好,很了不起。」

同樣位於外灘濱江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正在舉辦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個展「會動的房間」,展覽由侯瀚如策展,集中呈現藝術家過往近30年藝術生涯各階段的百餘件繪畫作品,回顧他從聚焦人物與生存的具象繪畫、風格鮮明的靜物畫到 「空間繪畫」的創作歷程。代理張恩利作品的畫廊之一豪瑟沃斯此次也來到西岸藝博會,作品《農場主》以豐富的色彩宣布久違的「春天」的到來,並成為豪瑟沃斯此次在博覽會上策劃的群展的起點,試圖以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來討論疫情後的現狀、希望與生存。如果說PSA的展覽像是一份相對完整的藝術家「檔案」,那麼藝術家在西岸藝博會上的亮相就像是其作品的一個「切片」,這個切片被置入了藝術市場與交流的環境中,形成新的對話。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張恩利個展「會動的房間」現場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大部分藝博會和雙年展等活動都宣布取消。而在11月的上海,西岸藝博會如期舉行,美術館、藝術空間與畫廊的新展也接踵而至,這樣熱鬧而忙碌的景象在今年顯得特別而可貴。即便習慣了遠程交流,線上展還是難以取代親眼見到藝術作品的體驗,人們依然期待發生於物理空間的藝術活動。西岸藝博會如同一個「樞紐」,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裡相遇或是久別重逢,旋即又奔赴城市中的下一個展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11月啟動,包括西岸藝博會等百場活動
    首個「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將以「西岸標誌,全城聯動」的形式開展,屆時,將有西岸藝博會、ART021等交易和藝術品展覽展示等百場活動集中開展,雲集國際國內拍賣行、境內外知名畫廊和國內外藝術家、收藏家。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首場新聞發布會現場8月29日上午,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首場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西岸舉行。
  • TASCHEN上海西岸藝博會首展精彩呈現
    藝術圖書出版界翹楚TASCHEN本月在第六屆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取得圓滿成功,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場藝術出版物的視覺盛宴。在VIP專屬日中,特邀嘉賓、讀者們共同以香檳慶祝TASCHEN在藝博會的首次亮相,並共同迎接於全球首次面世的限量版書籍《David Hockney. My Window》(《大衛·霍克尼 我的窗戶》)(預覽版)。
  • 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今天收官,徐匯藝術氛圍抵達「高光時刻」
    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西岸藝博會不過是近期藝術行程單上眾多必去的打卡點之一。啟幕自10月15日、為期一個月的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期間,全球藝場切入「上海時間」,多達約150個藝術展銷活動紛至沓來,遍布全城,僅近期開幕的藝術展覽就幾乎包攬了全國11月新展的半邊天。這幾天,隨著三大藝博會「撞檔」而至,申城藝術氛圍抵達一年一度的「高光時刻」。
  • 香檳杯藝術之作及藝術裝置亮相上海西岸藝博會
    近日,一場以《重構生長》(Metamorphosis)為題的「自然新藝境」亮相上海西岸藝博會,這是美麗時光香檳(Perrier-Jout)特邀義大利設計師Andrea Mancuso先生打造的一組香檳杯藝術之作及藝術裝置,開啟一場探索重構自然藝術之美的旅程。
  • ASCHEN首登上海藝博會 同時開設官方微信、微博與天貓旗艦店
    藝術圖書出版界翹楚TASCHEN本月首次參與第六屆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場藝術出版物的視覺盛宴。同期,TASCHEN正式開始官方微信、微博與天貓旗艦店。 TASCHEN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盛況
  • P21 | 西岸博覽會
    步入第五年,本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將匯聚來自亞洲、歐洲和北美洲39個城市的近90家國際重要畫廊。
  • 收藏本文,一年有效:2018年全球將舉辦哪些藝博會?
