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如何權衡射頻電路中電感器性能規格

電子技術設計 發表於 2021-01-07 13:39:45

射頻電感的用途多樣,可用在各種結構類型,來滿足特定應用的性能需求。匹配、諧振器和扼流圈是射頻電路中電感器的常見用途。匹配包括消除阻抗不匹配和最小化電路塊(如天線和射頻塊或中頻(IF)塊)之間線路的反射和損耗。諧振用於合成器和振蕩電路,以調整電路並設置所需的頻率。

當用作扼流圈時,電感器可以放置在功能元件的電源線路中,如射頻塊或中頻塊,目的是為了衰減高頻交流電流。偏置三通允許直流電流偏置有源器件,如二極體。直流偏置電流和AC/RF信號疊加在一起,從AC+DC輸出埠輸出。

偏見三通示意圖

射頻電感規格

電感是導電體的特性,它能抵抗流過導體電流的變化。它是感應電壓與產生感應電壓的電流變化率的比值,用亨利(H)來測量。射頻電感器的電感額定值通常在0.5納亨利(nH)或更少,到數百納亨利之間。電感取決於結構、鐵芯尺寸、鐵芯材料和線圈匝數。電感器有固定或可變電感值可供選擇。

直流額定電流(DCR)與直流電阻有關,以安培為單位。DCR確定電感在不過熱或飽和的情況下能夠處理的電流量。當考慮電感的熱性能時,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功率損耗隨電流和直流電阻增大而增大,這會導致電感溫度升高。電感器的額定溫度通常是特定的環境溫度,溫度的上升是由於電流通過電感器。例如,額定環境溫度為125°C,由於全額定電流(Irms或Idc)而上升15°C的部件,其最高溫度大約為140°C。

飽和電流是直流電,它使電感降低到一定的值。電感下降是因為磁芯只能包含一定數量的磁通密度。飽和電流與電感的磁性能有關。DCR描述了電感器可以通過的最大直流電流,它與物理特性有關。

自諧振頻率(SRF)是指超過這個頻率,感應器就停止工作了。通常來講,由於寄生電容的影響,電感值(inductance)越大,自諧振頻率(SRF)越低,反之亦然。電感器在兩端電極之間或繞線導體匝之間的分布電容較低,並且器件的電感與SRF處的分布電容共振。在SRF中,電感充當一個帶阻抗的電阻。在較高頻率時,分布電容佔主導地位。

在高頻電路和模塊中選擇電感時,僅僅考慮所需的電感是不夠的;SRF應至少比工作頻率高10倍。對於扼流圈應用,SRF是阻抗達到最大值的頻率,這提供了更好的信號阻塞。

Q因子是描述振蕩器或諧振器欠阻尼情況的無量綱參數。它近似定義為諧振腔中儲存的初始能量與振蕩周期一弧度內損失的能量之比。Q因子也可以定義為受振蕩驅動時諧振腔中心頻率與其帶寬的比值。

高Q值導致窄帶帶寬,這對電感器作為LC池(振蕩器)電路一部分或在窄帶通應用中非常重要。高Q還能降低插入損耗,使功耗最小化。所有頻率相關的實損耗和虛損耗都包含在Q的測量中,包括電感、電容、導體的集膚效應[1]和磁性材料的鐵芯損耗。

規格如何權衡

物理射頻電感是一個非理想器件,包括寄生電阻、電感和電容,它們是非線性的,會影響性能,因此需要在各種性能規格之間進行權衡。例如:

更高的電流需要更大的導線,這是為了保持最低的損耗和溫升。雖然更大的導線降低了DCR,增加了Q,但以更大的零件尺寸和可能更低的SRF為代價。在額定電流方面,線繞電感器優於同等尺寸電感值的多層電感器。而同尺寸和電感相同的多層電感,線繞電感的Q值要高得多。

使用較低匝數的鐵氧體鐵芯電感可以獲得較高的電流容量和較低的DCR。然而,鐵氧體可能會產生新的限制,如電感隨溫度的變化,更寬鬆的容差,更低的Q,以及降低飽和電流額定值。具有開放磁性結構的鐵氧體電感即使在滿額定電流下也不會飽和。

RF電感結構的選擇

現如今已經有幾種製造方法可以減輕各種寄生的影響,並優化射頻電感特性,以滿足特定應用的需要。

陶瓷核心晶片電感用於射頻和微波頻率通信設備的窄帶濾波。他們提供非常高的Q值以及可以將電感容差降到1%。

鐵氧體或鐵芯晶片電感器是線繞射頻扼流圈,用來提供隔離和寬頻帶濾波,而不需要鐵芯飽和。在給定的環評尺寸上,他們提供最高的電感和最低的DCR。

多層晶片電感可提供低DCR、高Q和高溫工作。陶瓷材料結構可在高頻下實現高性能,多層工藝可提供廣泛的電感值範圍。多層器件可以提供比薄膜或空芯更廣泛的電感範圍,但不能與線繞的電感範圍或額定電流相匹配。

