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服新材料「黑馬」,深圳先進院實現黑磷晶體產量四個數量級增長

2020-12-06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通訊員 嚴偲偲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超級材料,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2014年,黑磷成為二維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它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關注。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王佳宏博士告訴記者,在喻學峰研究員帶領下,團隊實現了黑磷晶體產量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為開發更多「殺手鐧」應用打下了基礎。

△團隊製備的黑磷晶體

規模化製備實現量級突破

要想黑磷替代傳統磷資源成為工業中的「主角」,規模化製備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據王佳宏回憶,早期重複前人的製備方法,單次產量還不到0.5克。

「氣壓太大,投料量大了容易炸管。」王佳宏介紹,黑磷的規模化製備難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溫度高,最高生長溫度超過600度;二是壓力大,當原料充分揮發時產生的壓力超過十兆帕甚至更多;三是腐蝕性強,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容易導致器壁損壞。

從2016年開始,王佳宏帶領團隊解析化學氣相傳輸機制,發掘新的反應機理,持續優化工藝參數,成功解決了系列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產量單管單次實現了四個數量級的增長。

據悉,目前工藝流程基本走通,這意味著黑磷晶體規模化製備的實驗室部分將告一段落,下一步將進入和產業結合更密切的中試階段。然而,對這樣的成績王佳宏並不滿意,「我們還是很期待能有更理想的工藝,比如磷礦石被還原成磷蒸汽後,我們能將磷蒸汽直接轉化成黑磷。」

按住躁動的「磷原子」

二維黑磷具有大比表面積、帶隙調控等優勢,但是黑磷上面的孤對電子和缺陷使其在水氧條件下容易發生分解、性能下降,極大地限制了黑磷的發展和應用。

「我們發現二維黑磷的邊緣缺陷比較多,容易被氧化,一旦氧化後會進一步加劇它的不穩定性。」王佳宏介紹稱。

針對該問題,王佳宏採用構造「異質結」的方法,將黑磷破損的邊緣「補」起來。具體而言,利用邊緣或缺陷處磷原子的還原性,將其原位轉化為較穩定的金屬磷化物。進行了系列元素和反應條件的嘗試以後,王佳宏發現鈷和磷的作用較強,而且該異質結同時兼具很好的電催化全分解水的性能。

「補齊破損的邊緣和缺陷後,材料的電化學穩定性與電化學活性均大幅提升,有效地拓展了黑磷在能源化學轉化相關領域的應用。」該成果發表於材料化學領域的頂級刊物《德國應用化學》。

△王家宏(中)及其團隊

「不只上書架,還要上貨架」

除了不斷調控材料結構、提升材料性能外,王佳宏也從應用端出發,探索黑磷在光電催化與光電器件中的新應用。他將材料研發形容為電源,功能應用比喻為燈泡,在他看來,電源是基礎,而燈泡的發光發熱才能將電源的能量釋放出來。

黑磷在新能源中的應用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化學原料「氨」為例,傳統的哈伯法合成氨不僅耗能高,且伴隨著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採用黑磷作為催化劑,人工構造無機仿生固氮酶,直接將氮氣和水轉化為氨。他同時還在探索其他類黑磷材料、具有二維單元結構材料在氫能、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由於在黑磷材料領域的前瞻布局,王佳宏所在團隊於2016年獲得湖北興發集團2500萬元投資,合作開發磷化工的高端產業應用。目前雙方已進入中試平臺搭建。