    隨著世界各地範圍內的藝術博覽會相繼開花結果,今年最有膽識、最有抱負的收藏家們只有一種打開藝博會的方式,那就是策略,策略,策略!為了幫助藏家更好地開啟新一年的藝術徵途,我們特別繪製了這份從紐約到新德裡的全球藝博會指南。
  • 筆墨觀照 上海藝燃
    來源:新民晚報圖集 為期一個月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剛剛落下帷幕,西岸藝博會、ART021、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的熱氣騰騰的人氣和商機讓人們在疫情的打擊下重新點燃了藝術的希望之光,當藏家們的熱鬧與光輝漸漸恢復到日常
  • 大選之後,「不朽此刻」的2016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博會
    一堆聚氨酯做的骨頭放置在玻璃窗下面;我們並不用向太遠處觀察,就在前段時間,密西根州的弗林特市還發生過砷洩漏事件。影響社會邊緣化社群的人為導致的環境問題處處存在。對於這個說法,攝影作品經紀人霍華德·格林伯格(Howard Greenberg)則表示:「其實人們還是有行動的,只是時間比以往要拖得久一些。以前我們遇到的情況是買家競爭更加激烈一些,所以我們僅給他們一個小時的考慮時間。而今年的藝博會現場競爭沒有如此激烈,於是氣氛也會相對緩和一些。」
  • 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120家藝術機構呈現海納百川
    如今,上海藝博會已漸漸發展壯大為國際化、規範化、精品化的國際藝術盛事,同時不斷調整自身定位,形成了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的特色,並且與公眾文化需求緊密結合的辦展思路。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儲誠表示,上海藝博會的地位要和海派藝術、海派文化相契合,「並不會偏向於某一門類,而是希望海納百川,多樣文明共同發展的博覽會。
  • 十一月的上海,作為「比較」的理由
    原創 編輯部 假雜誌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一角正展示著草間彌生的作品許多鳥類都是遷徙過冬的,每年11月的上海,也因集中的藝博會和展覽而讓藝術從業者們短暫遷徙過來,使得國內的藝術系統有了那麼一絲季節性周期規律的意味。
  • 2018上海藝博會11月8日開幕 特設「榮耀亞洲」展區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10月24日報導:記者獲悉,第二十二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再次為海內外收藏家獻上陣容華麗的藝術盛宴  在主展區的近120家參展畫廊與藝術機構,將為觀眾帶來趙無極、陳佩秋、陳鈞德、黃來鐸、何多苓、龐茂琨、葉永青、劉慶和等從藝壇泰鬥到業界中流砥柱的名家名作;倫勃朗、魯本斯、畢卡索、呂佩爾茨等國際藝術大師的原作也為藝博會帶來世界級的藝術視野。
  • 2020上海藝博會回歸夢開始的地方
    由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上海藝博會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上海藝術博覽會於今晚至12月6日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辦。不同於去年的雙館辦會,今年上海藝博會整體回歸上海世貿商城。這裡是上海藝博會從創建到第19屆的舉辦地,見證了藝博會從誕生到興盛的耕耘。
  • 熱鬧的上海藝術交易月過後,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上海11月的文化生活,核心圍繞兩個字, 藝術。從火爆的ART021、西岸藝博會,到剛剛落幕的青年藝博會、後浪藝術節、AArt城市藝博會等活動,來自全上海,甚至全國的熱愛藝術和設計的人,都在這幾天裡用時間和金錢貢獻了自己最大的熱情。
  • 中法設計師帶來上海西岸的33把椅子,有幾把能坐?
    在全球的藝術日曆上,11月早已寫下中國上海的名字。不斷發展的上海西岸已成為11月藝術行程中不容錯過的一站。 作為西岸「美術館大道」的重要一員,西岸美術館開幕一周年了。
  • 全球藝場,見證上海力量丨第六屆上海對話——藝術開啟未來高峰論壇...
    ,論壇堅持開放性、專業性和互動性原則,以推動上海成為亞太地區新興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為目標,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的全球文化藝術市場背景下,探討文化產業熱點話題,解析藝術市場發展趨勢,分享文化藝術發展的創新模式,展望新時代全球化背景下建設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新機遇,推動國內國外藝術市場雙向交流,促進國內國外藝術市場和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 區情| 上海西岸商標品牌指導站啟動,打造西岸卓越品牌生態圈
    上海西岸以雙A戰略驅動地區發展,打造「一港一谷一城一倉一灣」互為支撐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建設。目前,西岸已聚集眾多人工智慧、藝術傳媒、創新金融行業領軍企業、機構,匯聚大量知名商標品牌。
  • 一周觀展指南|紛至沓來的上海雙年展、藝博會、ART021
    11月的上海除了迎來「第12屆上海雙年展」、「ART021」、「上海藝博會」外,龍美術館和復星藝術中心也紛紛開啟了「布爾喬亞」和「辛迪•舍曼」大展。而在杭州,觀眾則可以欣賞到古代墨竹名跡展;在北京,則可在故宮感受佛陀造像;在日本,既可傾聽來自蒙克靈魂的「吶喊」,也可在奈良感受正倉院的館藏珍寶。
  • 第25屆廣州藝博會12月3日開幕,七大主題單元內容提前揭秘
    打造藝博會「新燃點」  一年一度的藝術盛事又將到來!11月24日,記者從廣州藝博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第25屆秋季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第25屆廣州藝博會)將於12月3日至6日在廣州南豐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當科技遇上藝術 新媒體「藝次元」亮相上海藝博會
    展覽現場 外景圖  2017年11月2日-5日,第21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盛大呈現。作為亞洲著名的藝術品交易盛會,以及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扛鼎之作,今年上海藝博會全面升級,新增了新媒體藝術特別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