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2020-12-04 琢磨君專欄

本文由百家號【琢磨歷史】原創首發!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

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簡單理解馬太效應,就是:好之更好,壞的更好;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該理論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在1968年首次提出來的!

其中,早在中國唐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先生就在其著作《師說》中道明了這個道理,他說:「聖益聖,愚益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就是因為聖人懂得謙虛,還不斷向人學習請教;而普通人本來天賦一般,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還停止了自我學習!

社會心理學上也經常借用「馬太效應」這一名詞,用來分析一個人心理,而且得出的結論都是「越怎麼就怎麼」!今天我為大家梳理三大人生定律,幫助大家儘早識破人心、讀懂社會!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擺闊定律:越是缺少什麼,越愛表現什麼。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我們生活中,比如說,一個人總是吹噓自己大公無私,實則是他喜歡公飽私囊;一個人吹噓自己為人大度,實則是他喜歡斤斤計較;一個人老是說自己不在乎金錢,實則是他把金錢看得比什麼都重!

正如《菜根譚》裡面所說:「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意思就是說:能夠輕視富貴,心中卻擺脫不了渴望富貴的心思;能夠重視名義,心中卻念念不忘名義之外的名聲。這種人性的虛偽面,比較大眾化,也是人性弱點中很難根除的!

還比如,許多人喜歡在發朋友圈炫耀,他們也是卻什麼表現什麼:一個人天天曬美食和旅遊,實則是他經濟條件一般,但又渴望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一個人天天曬自己取得的榮譽和成就,實則是他只小有成績,但內心渴望得到被人認可,好滿足自己虛榮心;一個人天天曬自己的孩子怎麼漂亮可愛,實則是對孩子不自信,渴望得到大眾對孩子的認可等等。

擺闊定律,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是人們總結生活經驗得來的!我們若能早日讀懂這個「擺闊定律」——越是缺少什麼,越愛表現什麼,並實踐於生活中,我們識破人心和讀懂社會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升!

★2、人才定律:越有能力的人,越謙卑低調。

有句話叫「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彎腰」,這和「人才定律」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告訴我們:越是有本事、有能力、有格局的人或者事物,都會表現得越謙卑、隨和、低調。為什麼不是越強大越驕傲呢?因為大自然普遍存在著「物極必反、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真理,一旦驕傲自滿了,便是禍患降臨之時。

越有能力的人,越有智慧,越明白「驕傲使人退步,謙虛使人進步」的道理,所以他們行為做事處處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謙卑低調。老話說:「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噹」,以及說:「浮在水面的都是小魚小蝦,沉在水底的才是大魚」,這些智慧俗語也都揭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越有能力,越會表現得謙卑、低調!

「人才定律」,對於我們識別「真人才」還是「假人才」,然後正確重用人才,都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比如說,某人喜歡自吹自擂,把話說得很滿,而且他的確也有點本事,看似是個「人才」,但他驕傲外露的性格早晚會讓他栽跟頭,最後殃及你,所以這種人絕不能委以重任。

而那些做事沉穩老成、說話不急不躁、做人不卑不亢的人,有十足把握也說七八分把握,做人做事多留餘地,給人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所以這種人才更靠譜,更值得委以重任!我們若能早日讀懂這個「人才定律」——越有能力的人,越謙卑低調,並努力實踐於生活中,我們識破人心和讀懂社會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升!

★3、要求定律:越是說「隨便」的人,要求越高。

「隨便」是個很普遍的口頭禪,比如你問別人吃什麼,他說隨便;你問朋友假期去哪裡玩,他說隨便;你問朋友對找另一半有什麼要求,他又說隨便等等。這個「隨便」二字看似很隨意、隨和,其實一點都不「隨便」,而且往往是說「隨便」的人要求很高,讓人捉摸不透!

當我們明白了這個「要求定律」後,為了不讓自己「做了好事還討人嫌」,一定要問清楚別人的意圖,然後讓他自己做出明確的選擇,再幫忙他,要不然事後出差錯了,他會把責任都推給你!

這就是人性,越是說隨便的人,要求越高!我們若能早日讀懂這個「要求定律」——越是說「隨便」的人,要求越高,並努力實踐於生活中,我們識破人心和讀懂社會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升!

以上就是琢磨君根據心理學知識總結的三大人生定律,越早讀懂越受益!

