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頻電路在GPS接收機射頻前端中的應用

2021-01-11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520.htm


引 言

混頻電路是超外差接收機、發射機及頻率合成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它的基本功能是頻率變換,混頻器的典型應用是在接收系統中將射頻輸入信號變化為頻率較低的中頻信號,以便更容易對信號進行後繼的調整和處理。本文在簡單介紹混頻的概念、常用的幾種簡單的混頻電路和設計混頻電路時需要考慮的幾個性能指標後,詳細介紹了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中的下變頻設計。



混頻的概念、常用的混頻電路和混頻器指標

混頻電路的作用是將載頻為f1的已調信號(或單頻載波)不失真的變頻為f2的信號(f2稱為中間頻率或中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本振頻率f3,若三者之間的變換關係為:
f2= f1+f3
這種情況稱為上變頻;若三者之間的變換關係為:
f2=f1-f3(當f1>f3時)

f2=f3-f1(當f13時)
則稱為下變頻。



為了得到所需要的頻率分量,必需採用非線性器件進行頻率變換,並用相應的濾波器或選頻電路選取有用的頻率分量。圖1是頻率變換電路示意圖。圖1中的非線性器 件可以是二極體、三極體、場效應管(FET-field effecTtransistor)和模擬乘法器等。濾波器濾除通帶外頻率分量,輸出所需中頻分量。



圖1 頻率變換模型



集成模擬乘法器在通信設備中被廣泛用於實現調製、解調、混頻等頻率變換功能。與分立元件混頻電路相比,由模擬乘法器完成混頻功能具有以下優點: 輸出信號頻譜中組合分量少,寄生幹擾小,對本振電壓幅度沒有嚴格要求,具有較高的混頻增益,同時對本振信號和外來輸入信號有較好的隔離度。常用的模擬乘法 器有MC1596和MC1596G等。



在FET混頻器中,由於FET工作頻率高,其傳輸特性近似為二次曲線,混頻後只有2階交調產物, 不容易產生有害的高階交調產物,動態範圍大,非線性失真小,噪聲係數低,單向傳輸性能好。因此,工作頻率較高時,常常選用場效應管來構成混頻電路,實現輸 入信號的下變頻功能。場效應管構成的混頻電路形式有兩種,即單平衡場效應管混頻器和雙平衡(環形)混頻器。FET組成的簡單的單端混頻電路如圖2所示。有 源場效應管用來混頻具有變頻增益,與無源FET相比,它具有較高的噪聲係數。



圖2 單端FET混頻器



除了以上介紹的 由模擬乘法器或場效應管構成的混頻器以外,二級管、三極體等非線性器件也可以構成混頻電路。將射頻信號VRF(t)和本振信號VLO(t)分別加到一個適 當偏置的二極體上,二極體後面連有一個諧振迴路,其諧振頻率等於混頻後所需的中頻。由於本振信號與射頻信號沒有分開,因此存在潛在的問題,就是本振信號可 能干擾射頻信號的接收,甚至可能通過接收天線輻射出部分本振功率。



二極體混頻動態範圍大,組合頻率分量少,本振洩漏小,無變頻增益;晶 體管頻率動態範圍小,信號電平只有幾十毫伏,組合頻率幹擾大,本振洩漏嚴重,但是電晶體混頻器有較高的增益,目前被廣泛應用於中短波收音機。較常用的電路 形式如圖3所示。由圖3可見,對射頻信號VRF來說,該電路是共射組態,具有較高的輸入阻抗。在這種組態中射頻信號與本振信號有一定的隔離,接收射頻信號 時不易受本振信號的影響,穩定性較好。



圖3 電晶體混頻器



混頻電路要完成頻率變換功能,譬如要把射頻信號下變頻為容易處理的中頻信號,在設計混頻電路時,為了得到頻譜純、幹擾小的中頻信號,必需考慮下面幾個性能指標,其中變頻增益和噪聲係數是每個設計者首先要考慮的。

(1)變頻增益CG:混頻器輸出信號功率PIF與輸入射頻信號功率PRF之比,並用分貝數表示:



