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越早越好的心理學定律!

2021-01-08 名淘心理課堂

1.韋奇定律——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它是由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提出的。

韋奇定律有以下觀點:

一、一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二、確認你的主見是正確的並且不是固執的;

三、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後不可無主見;

四、不怕眾說紛談,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讓閒話動搖了你的信念。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覺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2.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即所謂的「從眾」。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

第一,勇敢地面對自己。

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不掩耳盜鈴,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或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認識了解自己,從容面對自己的一切。不要覺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種方式掩蓋起來,這樣的人後果只是自己騙了自己。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信息對於判斷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沒有收集相當數量的信息,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所以需要我們主動去培養自己這種能力。

第三,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來進行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會相對客觀。

第四,要善於總結。

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信息,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性格。

3.杜根定律——自信比什麼都重要

D.杜根是美國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他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換句話說,你若僅僅接受最好的,你最後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杜根定律」。

在體育競技中,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4分鐘跑完l英裡的目標。人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曾讓獅子追趕奔跑者,也曾喝過真正的虎奶,但是沒人能實現這一目標。於是,許多醫生、教練員和運動員斷言:使人在4分鐘內跑l英裡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風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實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用4分鐘跑完l英裡的紀錄,這個人就是羅傑.班尼斯特。更令人驚嘆的是,在此之後的一年,又有300名運動員在4分鐘內跑完了1英裡的路程。他們相信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羅傑能做到,他們也能做得到。如果沒有自信他們不可能創造奇蹟。

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調查,一個人勝任一件事,有85%取決於他的態度,15%取決於他的智力。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會辦好。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取決於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4.跨欄定律——把挑戰困境看作一種享受

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於他所遇到的困難的程度。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當你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只要你勇敢面對,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戰,就能克服困難和挫折,取得更高的成就。這就是著名的跨欄定律。跨欄定律是一位名叫阿費烈德的外科醫生發現的。

阿費烈德在解剖屍體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器官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糟,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禦病變,它們往往要代償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機能強。這個發現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隻患病的腎時,他發現那隻腎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隻腎也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因此他撰寫了一篇頗具影響的論文。他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鬥爭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斷增強。假如有兩隻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隻器官死亡後,另一隻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得強壯起來。

問題的大小決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變成了珍珠,我們要善於把局限變成優勢。障礙使我們更強大。英國有一句老話:如果這件事毀不了你,那它就會令你更加強大。苦難並不是絕對的,它對弱者是萬丈深淵,對強者來說卻是向上的階梯。疾病也一樣,它使弱者的臟器受損,最後奪取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樣能使強者的臟器更加強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頑強。

5.詹森效應——別讓壓力成為心靈的羈絆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被寄予奪金厚望的中國男子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在男子單項比賽中發揮失常,僅獲得一枚雙槓銅牌。而在2003年世界體操錦標賽時,他卻獲得了這兩個項目的冠軍,而且也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的雙槓金牌得主。由此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奪金的實力,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這次「失誤」呢?事實上,他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發揮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況給自己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心情緊張。李小鵬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要說的「詹森效應」。

詹森效應主要起源於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這名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如何避免詹森效應?

第一,摒棄心中的非理性觀念。

許多帶有焦慮、緊張的人經常對自己或對別人說:「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成功。」「如果我失敗了,我就會沒有價值,別人就會看不起我,我會很沒面子。」 「如果發揮的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毀了。」這些話縱然能增強我們奮進的決心,但也容易引起焦慮,不利於正常水平的發揮。要想避免詹森效應,在平時就應當注意矯正這些不正確的想法,養成以平常之心對待生活中的「競賽」的良好習慣,減少緊張情緒,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

不要總是去貪求成功,而是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人生的「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穫。最終定會交付人生滿意的「答卷」。