朋友們,您是怎麼看這三個人生定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正能量(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讚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三個數字定律!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這就好比「西遊記團隊」,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但豬八戒這種活躍氣氛的人也很重要。還有一種關於「二八定律」的說法:你如果想要變得優秀,就要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方面,而這20%的方面又能帶動其餘80%的發展。所以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的成就就在哪裡;那些能夠專心致志幹事情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 知道越早越好的心理學定律!
    韋奇定律有以下觀點:一、一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二、確認你的主見是正確的並且不是固執的;三、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後不可無主見;四、不怕眾說紛談,只怕莫衷一是。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信念。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越早知道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知道的越早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有人說,人生存在一條「苦難守恆定律」:人這一輩子,所受的苦難是守恆的,是不可逃避的真相,但也是最好的考驗,你經歷的苦難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你,前提是你通過這種考驗。
  •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三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
    關於人性的真實,其實越早知道越好,當你面對真相的時候,你才不會浪費過多的時間去理解它,也才不會糾結與彷徨,而是在時間中越活越通透與明白,越來越有智慧。心理學:自我2、沒有最好的自己,自我是塑造出來的心理學曾發現一個破窗效應講述的就是一個窗子破壞了,如果沒有人修好,那就會有人打壞更多的窗子。 而現實也是如此,當周圍的人都是自律的人,那麼你就會更為自律,如果周圍的人都是閒散,相對你可能也會更閒散。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社會環境都對性格有較大的影響。比如波伏娃曾經說過,女性不是天生的弱者,女性之所以為女性,完全是一種文化塑造出來的。
  • 生活中的三大錯覺,越早清醒活得越體面
    時間才不管誰跑得多快多慢呢,人生是一場歸途,卻總有人要比速度。無論快慢,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很多追求,其實都是一種錯覺。人生有三大錯覺,越早認清越好,那麼人生三大錯覺是什麼?人生三大錯覺第一個錯覺:朋友越多,越好人生三大錯覺是什麼?第一,朋友越多越好。關於社交,有句俗話:朋友多,好辦事。但其實,很多時候,廣交朋友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 餘華《活著》:人一生要明白的三個道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活著,要學會珍惜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就這樣,福貴親手將自己家的財產拱手讓人,他的人生也徹底由富轉貧。
  • 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驚人的四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幾個做人做事的法則,希望對你有用。1平衡定律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比如「苦難守恆」:每一個人一輩子需要吃的苦,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
  • 驚人的五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幾個做人做事的法則,希望對你有用。01平衡定律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04備份定律程式設計師編程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備份。萬一硬碟故障、代碼丟失,沒有備份,損失就會相當慘重。人生也是如此。
  • 心理學:這四個心理學定律,會讓你越來越幸福,一定不要錯過
    下面介紹的四個心理學定律,能讓你降低內心的衝突,提升幸福感。一起看看吧。1、不值得定律—學會取捨不值得的定律是說,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也就是說,當你自己打心眼裡都認為這個事情不值得做,那麼註定就做不好,與其別彆扭扭,註定失敗,不如乾脆不要做。
  •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一、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1、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作為心理學專家和兒科醫生,格賽爾博士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的先驅,其最出名的學術成果之一就是"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具體的研究模式是雙胞胎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習爬樓梯的過程和結果。
  • 寶寶越早擁有這3種能力,就說明越聰明,佔一條也很不錯
    其實寶寶聰不聰明,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舉動看出來,有些小寶寶無論是智力發育還是肢體能力,都要比同齡的小寶寶更優秀,各種能力也非常強,這就說明寶寶很聰明。聰明的寶寶同事小華在寶寶5個月的時候,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所以就請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娃,這樣自己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治療效果越好。那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弱視呢?  孩子最遲不要超過4歲,就要開始第一次視力檢查了。現時,正規幼兒園和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幼兒體檢,其中也包括視力檢查,家長一定要重視檢查結果,如發現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
  • 這就是人性
    例如母狗經常舔自己的小狗,這是一種關愛。沒事總想舔母狗,這是一種求偶的方式。這就是說,狗碰到喜歡的東西就會主動去舔,被舔,也是很受喜愛的一項運動。人生中,那些「狗人」不也是這樣嗎,遇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人時,會狂舔不止,互相示好。而且自己被舔的時候,也會興高採烈,情不自禁。狗狗只要一被舔,就會對外來者喪失警惕性,「狗狗們」也是如此!
  • 身體裡有沒有癌細胞,做三個檢查才能知道,醫生:越早做越好
    癌症患者,如果我們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癌症發展到晚期,可能會引起我們身體其他的病症一起發作,而且身體裡的癌細胞會轉移並擴散到我們身體的各個地方,對我們的治療非常沒有好處。所以,為了使這種情況不發生,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我們就要注意,定期的去醫院做這三個檢查,給自己身體健康一個保障。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成大器,就看是否有一個特徵,越早知道越好
    稻盛和夫能有今天的這種成就,靠的就是他獨特的人生哲學和工作理念,而他把這些寫在了三本書中,這三本書就是《活法》《幹法》《心法》,《活法》是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也是他成功的「道」,《幹法》是他的工作理念,也是他成功的「術」,而《心法》是稻盛和夫人生追求的修煉,「道術」結合加上「人生的修煉」,就成就了他的所有成功!
  • 腦中風,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劉主任:越早進行康復,預後越理想。一般來說,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病情穩定後,缺血性中風患者在48小時以後(進行康復),出血性中風患者在7-14天以後就要進行康復。通常說,中風後1個月內為中風的急性期,也是康復的黃金期;1-6個月內是恢復期,中風偏癱患者應該接受早期康復、全程康復和整體康復。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我們懂得運用心理學定律,去掌控談話的藝術,人際交往就能遊刃有餘。《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本教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梳理了人們在社區活動中的言行特徵,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中的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
  • 白內障手術千萬不能拖,越早做越好
    越早做越好。"武漢愛爾眼科漢口醫院青白科主任許榮在做手術白內障手術越早做越好"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快,一般5~10分鐘就可以做完。術後第二天就可以看清東西了,一周基本恢復視力。"許榮主任介紹,"三十年前,白內障手術設備比較落後,只有等到白內障成熟變硬才方便取出來。而現階段得白內障手術設備已經非常先進,患者完全沒有必要等到成熟後再接受手術治療。"
  • 晚期肺癌病人越早用免疫治療存活時間越長
    晚期肺癌病人越早用免疫治療存活時間越長 2018-06-06 10:06:06來源:39健康網 美國時間6月3日KEY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