(受訪者供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製備「黑磷」實現量級增長
    先進院製備的黑磷晶體大洋網訊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超級材料,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2014年,黑磷成為二維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它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關注。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究竟科研人員是如何馴服黑磷這匹「黑馬」的?未來這匹「黑馬」是否能變成「天馬」帶我們實現那些行空的想像?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製備黑磷晶體產量實現了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為此,記者採訪了該院的副研究員王佳宏。
  • 又一種超級材料研發獲突破 ,深圳先進院製備「黑磷」實現量級增長
    大洋網訊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超級材料,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2014年,黑磷成為二維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它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關注。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究竟科研人員是如何馴服黑磷這匹「黑馬」的?
  • 超級材料研發獲突破!深圳先進院製備「黑磷」實現量級增長
    團隊製備的黑磷晶體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王佳宏博士告訴記者,在喻學峰研究員帶領下,團隊實現了黑磷晶體產量單管千倍的增長,為開發更多「殺手鐧」應用打下了基礎。
  • 「先進人物」王佳宏:探尋新材料「黑馬」的殺手鐧應用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從邊陲小漁村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特區」到「先行示範區」,深圳始終肩負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使命。在特區40年乘風破浪的路上,深圳先進院堅定選擇與深圳這座城市同呼吸、共發展、創未來。
  • 深圳先進院走出規模化製備關鍵一步 新材料「黑馬」跑向萬億市場
    (受訪者供圖)原標題:深圳先進院走出規模化製備關鍵一步,黑磷晶體產量實現千倍增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通訊員 嚴偲偲)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超級材料,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
  • 科學網—探尋黑磷的「殺手鐧」應用
    深圳先進院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刁雯蕙 通訊員 嚴偲偲 近年來,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蓬勃發展,二維黑磷作為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迅速成為一匹「黑馬」。四年前,剛剛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的王佳宏對黑磷還十分陌生。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後,這匹「黑馬」漸漸被馴服。
  • 【中國科學報】探尋黑磷的「殺手鐧」應用
    深圳先進院供圖  近年來,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蓬勃發展,二維黑磷作為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迅速成為一匹「黑馬」。四年前,剛剛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的王佳宏對黑磷還十分陌生。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團隊後,這匹「黑馬」漸漸被馴服。  2016年以來,黑磷晶體產量實現了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王佳宏本人也從博士後快速成長為副研究員。
  • 新材料「黑馬」跑向萬億市場,深圳先進院走出規模化製備關鍵一步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通訊員 嚴偲偲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超級材料,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2014年,黑磷成為二維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它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關注。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 超級材料研發取得突破
    王佳宏團隊成員先進院製備的黑磷晶體2014年,黑磷成為二維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它的橫空出世迅速引發關注。從電晶體、光電子器件,再到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領域,黑磷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究竟科研人員是如何馴服黑磷這匹「黑馬」的?未來這匹「黑馬」是否能變成「天馬」帶我們實現那些行空的想像?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製備黑磷晶體產量實現了單管四個數量級的增長。為此,記者採訪了該院的副研究員王佳宏。
  • 探尋黑磷的「殺手鐧」應用
    原標題:探尋黑磷的「殺手鐧」應用   近年來,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蓬勃發展,二維黑磷作為一種直接帶隙半導體迅速成為一匹「黑馬」。
  • 深圳先進院發明化學刻蝕法製備多晶黑磷固氮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團隊在二維黑磷領域取得新進展,開發出了具有多邊界特徵的多晶黑磷納米片,展現出較好的光催化合成氨性能。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深圳先進院博士邊式和溫敏,通訊作者為研究員喻學鋒。  氨(NH3)既是地球氮循環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化學品。
  • 深圳先進院開發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穿透呼吸系統粘液屏障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近日,深圳先進院材料所喻學鋒研究員團隊與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團隊合作,成功製備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
  • 深圳先進院等成功製備黑磷基光敏水凝膠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王懷雨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等合作,成功製備出基於黑磷納米片的近紅外響應光敏水凝膠,可用於癌症手術與光熱協同治療和創面修復。  癌症治療目前仍以手術切除腫瘤組織為主,但其中會面臨創傷較大、傷口易感染和術後局部復發率高等難題。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可穿透呼吸系統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喻學鋒團隊與深圳先進院醫藥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團隊合作,製備出可穿透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粘液屏障的黑磷納米藥物控釋載體。該研究採用離子交聯法將殼聚糖與黑磷量子點相結合,通過PEG表面修飾,構建一種由黑磷量子點介導的納米藥物控釋載體(PEG@CS/BPQDs-AM NPs)穿透肺部粘液屏障,在提升藥物遞送能力的同時發揮協同治療慢阻肺疾病的功效。
  • 「研究黑磷不只是為了發論文」—新聞—科學網
  • 製備黑磷納米材料有了高效新方法—新聞—科學網
    由於太陽能成本低廉,將太陽能轉換為產物化學能的光催化合成氨技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而實現高效的光催化固氮的材料基礎是半導體光催化劑。黑磷是一種新型非金屬層狀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覆蓋從可見到中紅外的可調帶隙等獨特性質。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製備出黑磷基光致形變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副研究員阮長順等合作,成功製備出生物可降解的黑磷/聚氨酯複合物。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學敏團隊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利用雷射即可在光子晶體智能材料上實現無墨彩色直寫和複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體在信息存儲等領域的應用,相關研究結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居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據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這與深圳先進院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布局緊密相關。
  • 深圳先進院開發出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課題組成功開發新型光熱相變儲能微膠囊。在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太陽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將太陽光轉化成熱能是當前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在海水淡化、供暖、建築以及太陽能儲存系統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相變材料能夠在固液相變過程中高效的儲存或釋放熱能,這為解決太陽輻照在時間上的不均衡提供了可行性,也即解決晝夜溫差的問題。然而,傳統有機相變材料在相變時容易發生洩漏,並且無法有效吸收太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