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異界」風光 麥莎IR760紅外濾鏡評測_MASSA 77mm 超薄紅外鏡...

2021-01-14 中關村在線

  今天筆者來給大家介紹一款很「小眾」的產品,它就是傳說中的紅外濾鏡。大家都知道有光才有影像,不過人的感官卻十分的有限,我們的雙眼只能夠看到波長在固定區間內的可見光。而對于波長在可見光範圍之外的大量非可見光,人的眼睛是無法識別的。但是如果我們在相機前加裝一塊紅外濾鏡,那麼原本不可見的紅外世界將會被我們的相機真切的記錄下來,很有趣吧。


  在詳細了解紅外濾鏡之前,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紅外線。我們都知道,光是電磁波的一種,我們通常使用波長來區分不同的電磁波,波長的單位用nm(納米)表示。在太陽光中,肉眼可見的一部分稱為「可見光」,可見光的波長範圍是大約是380-760nm。而此之外的部分是肉眼不可見的,被習慣的稱為「線」,比如紅外線、紫外線等。


可見光只佔光譜中極小的範圍(圖片來源於網絡)

  紅外線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波長在760納米至1毫米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所有高於絕對零度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其特點是「穿透」能力較強。


相機傳感器前都裝有紅外截止濾鏡

  數位相機所採用的CMOS感光元件是能感應到紅外線的,相機廠商為保證正常拍攝不會因紅外線幹擾而產生色偏,因此在感光元件前都裝有ICF(紅外線截止濾鏡)來阻攔紅外線,透過可見光。而紅外濾鏡正好與ICF相反,它能阻擋可見光而讓紅外光通過。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MASSA 760紅外濾鏡

  目前常見的紅外攝影濾鏡有590nm、630nm、680nm、720nm、760nm、850nm、950nm幾種。這些標為不同波長的濾鏡是什麼含義呢?例如:850nm紅外濾鏡意思就是這個濾鏡阻止的是850nm波段以下的光線進入,只允許比850nm波段高的紅外光進入,這樣就阻擋了可見光和低於850nm波長部分的紅外線。


圖為:包裝的背面

 
紅外濾鏡在外觀上和普通濾鏡一樣,只是鏡片是全黑的

  而630nm、680nm、720nm這些低波長的紅外濾鏡可以允許一小部份可見光進入,與紅外光混合成像,因此可以拍攝有趣的彩色半紅外照片。850nm、950nm的紅外攝影濾鏡拍攝的則是純粹的紅外照片,適合後期轉換為黑白效果。今天我們的這塊麥莎紅外濾鏡是760nm的,原則上說它正好能完全阻隔可見光,而只讓紅外光通過。

 

·紅外濾鏡使用效果展示

  在使用紅外濾鏡之前,我們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在上文中我們曾提到過,幾乎所有的相機在感光元件前都裝有一片紅外截止濾鏡,這片截止濾鏡的作用是阻隔看不見的紅外光,這顯然與我們的拍攝目的背道而馳,因此在拍攝前,我們首先需要將這塊濾鏡給拆卸下來。由於拆卸截止濾鏡的過程較為繁瑣,我們在這裡就不複述了,大家直接點這裡《教你製作紅外相機 編輯暴力改裝富士F40》。



將紅外濾鏡安裝在77mm鏡頭上

  筆者手上正好有一臺經過改造了的佳能單眼相機,去除紅外截止濾鏡後的400D不僅可以拍攝可見光,就連紅外光也能一併記錄下來。接下來筆者就通過這臺相機給大家對比一下使用濾鏡前後的照片區別。