(2)噪聲係數NF:混頻器輸入端高頻信號信噪比SNRF與輸出端中頻信號信噪比SNIF的比值,用分貝數表示:



(3)動態範圍:動態範圍是指混頻器正常工作時微波的輸入功率範圍,其下限通常指信號與基底噪聲電平相比時的功率,表示為:



式中M 為識別係數,K=1.38×10-23,T0=300K ,NIF為中頻放大器噪聲係數,CL為變頻損耗,ΔfI為中頻帶寬。要使混頻器性能不至於惡化,必須保證輸入信號的幅度在動態範圍之內。

(4)隔離度:隔離度指混頻器各個埠之間的隔離程度,包括射頻與本振之間的隔離度以及射頻與中頻之間的隔離度,其中信號與本振之間的隔離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5) 鏡像頻率抑制度:對於一個高本振混頻器,本振信號頻率比射頻信號高一個中頻頻率,幹擾信號頻率如果比本振頻率高一個中頻頻率,這種幹擾稱為鏡像幹擾。鏡像 幹擾如果能進入混頻器,它與本振也產生中頻信號,中頻濾波器也能讓這種幹擾信號通過,在混頻器前加入濾波器,則可以用來抑制鏡像幹擾。

全球定位系統GPS下變頻電路設計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利用導航衛星進行定時和測距的導航定位系統,該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地為用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

GPS 信號使用L波段,配有兩種載波,即頻率為1575.42MHz的L1載波和頻率為1227.60MHz的L2載波。我們考慮的民用GPS接收機只接收L1 載波,也就是射頻信道的中心頻率為1575.42MHz,為便於處理,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需要把該射頻信號進行下變頻到一個合適的中頻。如果採用多次混頻 方案,有利於提高鏡像抑制及中頻抑制性能,但是電路更複雜。為了得到比較純的中頻信號,同時又要兼顧電路不甚複雜,體積不要太大,應該合理選擇混頻級數。 根據射頻前端電路的要求和後繼相關器電路的特點,我們採用二級混頻結構,第一中頻選擇在35.42MHz處,第二中頻選擇在4.31MHz處,相應的第一 本振信號頻率是1540.00MHz,第二本振信號頻率是31.11MHz。本振信號由鎖相頻率合成器提供,參考頻率取自10MHz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

設兩級混頻器的增益分別為G1和G2,那麼由下面的式子可以估算出G1+G2的大小:
- 7dBm-174dBm/Hz+19dB+G1+G2-17dB+63dB

上式中-7dBm是有源自動增益控制(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典型中頻輸出電平(加入AGC是為了保證A/D模塊有相對穩定的輸出電平);- 174dBm/Hz是射頻輸入背景噪聲電平;19dB是低噪聲放大器LNA 的增益減去噪聲指數後的差值;-17dB是中心頻率為35.42MHz的濾波器損耗;63dB 是2MHz帶寬噪聲之和。由此可估算出,混頻增益G1+G2應大於102dB。

根據前面的介紹,二極體混頻沒有變頻增益,電晶體本振洩 漏比較嚴重,所以我們選用場效應管組成雙平衡混頻器結構,來設計GPS的兩級下變頻,這種結構使得混頻器的輸出埠對本振信號和射頻輸入信號有較高的隔離 度。為了取出所需的頻率成分,還需要加入合適的中頻濾波器。混頻電路的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GPS下變頻電路框圖

模擬信號相關文章:什麼是模擬信號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手機電池相關文章:手機電池修復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波段開關相關文章:波段開關原理

