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家用DV挑戰「日全食」拍攝 系列一
溫馨提示:非專業人士,切勿輕易模仿
2009年7月22日,中國長江流域將出現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觀,並且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對於天文、攝影愛好者來說,觀看、拍攝本次日全食無疑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提起日全食拍攝,多數人首先會想到長鏡頭、專業級相機…然而,在這個視頻逐漸盛行的時代,人們似乎不再滿足於靜態照片的記錄方式了。近日,佳能聯合《大眾DV》資深技術編輯郝大鵬,對日全食進行全程拍攝。令人驚訝的是,此次的拍攝用機並非佳能專業DV,而是家用雙快閃記憶體高清DV——HF S10及HF20。
太陽濾鏡——DV拍攝日全食的必備「武器」
對於DV而言,長時間拍攝太陽容易對機器硬體造成傷害。因此,要拍攝日全食就要用到太陽濾鏡。專業和準專業DV都配有ND濾鏡,但多數ND濾鏡的口徑過大,無法配備在小DV上。因此,對於佳能家用DV—HF S10、HF20來講,要想「濾光」必須進行DIY。
製作太陽濾鏡需要用到廣角附加鏡、巴德膜和鏡頭轉接環等材料。當然,觀看現場還需要佩戴日食觀測鏡,主要是保護眼睛。
巴德膜 轉接環 廣角附加鏡
巴德膜是一種專門的太陽濾鏡材料,如果拿它和ND濾鏡相比,它的減光參數要遠遠高於ND濾鏡。巴德膜有5.0和3.8等規格,普通使用的參數是5.0,參數為3.8的濾光效果更強,選購這種規格是為了製作一個備用濾鏡,以防強光使用。
為了彌補家用DV廣角較小的問題(主要在拍攝全景時使用),工作人員為佳能HF S10的58mm鏡頭配置了0.7倍的廣角附加鏡。佳能HF S10的鏡頭口徑在家用級別的DV中已經屬於絕對的大口徑了,不使用廣角附加鏡的時候廣角可以等效於35mm鏡頭43.5mm,加上廣角附加鏡後取景將更加廣闊。對於日全食拍攝而言,可以拍攝到更加廣闊的天空。
太陽濾鏡——DIY製作方法
方法一:螺旋形太陽濾鏡 主要材料:轉接環+巴德膜
為佳能HF S10 58mm的鏡頭先添加一個58mm-62mm的轉接環,然後再連接一個62mm-67mm的轉接環。巴德膜就放置在兩個轉接環中間,從而完成太陽濾鏡的製作。該種方法的難點在於圓形巴德膜的裁剪。
畫圖確定轉接環內徑的半徑值,用圓規在卡紙上截取一個圓形,將卡紙套入濾鏡內環看尺寸是否合適。這個步驟如果使用遊標卡尺的話,效率會大大的提升。
裁剪出相應的圓形巴德膜,在內徑上粘上雙面膠,準備將卡紙環和巴德膜一併粘在濾鏡內側。為了不刮傷巴德膜,使用棉籤將濾鏡的邊緣壓實。
旋好另一個轉接環,螺旋型的太陽濾鏡就做好了。還可以加上一個67mm口徑的鏡頭蓋,這樣太陽濾鏡安裝到佳能HF S10上之後,就可以使用這個鏡頭蓋來保護太陽濾鏡了。
安裝上太陽濾鏡的佳能HF S10,兩個轉接環、巴德膜加一個鏡頭蓋,這樣的組合連接在一起也並不是很厚,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便攜性。
方法二:插片式太陽濾鏡 主要材料:巴德膜、廣角附加鏡、濾鏡轉接器
該方法是針對廣角附加鏡進行製作。通過廣角附加鏡將佳能HF S10的鏡頭口徑由58mm轉換成85mm,然後在上面安裝插片式濾鏡轉接器,這樣就可以直接用卡紙和巴德膜製作出一個插片式太陽濾鏡。
這種方式有兩個優點,一個是保留廣角附加鏡添加後的廣角優勢;另一個是在長焦端拍攝日全食過程中,「食既」過程可以摘掉太陽濾鏡直接拍攝。如果使用螺旋式的太陽濾鏡安裝方式,顯然在取下和安裝過程中非常麻煩,也無法保證機身的穩定性,所以使用插片式太陽濾鏡就簡單快速多了。
針對這個方法,還有一些輔助材料需要購買。如:直尺、圓規、剪刀和裁紙刀,這些是基本材料。另外還要用到雙面膠、固體膠、透明膠帶、硬卡紙,這些材料用於固定巴德膜形成濾鏡。除此之外,還需要用到砂紙和手套。砂紙用於打磨濾鏡的邊緣,讓它更便於插拔;手套主要是為了防止手印落在巴德膜上,同時防止將巴德膜弄皺。
先估算一個大致的尺寸,把草圖畫出來。裁剪一個小直板,實驗一下估算尺寸是否合適。確定了濾鏡轉接器內口徑和卡紙邊緣應該保留的尺寸後,使用裁紙刀裁剪黑色卡紙。按確定的尺寸裁剪出兩個相同的濾鏡片架。在兩個濾鏡片架的背面粘好雙面膠,然後把露出的邊緣裁剪掉。
用手捋平巴德膜,然後將一個片夾粘貼在巴德膜上,使用剪刀仔細的修建。再將另一個片夾貼上(這也是整個製作中比較難的地方),必須要完全複合,否則再修建很可能會是片夾過窄,這樣就無法卡在濾鏡座上了。隨後,還可以對片夾的細節進行改進,在片夾比較單薄的地方粘貼一層卡紙,這樣可以讓片夾在濾鏡座中卡的更牢固。
為佳能HF S10裝上插片式太陽濾鏡後,整個DV變得非常得酷。不知道安裝了自製太陽濾鏡的佳能HF S10會有怎樣的表現。佳能將在近期進行一場日全食拍攝實驗,屆時一起來見證佳能家用DV—HF S10/HF20的威力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