普通相機沒有安裝濾鏡的拍攝效果

  首先是一張在常規模式下拍攝的照片,這是所有相機都能拍攝出來的效果,沒有任何的新奇之處。


拆了截止濾鏡後的相機安裝紅外濾鏡拍攝的照片

  接下來是配合紅外濾鏡拍攝的照片,大家能明顯的感覺到這張照片和之前的不一樣了,不僅僅是變成了黑白的而已,照片在各個細節之處都透露著一種詭異的感覺,尤其是人的眼睛。


普通相機沒有安裝濾鏡的黑白效果照片

  為了能夠充分的進行對比,筆者放上一張使用常規相機拍攝的黑白照片,這張照片看起來就正常很多。


普通相機安裝紅外濾鏡的拍攝效果

  最後這張照片是用沒經過改造的相機搭配紅外濾鏡拍攝的,由於紅外濾鏡阻隔了可見光,而相機內部的紅外截止濾鏡又將紅外光截止了,因此整個照片看起來黑咕隆咚的一片,沒有使用的價值。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紅外濾鏡只有安裝在經過處理(拆掉紅外截止濾鏡)的相機上才可以使用,或者你擁有諸如尼康的D100、D70、D70s、D50等可以直接安裝紅外濾鏡的相機,不然你拍攝出來的只是黑乎乎的一片。

·麥莎IR760紅外濾鏡實拍樣張

  光是在室內拍攝,我們很難將紅外濾鏡的魅力表現出來。下面我們將紅外濾鏡相機拿到戶外去,看看它在實際拍攝時會有怎樣的表現。



焦距:47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4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32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拍攝紅外照片,當然要選擇紅外線充足的時間。一般來說,晴天的紅外線最為充足,日光中有大量的紅外線,是拍攝紅外照片的好時候。一天中紅外線最為充足的時段是中午到午後,大概11點到16點這一段時間。一年四季裡又以夏天的紅外線最為強烈,南方地區的紅外輻射比北方要強烈。

·更多紅外濾鏡實拍樣張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更多實用紅外濾鏡拍攝的照片。所有的樣張都是原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查看原始大圖。



焦距:24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80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3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24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24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24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焦距:24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紅外濾鏡拍攝時,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對焦了,由於紅外濾鏡從外表上看是全黑的,因此對焦與取景是很困難的。筆者建議在拍攝時最好使用三腳架,首先卸下濾鏡進行取景,並將相機的位置固定,然後安裝上濾鏡進行拍攝。最好使用小光圈拍攝,以保證所的拍景物處在焦平面上。

產品優點:可裝卸設計 使用方便
          紅外效果明顯,照片震撼
          對可見光的屏蔽效果較好
          包裝精緻,方便隨身攜帶
          價格親民 性價比高

產品不足:需要拆除紅外截止濾鏡,曝光時間較長

·附件:產品參數


MASSA 77mm 超薄紅外鏡720nm濾鏡類型紅外濾鏡產品口徑77mm主要功能阻擋可見光通過,允許紅外線通過
濾鏡總厚度:鏡圈帶螺紋厚度5.5mm,不帶螺紋3mm
顏色:黑色產品材料光學玻璃其它特點光學玻璃,超薄鏡圈無損畫質;無壓圈設計,貼合更近,多枚濾鏡共用不產生黑邊;垂直光軸,確保光線無偏差;黑色高強度鋁合金材質更輕更牢固有效減少光反射。因為720通過較多可見光,紅外效果與可見光色彩並存,通過一些拍攝技巧及後期處理,可獲得有半紅外效果彩色畫面,相對於高波長濾鏡拍攝的純紅外畫面另有一番奇景!