混頻器相關文章:混頻器原理

相關焦點

  • 用於GPS接收機的天線陣列抗幹擾射頻前端
    基於天線陣列的抗幹擾技術需要同時採集多路GPS天線信號,而通用GPS接收機大多只能接收單路天線信號,難以滿足需求。為此,設計了一種四元天線陣列的GPS抗幹擾射頻前端。通過四元天線陣列分別接收四路GPS信號,經過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下變頻到中頻信號,以供給後級A/D採樣,經抗幹擾模塊後達到抗幹擾目的。最後,對此射頻前端進行整體電路測試,並給出了測試結果。經實際應用,驗證了該系統方案的可行性。
  • GPS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原理與設計
    目前實際應用的GPS接收機電路一般由天線單元、射頻單元、通信單元和解算單元等四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本文在分析GPS衛星信號組成的基礎上,給出了射頻前端GP2010的原理及應用。由式(9)可知,為了提高GPS接收機的靈敏度,就要減少最小可檢測信號功率Simin,因此在接收機電路設計中一方面要考慮儘量降低接收機的總噪聲係數Fo,另一方面應設法提高噪聲背景下GPS接收機輸出端的信噪比So/No。
  • 射頻電子電路設計圖集錦TOP8 —電路圖天天讀(135)
    本方案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基於軟體無線電理 論來設計和實現,以達到建立一個通用化、標準化、模塊化的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仿真平臺的目標。以實現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低噪聲係數,小的互調失真,大的動 態範圍和鏡像抑制,良好的AGC,足夠的增益和正確的選擇性等設計要求。通過對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方案可行性分析和利用射頻電路仿真軟體ADS進行系統 建模設計與參數仿真,實現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設計的系統性能。
  • 淺析幾類射頻通信接收機的工作原理
    【1】由於採用「差頻」作用,外來信號必須和振蕩信號相差為預定的中頻才能進入電路,而且選頻迴路、中頻放大諧振迴路又是一個良好的濾波器,其他幹擾信號就被抑制了,從而提高了選擇性。 缺點: 組合頻率幹擾較多,特別是鏡像幹擾,位於射頻信號相對本振頻率的鏡像頻率處的幹擾信號將會通過混頻器下變頻到中頻頻帶,且無法用信道選擇濾波器進行濾除,惡化了接收信號質量。
  • 詳解射頻放大器與雷達接收機原理及應用
    射頻放大器   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A)是各種無線發射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射機的前級電路中,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很小,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放大一緩衝級、中間放大級、末級功率放大級,獲得足夠的射頻功率以後,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必須採用射頻功率放大器。
  • 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二.射頻電路的原理及發展   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  圖1.1 典型射頻系統方框圖  這是一個無線通信收發機(tranceiver)的系統模型,它包含了發射機電路、接收機電路以及通信天線。這個收發機可以應用於個人通信和無線區域網路中。
  • 淺談幾種常見的射頻電路類型及主要指標
    1、低噪聲放大器(LNA) LNA是一種特殊的放大器,主要用於射頻接收機前端,將天線接收的信號以小的噪聲和大的增益進行放大,對提高接收信號質量,降低噪聲幹擾,提高接收靈敏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的性能好壞關係到整個通信系統的質量。
  • GPS接收機工作原理
    GPS接收機作為用戶測量系統,那麼按gps接收機工作原理的性質和功能,可分為硬體部分和軟體部分。一、硬體部分 接收機主機由變頻器、信號通道、微處理器、存儲器及顯示器組成,基本結構如下圖GPS接收機工作原理圖一 1、變頻器及中頻放大器   經過GPS前置放大器的信號仍然很微弱,為了使接收機通道得到穩定的高增益,並且使L頻段的射頻信號變成低頻信號,必須採用變頻器。
  • DBS電視接收機低中頻與直接轉換調諧器的比較
    直接轉換DBS調諧器僅需一次混頻就能將射頻信號從L波段直接降至基帶 (見圖2)。直接轉換接收機並沒有鏡像拒斥的問題,因為鏡像頻率也是所用要的目標信號。它還能省下晶片外接SAW濾波器、第二組中頻混頻器和高中頻增益電路,這可簡化調諧器架構,進而縮小晶片面積、降低功耗、,並減少外部元器件數目和總系統成本。
  • 混頻二極體及其應用