相關焦點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三個數字定律!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1、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意思就是說: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面,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 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簡單理解馬太效應,就是:好之更好,壞的更好;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該理論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在1968年首次提出來的!
  •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越早知道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
    人生的「苦難守恆定律」,知道的越早越好,現在看還來得及!有人說,人生存在一條「苦難守恆定律」:人這一輩子,所受的苦難是守恆的,是不可逃避的真相,但也是最好的考驗,你經歷的苦難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你,前提是你通過這種考驗。
  • 驚人的五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01平衡定律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 比如「苦難守恆」:每一個人一輩子需要吃的苦,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02匹配定律每個人只能得到和他相匹配的東西,一旦自己擁有的東西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就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 驚人的四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1平衡定律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比如「苦難守恆」:每一個人一輩子需要吃的苦,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平衡法則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當某一個方面不足的時候,必然會與之相對應的方面出現多餘。
  • 驚人的社會定律,越早知道越好(2021年必讀)
    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嫉妒定律: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的人飛黃騰達。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口水定律: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多起來。
  • 心理學:掌握人性這三大定律,你才會越活越智慧
    關於人性的真實,其實越早知道越好,當你面對真相的時候,你才不會浪費過多的時間去理解它,也才不會糾結與彷徨,而是在時間中越活越通透與明白,越來越有智慧。心理學:公平1、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很多人一直在想為什麼社會對我不公
  • 心理學之暗示定律
    心理學上有個暗示定律:是一個人越是堅信自己假想出來的事情,就越是容易成為事實。猜忌是感情裡最傷害人的剔骨鋼刀,它在刺穿別人的同時,也刺穿猜忌者自己。王小波在寫給李銀河的情書裡說,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
  • 使人終生受益的2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兩個讓人終生受益的2個「數字定律」。第一個數字定律:二八定律二八定律的意思是,在任何一個組織架構裡,起決定作用的只佔小部分,約20%;而剩餘的80%卻無足輕重。二八定律現在被廣泛運用於企業管理中,子曰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家公司裡,20%的管理者,會拿去總工資的80%。
  • 為什麼心腸越好的人,往往命卻越苦?人性背後是不可改變的必然
    為什麼心腸越好的人,往往命卻越苦?「好人」往往是討好型人格,是人群中最隨大眾的一類人。他們對身邊的人百依百順不會拒絕,他們總是能包容他人,處處為別人考慮,但他們卻忽略了自己,他們的生活是憋屈而不幸的。善良換來的,可能是變本加厲的欺壓。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善良如果沒有界限,那就是軟弱。
  • 著名的心理學定律,你知道幾個?
    其中最有趣的學科莫過是社會學和心理學。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摸索,逐步總結出了幾個著名的定律,這些定律經過很多年的驗證了其正確和有效性,正在以一種神奇的方式左右著人類的發展。那麼這些神奇定律,你知道幾個呢?皮格馬利翁效應該效應是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
  • 手腳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
    人們的手腳雖然是身體的末端,但是當肺部病變,手腳也會出現異常現象,別硬扛,越早治療越好。如果能夠發現手腳出現這種關節異常腫大,凸起,別硬抗,很可能是肺病變了,越早治療越好。04雙腳水腫人們只知道肺部主呼吸,但是肺也能夠幫助調節體內的水氣平衡。
  •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一、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1、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作為心理學專家和兒科醫生,格賽爾博士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的先驅,其最出名的學術成果之一就是"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具體的研究模式是雙胞胎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習爬樓梯的過程和結果。
  • 白內障手術千萬不能拖,越早做越好
    越早做越好。"武漢愛爾眼科漢口醫院青白科主任許榮在做手術白內障手術越早做越好"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快,一般5~10分鐘就可以做完。術後第二天就可以看清東西了,一周基本恢復視力。"許榮主任介紹,"三十年前,白內障手術設備比較落後,只有等到白內障成熟變硬才方便取出來。而現階段得白內障手術設備已經非常先進,患者完全沒有必要等到成熟後再接受手術治療。"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治療效果越好。那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弱視呢?  孩子最遲不要超過4歲,就要開始第一次視力檢查了。現時,正規幼兒園和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幼兒體檢,其中也包括視力檢查,家長一定要重視檢查結果,如發現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
  • 心理學:智商越高,這兩種壞處越明顯,越早知道越好
    智商越高的人,有可能人性飽和度越低,甚至缺失 美國心理學大師、管理學大師馬斯洛,在他探討人性與社會關係的著作《人性能達到的境界》一書中,詳細探討了自我實現及其超越、人類的創造性、價值、高峰體驗、需求層次關係等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要概念和哲學觀點。
  • 出現這五大預兆就要注意了,越早知道越好
    出現這五大預兆就要注意了,越早知道越好地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地理危害,它發生的原因就是地球各個板塊之間因為地球的運動而出現的的擠壓或者是拉伸。地震這種現象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因為只要地球還在運動,地震就隨時會發生。雖然我們沒有辦法阻止地震的發生,我們卻可以根據地震前發生各種異常現象來判斷是不是要發生地震了。那麼地震前都會有哪些狀況呢?我們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心理學:知道「快樂守恆定律」嗎?你的不高興與此有關!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生活中的快樂,就理論來說,都是一個恆量。一個人的心理越是淡泊,單位時間內消耗的快樂保持在正常值,生命就會越是久遠。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快樂守恆定律」。懂得「快樂守恆定律」的道理,就知道生活中要保持一種快樂的能力,更要有所內斂,不要大悲大喜,而是平和的心態,讓快樂常駐心間。快樂不應受外部條件的限制。我們可以做到:在晴空萬裡的日子裡享受陽光的喜悅,在陰雲密布的日子裡心中仍然充滿燦爛的陽光,從而讓生活中的快樂守恆。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懂得快樂如何保鮮了嗎?歡迎你留下自己的觀點!
  • 身體裡有沒有癌細胞,做三個檢查才能知道,醫生:越早做越好
    因為很多人懼怕它,不少人是因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被嚇的精神狀態不好,從而導致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差。當然癌症前期只是良性腫瘤,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患者,如果我們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癌症發展到晚期,可能會引起我們身體其他的病症一起發作,而且身體裡的癌細胞會轉移並擴散到我們身體的各個地方,對我們的治療非常沒有好處。
  • 腦中風,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劉主任:越早進行康復,預後越理想。一般來說,患者脫離生命危險,病情穩定後,缺血性中風患者在48小時以後(進行康復),出血性中風患者在7-14天以後就要進行康復。通常說,中風後1個月內為中風的急性期,也是康復的黃金期;1-6個月內是恢復期,中風偏癱患者應該接受早期康復、全程康復和整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