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悲不憂,靜默淡然
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
幾個做人做事的法則,希望對你有用。
1
平衡定律
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
比如「苦難守恆」:
每一個人一輩子需要吃的苦,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你越是選擇現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來犧牲更大代價對付它。
平衡法則的另一個表現就是:
當某一個方面不足的時候,必然會與之相對應的方面出現多餘。
比如「識不足則多慮」,當一個人見識不足的時候,就會過度擔心很多事情,誠惶誠恐,沒有安全感。
就好像楊絳的那句話:你的問題在於想的太多,而書讀的太少。
再比如「智不足則多疑」,當一個人認知不足的時候,就會對很多沒見過的東西半信半疑,總是在懷疑一切,徘徊不前。
還有「度不足則多怨」,當一個人的格局不夠時,看到的都是不公平,時間一長會導致自己充滿憤恨和不滿,整天抱怨和哀嘆。
生活就是一個天平,你每擁有一件東西,就要為擁有它而付出代價。
2
匹配定律
每個人只能得到和他相匹配的東西,一旦自己擁有的東西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就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比如:
一個人的名聲不能大於才華;財富不能大於功德;地位不能大於貢獻;職位不能大於能力。
《周易·繫辭下》裡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
所以,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
3
在乎定律
有一次,孔子給顏回講了一個道理:
在一場賭局中,決定勝負的東西既不是技巧,也不是運氣,而是你賭博時候的下注。
為什麼呢?有人拿普通瓦片當賭註:他賭得自如瀟灑,因為不在乎這個瓦片,所以不急不躁,穩紮穩打。
有人拿昂貴帶鉤當賭註:他賭的戰戰兢兢,手腳被困。
而那些拿黃金當賭注的人,在賭局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神志昏亂了,因為他太在乎了,患得患失,氣度和魄力全無,其結局可想而知!
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因為手裡的東西攥的太緊了,或者總是盯著目標不放,總是放不下,所以誠惶誠恐,畏畏縮縮。
世間的大部分失敗,其實是敗給了「在乎」二字。
如果一個人能放下,就在他放下的那一刻,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4
備份定律
程式設計師編程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備份。
萬一硬碟故障、代碼丟失,沒有備份,損失就會相當慘重。
人生也是如此。當你只給自己留了一種選擇,一旦那扇門被關上,便只能做困獸之鬥。
備份,就是另一種可能。
一位哲人說過:「學習用左手剪指甲,因為你的右手未必永遠管用。」
這就是備份定律:思路清晰的人,凡事都有兩手準備,從來不是一根筋走到底。
人人都希望歲月靜好,可現實往往是大江奔流。可怕的不是突然的變故,而是遭遇變故之後,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
給自己多一份備份,就是給人生多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