    混頻放大係數是指混頻器的中頻輸出電壓振幅與變頻輸入信號電壓振幅之比,也稱混頻電壓增益。增大混頻放大係數是提高接收機靈敏度的一項有力措施。(2)要求混頻器的中頻輸出電路有良好的選擇性,以抑制不需要的幹擾頻率。(3)為了減少混頻器的頻率失真和非線性失真以及本振頻率產生的各種混頻現象,要求混頻器工作在非線性特性不過於嚴重的區域,使之既能完成頻率變換,又能少產生各種形式的幹擾。
  • 射頻流盤在信號監測中的應用
    2、射頻流盤在監測領域的應用討論射頻流盤擴展了信號監測和分析的方法。傳統的掃頻、步進FFT監測接收機僅能實時監測和記錄少量處理後的結果,後期能分析的數據和方法非常少。而射頻流盤能夠監測和保存所有中頻電路數位化後的信息,不僅可以復現當時的監測結果,還支持解調、解碼、搜索、相關、統計等方法對長時間頻譜信息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
  • GPS偽衛星高精度室內定位技術研究與實現
    室內偽衛星系統是為滿足上述環境中的定位需求而發展的室內定位技術之一[1]。偽衛星定位技術在室內複雜環境中應用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其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因而設計一款偽衛星作為基站的高精度室內導航定位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射頻技術和無線電怎樣聯繫起來?雙射頻接收器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案
    過去,無線電需要依賴於複雜模擬電路才能發送和接收射頻和微波信號以及實現對信息信號的編碼和解碼。軟體無線電的最初構想是使用通用無線電來進行信號發送和接收,同時在軟體中執行多個物理層功能(如調製和解調)。在該項目的設計中,通過在軟體中開發許多調製和解調功能,無線電為各種無線接口之間提供了互操作性。  然而,到了90年代末,工程師們開始積極研究軟體無線電技術在商業系統的應用,如蜂窩基站。
  •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指南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介紹了TDA7513的射頻電路設計方法,根據實際設計經驗提出了提高射頻電路EMC特性和噪聲特性的設計方法和措施,並指出了射頻電路性能測試的注意要點。
  • 集成運放的非線性失真分析及電路應用
    2 雙端輸入集成運放AD8062的電路應用  在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中,現代混頻器內部集成了運算放大器的功能,但是內部集成的運算放大器輸出阻抗較高,使得混頻器後端負載的驅動能力不強,同時電壓增益也容易受到負載阻抗變化的影響。
  • 射頻電路原理及主要應用
    二、射頻電路的原理及發展射頻電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就是無線通信,圖1.1為一個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的框圖,下面以這個系統為例分析射頻電路在整個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作用。圖1.1 典型射頻系統方框圖這是一個無線通信收發機(tranceiver)的系統模型,它包含了發射機電路、接收機電路以及通信天線
  • 非接觸式IC卡射頻前端電路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9745.htm設計標準射頻前端部分主要解決卡內無源、免接觸以及調製解調等問題。非接觸式IC 卡射頻前端分別與讀卡器(PCD ) 和卡上數字部分進行通信,相應地,存在二個接口規範。
  • 深度分析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射頻簡稱RF,指的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射頻電路指處理信號的電磁波長與電路或器件尺寸處於同一數量級的電路。此時由於器件尺寸和導線尺寸的關係,電路需要用分布參數的相關理論來處理,這類電路都可以認為是射頻電路,對其頻率沒有嚴格要求,如長距離傳輸的交流輸電線(50Hz或60Hz)有時也要用RF的相關理論來處理。
  • 接收機的中頻處理技術
    編者按:本文對數字中頻信號處理技術進行了研究,採用軟體無線電的設計思想和解決方案,提出了一種基於「AD+FPGA」的中頻信號處理技術,在頻譜分析儀及信號分析儀等接收機中應用廣泛。
  • 汽車收音機射頻電路設計指南 —電路圖天天讀(131)
    汽車收音機應用環境的特殊性對電路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射頻電路的設計是實現高性能的關鍵。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203.htm  收音機射頻電路通常很難集成進IC中,一般由分離元件組成前置低噪聲放大器(LNA)和諧振帶通濾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