相關焦點

  • 體驗「異界」風光 麥莎IR760紅外濾鏡評測
    、760nm、850nm、950nm幾種。850nm、950nm的紅外攝影濾鏡拍攝的則是純粹的紅外照片,適合後期轉換為黑白效果。今天我們的這塊麥莎紅外濾鏡是760nm的,原則上說它正好能完全阻隔可見光,而只讓紅外光通過。  ·紅外濾鏡使用效果展示  在使用紅外濾鏡之前,我們要做一些準備工作。
  • 紅外濾鏡能拍攝什麼效果
    紅外在某些情況下能夠透視,很多人會以為只要相機鏡頭上添上一片紅外濾鏡,就可以實現透視的拍攝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常見的UV鏡是過濾掉紫外線,而紅外濾鏡正好是相反的,它是只保留紅外部分。所以說如果想要拍攝透視,加上一片紅外濾鏡其實是不夠的,因為大部分物品如果隔著東西,都無法通過紅外透視,只有非常少數的材質才能夠透視。紅外濾鏡事實上只是安裝紅外濾鏡並不能直接拍攝紅外照片,還需要將感光元件(CMOS/CCD)前面的紅外截止濾鏡去掉才可以拍攝。如果說想要用相機來拍照,還需要自己動手改裝自己的相機,而在拆卸的過程中極容易讓相機損壞,所以我們不建議大家這麼做。
  • 濾鏡到底有什麼用處
    比較常見的口徑諸如43mm、46mm、49mm、52mm、55mm、58mm、62mm、67mm、72mm、77mm、82mm等等,當然還有更多的口徑尺寸,大家在選購濾鏡時候,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鏡頭的口徑尺寸,買相應匹配的,否則買了濾鏡也不能夠使用了。
  • UV偏振ND都是什麼 10大相機濾鏡詳細解讀
    注意事項:使用偏振鏡需要自行調整偏振角度,超廣角鏡頭需要使用超薄產品,超薄偏振鏡容易與鏡頭蓋產生兼容性問題,劣質偏振會嚴重影響畫質。最後說一句,偏振鏡與遮光罩最好不要同時使用,如果同時使用建議使用專門的開口遮光罩,否則一指頭戳在偏振鏡上的情況十分常見,到時候再擦來擦去就很麻煩了。
  • 方圓通吃快速便捷 Haida M10濾鏡系統體驗
    對於風光攝影師而言,各種類型的濾鏡在自然風光與城市風光攝影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濾鏡本身有圓有方,在面對不同場景時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濾鏡,有時候還需要我們同時疊加多塊濾鏡才能達到想要的拍攝效果,這就在我們進行風光題材創作時,帶來需要多次更換濾鏡的煩惱。並且風光攝影常面對的都是稍縱即逝的風景,在更換濾鏡上多花費一點時間,消逝的美景就再難重現。
  • 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體驗評測
    近期科客網評測的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便是一款將於618正式開售的3000元價位檔新品,「紅外測溫」的關鍵字顯得格外特別,許多網友也因此產生好奇。到底該機測溫的準確率和實用性如何,其它方面又有何亮點,接下來送上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的體驗評測。
  • 輕量化全畫幅標變 索尼SEL24105G評測
    77mm,鏡頭最大直徑×長度為:83.4×113.3mm,鏡頭重量663g。77mm,鏡頭最大直徑×長度為:83.5×118mm,整體重量795g。索尼SEL24105G前鏡組鍍膜以及採用了77mm口徑的濾鏡尺寸
  • 揭秘CPL迷陣 編輯教你如何挑選好濾鏡-揭秘CPL迷陣 編輯教你如何...
    而另外兩款,一個採用鳳凰引以為豪的SP鍍膜,也就是6層超薄鍍膜;而另一個是HD超高清鍍膜。究竟兩者是否存在差距,到底又差在哪裡,我們在後面見分曉。這是因為CPL濾鏡需要反反覆覆的進行調節,因此難免會有不小心粘上指紋;指紋對於風光拍攝是非常致命的,尤其當擦拭不當時留下螺紋斑,會在風光拍攝時留下嚴重的眩光。因此,我們在這一頁測試中,首先先看一下三款濾鏡的抗油汙能力和清潔難易度。
  • 高畫質無色散 索尼G大師SEL100400GM評測
    索尼全畫幅微單A9評測》查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本次評測的主角: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鏡頭。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鏡頭  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的鏡頭結構為16組22片光學結構,包含2片ED鏡片、1片超級ED鏡片,最近對焦距離0.98米、最大放大倍率0.35倍,其採用了9片光圈葉片,濾鏡口徑