空心電感器是線繞的射頻扼流圈,提供隔離和寬頻帶濾波,而不需要鐵芯飽和。他們提供最高的電感和最低的DCR在給定的環評尺寸。

錐形和寬頻帶電感器在寬帶寬上具有高阻抗。錐形電感適用於高達100GHz的超寬帶偏置三通。在寬頻帶偏置應用中,單個錐形電感可以代替多個級聯的窄帶電感。

寬帶錐形射頻電感適合應用範圍從測試儀器到微波電路設計。這些寬頻電感在偏壓三通管中工作良好,可用於通信平臺和100 GHz的射頻測試設置

RFID和NFC轉發器感應器是在轉發器標籤和NFC/RFID天線中提供高靈敏度和長讀取距離的專用設備。它們可以優化應用,如在嚴酷的機械環境和高溫操作環境中要求高性能的輪胎壓力監測。

電感器是射頻/微波信號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它們進行分類可能很難,需要理解各種性能。一旦制定了一個規範,在為特定的應用達到最佳組件之前,必須對大量的構造選項進行分類。

[1] 集膚效應一般指趨膚效應。當導體中有交流電或者交變電磁場時,導體內部的電流分布不均勻,電流集中在導體的「皮膚」部分,也就是說電流集中在導體外表的薄層,越靠近導體表面,電流密度越大,導體內部實際上電流較小。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射頻電感器——模式線圈及線圈產品的比較
    為什麼使用片狀電感器?  只要是低電感,即可通過在電路基板上繪製圖形來獲得電感器的功能。下面說明使用片狀電感的益處。  理由1. 節省空間  按電路基板上 (或電路基板的內層) 的圖形構成電感時,基本上為平面構成。  而片狀電感是立體構成,因此比電路基板上的圖形電感節省空間。
  • 選擇射頻電感器必知的六大關鍵
    射頻電感器的選擇涉及到這樣一些關鍵參數:安裝方式(表貼式或直插式)、電感值、電流額定值、直流電阻(DCR)、自諧頻率(SRF)、品質因數和溫度額定值。在應用中,電感器通常追求小尺寸,但給定應用中電感器的尺寸常常受到物理定律的限制。電感值和電流額定值是其尺寸的主要決定因素,之後可再對其他參數進行優化。
  • 射頻電路設計中的常見問題,你中過幾個?
    第一種:數字電路模塊和模擬電路模塊之間的幹擾如果模擬電路(射頻)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都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二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地在地和正電源(>3V)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納秒級的。
  • 射頻電路設計中電感的一些重要參數
    前幾天本站發表了一篇「電感Q值對射頻巴倫(Balun)的影響」的文章,裡面降到了射頻電路設計中電感的重要性。其實回想很多產品設計過程中,越是基礎的問題,就越是值得引起注意,所以 筆者打算與讀者分享本文。
  • 分享功率電感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電源電壓下降時,電壓變動的要求值將會變得更為嚴格,為滿足此要求特性,高性能DC-DC轉換器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功率電感器則是左右其性能的重要元件。TDK擁有多種多樣的產品,本篇推文就符合DC-DC轉換器所要求特性的功率電感器的高效使用方法以及選擇方法的重點來進行說明。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技術分享】電感器在智能化方案中的重要性
    打開APP 【技術分享】電感器在智能化方案中的重要性 發表於 2018-10-09 15:22:03 上海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研社前言:電感器是電路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礎元器件之一,被廣泛應用在通訊領域、汽車領域、消費以及工業等各個電子領域。
  • 射頻收發器接收埠差分匹配電路的計算
    摘 要: 根據實例介紹GSM手機中射頻收發器接收端的低噪聲放大器(LNA)到表面聲波濾波器(SAW Filter)之間的差分匹配電路的計算方法。
  • 射頻工程師入門必學:如何設計定向耦合器電路
    (如天線)的特性;在發射器處於廣播狀態時如何監測負載變化和駐波比,以防止大反射功率和放大器損壞等。此方法可精確監測線路中的射頻能量流,同時將功率水平降低已知的固定量。在採樣過程中,定向耦合器對主線信號的幹擾極小。此外,還能分離正向和反射功率,允許監測回波損耗或駐波比,從而在廣播時提供負載變化反饋。
  • 射頻電感器之阻抗匹配的那些事兒~
    對高頻電路而言,電路之間的電感匹配很重要。電感匹配是指在信號的傳輸線路上,讓發送端電路的輸出阻抗與接收端電路的輸入阻抗一致,匹配後,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發送端的電力傳送到接收端。  匹配電路使用電容器和電感器,但是實際的電容器和電感器與理想的元件不同,有損耗。表示該損耗的有Q值。Q值越大,表示電容器和電感器的損耗就越小。
