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府深的人,往往會讓人看不清,讀不懂,有時候很容易讓人掉入他們的套路。但歷史上,城府深的人也出了不少名人,因為他們更懂為人處世,那麼,城府深的人都有什麼特點?
1、善於察言觀色
管仲就是一個很懂察言觀色的人。前一天,齊桓公與管仲才商量完要攻打衛國的事,第二天早朝散後,齊桓公就召管仲進去。
管仲進去後就問:「大王已經不想攻打衛國了是嗎?」
齊桓公問:「你怎麼知道的?」
管仲說:「大王,我看你今早上朝,很謙恭,說話的聲調也柔和了,而且見到我的時候,面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我就知道你不想攻打衛國了。」
管仲不僅工作上有能力,而且很會通過動作、神態等去讀懂別人,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為大王所重用的原因。
城府深的人能從別人的一些面部表情和行為細節中,知道別人的內心在想什麼,看到普通人不能看到的言外之意。
城府深的人,都有察言觀色的技能,他們能通過別人的表情、說話的語氣、肢體的動作等去了解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一旦發現別人有流露出不悅的神情,他們就會懂得轉移話題,不會讓對話的局面僵化。這種技能,都是通過他們在長期和人相處的過程中所總結出來的,不僅見過的人不少,而且有總結的思維,可謂身經百戰而擁有智慧。
2、沉默寡言
上次聚會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跟我們提到了他公司的老闆,一個60多歲的人,因為喜歡房車,開了房車的公司,平時主要站在幕後,公司總經理是一把手,老闆平時會來一下公司,參加某些會議。
這位老闆平時對著員工都是微笑的,但沉默寡言,讓人無法琢磨。可是,他點評公司員工的業務時,總是能說到別人的心坎上去,看似平時沒有怎麼在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樣。
其實,有些人沉默寡言,但並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相反,他心裡清楚得很,只是不明說而已。朋友的老闆就是這樣的一種人,把人看得透,卻不會讓別人看透,導致你是沒有辦法來判斷他這個人。
只要我們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總是會有在人群中顯得特別安靜的人,他們在別人談話時,不喜歡過多地插嘴或發表意見,但是,卻會靜靜地聽別人說話,注視著說話人的眼睛,並點頭回應,必要的時候,才會說一兩句。
但是只要你問他對他們的事情有什麼看法,他們都能說到重點,這時,會讓周圍的人都大吃一驚。這樣的人,不會過多議論別人和發表意見,就不會留下把柄讓人抓住,對事情心裡清,以後就會有清晰的判斷。
3、為人圓滑
公司有一位業務員,待了有十年了,可以說是老油條,她平時對同事沒有很友好,但工作能力強,在領導眼裡是個厲害的人物,當然,得益於她為人圓滑的一套。
有次,公司遇到一個難搞的客戶,換了兩個人都沒催到款,領導把業務交給她了,對這個拖欠款項拖了那麼久的人很生氣,讓這位女業務員一周內把款項收回來。
女業務一邊答應著老闆能把這事完成,一邊打電話給對方,對方是個男性,她打過去,就是問候的形式,也不提什麼款項的,然後再聊聊家常,到差不多的時候,才訴說自己的困難,讓那人先拿一點錢出來也是可以的。
一邊跟對方周旋,一邊拿著已回來的部分款項來安撫老闆,一個月後,女業務員竟收回來8成的款項,而且儘管她沒有完成任務,也被老闆大為讚揚。
城府深的人,他們知道一些處世方法,其中一個就是懂得怎樣左右逢源,不管在何種境地,他們總是能全身而退。
同時,他們也知道怎樣跟不同的人相處,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但待人接物有自己的底線,不會愚昧,也不會什麼事情都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