  • 紅外透視眼鏡 透視照相機 是真的嗎
    有很多朋友問我,紅外透視眼鏡是不是真的能透視,紅外攝像機是不是真的能透視。在這裡,我給大家統一解答。答:是真的。
  • 揭開紅外相機的神秘面紗
    上圖中的三塊濾鏡,最小的一塊是富士F40的低通濾鏡;最大的那塊是佳能400D的其中一塊低通濾鏡,可以看到暴力拆解損壞了其中一角;而那塊不規則的濾鏡,則是被暴力拆解得支離破碎的另一塊濾鏡。在紅外攝影下,三塊低通濾鏡露出了真面目,由於不透紅外線,所以看上去漆黑一片。
  • 三款手機紅外熱像夜視儀評測,看到第3款感到自豪
    目前,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塊,配件也越來越豐富,本期給大家推薦的是高端黑科技——手機紅外熱像儀插件。到冬天了很多人在寫羽絨服評測,什麼500膨?什麼700膨?70D?220D?這是什麼鬼?不如熱成像直接幫你客觀的展現保暖程度。不再需要費盡口舌,一張照片就夠了。
  • 紅外攝影新利器 富士發布X-T1 IR相機
    以下是主要參數:圖為富士X-T1主要參數:    專業級的紅外技術圖為富士X-T1    相比X-T1而言,新的X-T1 IR最大的改進便是去掉了IR濾鏡,加上了避免反射的塗層,同時採用先進的紅外技術,X-T1 IR的圖像傳感器捕捉光譜的不同部分,除了可見光以外還包含了紫外線和紅外線,捕捉光線波長範圍在380nm-1000nm之間,人眼可以看到的光範圍在390-700nm,也就是說X-T1 IR可以拍到人眼看不到的光信息,適用於紅外攝影以及刑偵和醫療診斷。
  • 一加8Pro手機有紅外透視功能?工程師:就是個特殊濾鏡攝像頭
    近日,媒體報導一加8手機被曝出有「透視」功能,相機中的濾鏡可「透視」部分塑料外殼及布料引爭論。工程師回應稱這「就是個特殊濾鏡攝像頭,可以提供一些紅外攝影功能」。對紅外比較敏感的是 CCD,當年所有的基於 CCD 的數位相機都可以通過去掉紅外阻斷濾鏡增加紅外通過濾鏡而實現紅外。
  • 超長待機 超薄機身 Gateway EC39C評測
    回顧過去的一年,儘管上遊廠商推出的幾款低功耗平臺為11英寸筆記本市場帶來了不少商機,但多數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還是將目光鎖定在13、14英寸的傳統產品身上,主要由於屏幕可視面積與操作體驗無可替代。
  •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mm G鏡頭評測
    【IT168 評測】提到24-105mm鏡頭,攝影愛好者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全畫幅套機頭嘛。  而通常套機鏡頭總會給人以素質平平、價格便宜的刻板印象。  不過,這次來到我們IT168評測室的這支索尼SEL24105G鏡頭,似乎有些不一樣。
  • 鬼魅的紅外攝影技巧
    紅外攝影是一種較為另類的拍攝方式,利用紅外感光設備與紅外濾鏡配合,有別於傳統的黑白彩色照片,拍出的畫面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讓人愛不釋手;同時紅外線相對可見光對一些材料及衣料具有穿透能力(薄化纖、煙霧、水氣...),能拍出神奇的透視效果,這些特性在軍事、公安、考古、醫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 富士推出GFX100 IR紅外相機:可拍出四億像素照片
    近日,富士推出了新款相機——GFX100 IR 紅外相機,該產品是此前富士推出的無反相機GFX100的優化版本,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可以拍攝紅外照片,從而獲得在可見光情況下所看不到的細節。據悉,想要拍出紅外照片,不僅需要相機,而且還要在鏡頭前安裝一個特定波長的IR紅外濾鏡進行,所拍得的照片為黑白照。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官網還特意展出了GFX100 IR 紅外相機所拍的藝術品,這些線條細節在可見光拍攝中無法看到的。
  • 超薄顛覆傳統 霍尼韋爾HDMI高清線評測
    1有何不同 霍尼韋爾HDMI高清線     高清讓普通百姓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影音娛樂生活。高清娛樂少不了大屏幕的液晶電視,很多用戶在購買大屏液晶電視的時候,都很看重產品本身,有時候也不會太在意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