  • 電感器如何選用、檢測及標註的方法
    從上面的電路分析可知, 只要流過電感器的電流發生變化(不管是增大還是減小),電感器都會產生自感電動勢,電動勢的方向總是阻礙電流的變化。 電感器「阻礙變化的電流」性質非常重要,在以後的電路分析中經常要用到該性質。為了讓大家能更透徹理解電感器這個性質,再來看圖4-4中兩個例子。
  • 天線性能有哪些關鍵參數應該如何選擇射頻電路中的天線參數
    打開APP 天線性能有哪些關鍵參數應該如何選擇射頻電路中的天線參數 電路城Teardown 發表於 2019-10-04 12:07:00
  • 從這九個方面深度解讀電感器
    電感的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這是簡單的說法,對交流信號進行隔離,濾波或與電容器,電阻器等組成諧振電路。它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進行工作的。在交流電路中,電感線圈有阻礙交流通過的能力,而對直流卻不起作用(除線圈本身的直流電阻外)。所以電感線圈可以在交流電路中作阻流、降壓、交連耦合以及負載用。當電感和電容配合時,可以作調諧、濾波、選頻、退耦等用。電感線圈是組成電路的基本元件之一。
  • 混頻電路在GPS接收機射頻前端中的應用
    它的基本功能是頻率變換,混頻器的典型應用是在接收系統中將射頻輸入信號變化為頻率較低的中頻信號,以便更容易對信號進行後繼的調整和處理。本文在簡單介紹混頻的概念、常用的幾種簡單的混頻電路和設計混頻電路時需要考慮的幾個性能指標後,詳細介紹了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中的下變頻設計。
  • 射頻電路設計的常見問題及五大經驗總結
    RF電路設計的常見問題1、數字電路模塊和模擬電路模塊之間的幹擾如果模擬電路(射頻)和數字電路單獨工作,可能各自工作良好。但是,一旦將二者放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使用同一個電源一起工作,整個系統很可能就不穩定。這主要是因為數位訊號頻繁地在地和正電源(>3 V)之間擺動,而且周期特別短,常常是納秒級的。由於較大的振幅和較短的切換時間。
  • 談談射頻電路設計及經驗
    因此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之間的差別會達到120 dB。顯然.如果不能使數位訊號與射頻信號很好地分離。微弱的射頻信號可能遭到破壞,這樣一來,無線設備工作性能就會惡化,甚至完全不能工作。  2、供電電源的噪聲幹擾  射頻電路對於電源噪聲相當敏感,尤其是對毛刺電壓和其他高頻諧波。
  • 高頻電路和射頻電路有什麼區別
    高頻電路性能指標   高頻小信號放大有諧振放大和寬帶放大兩種電路形式,性能指標主要包括如下幾項。,因而在低頻電路中廣泛採用的一點接地的方法。由於高頻電路的接地關鍵是儘量減少接地線的雜散電感和分布電容,所以在接地的實施方法上與低頻電路有很大的區別。   射頻電路介紹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指南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介紹了TDA7513的射頻電路設計方法,根據實際設計經驗提出了提高射頻電路EMC特性和噪聲特性的設計方法和措施,並指出了射頻電路性能測試的注意要點。
  • 在單個組件中組合電容器和電感器-電巢學堂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將電容器和電感器結合在一個微小的3D卷式薄膜中的方法。這樣可以節省電話和其他無線設備中的電子過濾器中的空間。在實驗室中,該團隊使用專門的蝕刻和光刻工藝將2D電路圖案化到薄膜上。在電路中,它們將電容器和電感器與地線或信號線連接在一起,全部在一個平面上。然後將多層膜捲成細管並置於晶片上。
  • 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二.射頻電路的原理及發展   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  發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數- 模轉換輸出的低頻模擬信號與本地振蕩器提供的高頻載波經過混頻器上變頻成射頻調製信號,射頻信號經過天線輻射到空間中去。接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空間輻射信號經過天線耦合到接收電路中去,接收到的微弱信號經過低噪聲放大器被放大後與本地振蕩信號經過混頻器下變頻為包含中頻信號分量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