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對孩子揠苗助長

2020-12-04 紅豆的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成功要趁早"思想的推動下,許多年輕父母把早期教育當成教育法寶,把"早教早成功"當成信仰。為提高孩子的能力和素質,父母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他們從小就為寶寶選擇神算班、繪畫班等各種培訓班,目標就是奔著"神童"、"天才"而去。所以,新聞中屢屢爆出2歲會寫字、3歲懂算術、4歲講英語的寶寶,這樣的神器早教屢見不鮮。

然而,並非是每個孩子都有足夠優秀的先天條件來接受早教,超前教育未必能獲得超高回報,而且過重、過早的心理壓力實際上會阻礙孩子發展,甚至造成厭學心理、逆反心理。

在心理學界,科學家格賽爾曾做過一個研究"超前教育"的實驗——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研究表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扭曲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而言是苗助長。

一、 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1、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

作為心理學專家和兒科醫生,格賽爾博士是兒童發展研究領域的先驅,其最出名的學術成果之一就是"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具體的研究模式是雙胞胎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習爬樓梯的過程和結果。

格賽爾選擇的雙胞胎的身高、體重和健康狀況都是一樣的,再加上基因的相似性,雙胞胎成為了適合的研究對象。

出生後第48周,雙胞胎中哥哥的學習爬樓梯狀況開始被記錄。此時,哥哥剛剛學會站立,站的不穩常常都有趴在地上爬行。格賽爾每天訓練孩子爬行15分鐘,經歷了6周之後,孩子終於學會了獨自爬樓梯。

另一個對象——雙胞胎中的弟弟,他的基礎情況哥哥完全相同,但是格賽爾讓孩子在第52周的時候才開始訓練爬行。在52周的時候,孩子的站立和走路的姿勢基本穩定,腿部肌肉也比第48周的時候更加有力。在同樣的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之下,弟弟只用了2周就學會了獨立爬樓梯,遠比哥哥要快。

哥哥提前4周開始練習,完成時長6周;弟弟落後4周開始訓練,完成時長2周。顯而易見,弟弟練習時長更短,這也意味著孩子的習得能力更強,速度更快。

格賽爾繼續尋找雙胞胎做同樣的實驗,得出的結果並無二致。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在第52周的時候,孩子學習爬樓梯的效果最佳,更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習。

這個結論最後被格賽爾總結為"最佳教育期",與此同時也回應了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少教育者認為,孩子的能力需要儘早儘快培養,早教越早越好。然而,雙子爬樓梯實驗卻證明了提前的早教對孩子其實並不無實際幫助,甚至還會對孩子揠苗助長。

2、格賽爾雙子爬樓梯實驗:循序漸進與助長

格賽爾曾說:"不要老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而應該讓你和孩子一道充分體會每一階段的樂趣。"這位科學家設置的實驗,不僅得出了早教中的具體"最佳教育期",還反映了一個社會教育問題:揠苗助長式教育。

在格薩爾的理論中,他認為孩子在早教中的發展更多取決於成熟,而與學習的關係則不大,學習只是促進成熟,只是為發展提供適當的時機而已。如果孩子的身心沒有一個成熟的條件,那麼學習本身並不能促進其發展。所以,過早的教育背後其實是揠苗助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

早期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孩子開發成神童,而是讓孩子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而這個過程必須要基於正常的認知和學習發展規律。就算孩子很早接受了教育和鍛鍊,但是因為身心不成熟,所以孩子不能吸收技能和知識的訓練,很可能只是徒增孩子的壓力。

除此以外,這一個實驗也帶給我們一個教育啟示是:家長不應該盲目追求神童,陷入早期的教育焦慮,將早教過分解讀成"超前教育"。家長應做的事尊重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不"強迫"孩子。

望女成龍,望女成鳳,孩子身上存在了父母太多的夢想,為了不讓起跑線上,有些家長不顧孩子成長規律,過度開發孩子智力,讓孩子提前接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教育,代價則是孩子長遠的發展。

實際上,早教的核心是循序漸進,講究的是長遠的教育效果,對於孩子的可持續發展。相反,很多人錯誤的理解早教,用揠苗助長來挫敗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與揠苗助長式教育相對的是循序漸進式教育,循序漸進,教育講究的是理解和尊重生命發展的規律,懂得教育中"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愛孩子就應當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讓他們在具體的年齡做適合的事情,讓孩子才能穩步前進,一步步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

二、 早教教育適可而止,家長應該學會去平衡

1、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

在早教階段,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是關鍵。孩子的天性本來就不相同,他們是在學習獨立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著的完整個體,具備與生俱來的"內在潛力"。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其發展必須要在天性的調適和成長規律的軌道中開始。

如果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那麼很可能會抹殺孩子的個性,無視了孩子自身的閃光點。面對一個內向的孩子,家長不應逼迫他在大庭廣眾下表現自己;對於富有挑戰欲望的孩子,家長不可強迫他每時每刻都安靜,否則就會扼殺了孩子的自信心。

2、注重習慣和興趣的培養

早教的任務並非是完成多少成就,而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品質,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任務。在孩子身心能力都不具備、不完善的情況下,家長費盡心機地讓孩子背誦知識、超越自我,反而是拉低了孩子的學習效率,本來只需要短時間就能夠完成的教育,結果卻被過重的壓力拖累。

正常幼兒的培養計劃是:在年幼時期,主要鍛鍊最基本的動腦動手能力,隨後慢慢激發孩子對各科、各類事務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言行習慣。注重孩子興趣和興趣的培養,才是早教的基本課程,這也是檢驗家長是否是"合格父母"的標準課程。

3、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消解壓力

孩子性格、習慣、思想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就、成績,就會給孩子在無形中加重負擔和壓力。好孩子都是滋養出來的,家長要營造一個輕鬆自由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更加自由廣闊的天地發展自身。

家長應該多注意與孩子的溝通,留意孩子情緒和言行的變化,在一些小細節中就可以幫助孩子消解壓力。比如給孩子做一頓他喜歡的飯菜、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講故事、主動問孩子經歷的趣事,挑一些輕鬆自在的話題,打開孩子的心扉。

我是紅豆的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超前教育對孩子傷害多大?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告訴你,別再踩雷區了
    但這樣的"超前教育"對孩子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的,而父母應該做的其實是陪伴孩子一同成長。|轟動的"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其實很早之前就有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提前學習不適合孩子年齡段該學的知識,只是浪費了孩子最寶貴的時間。
  • 讓孩子推遲一年上學——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
    這樣的話,對於家庭來說是少了一份收入,但對孩子的收益卻很大!由於生理年齡比別人大,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同樣的暗示,大孩子比較容易承擔起一個做「大哥」的責任,這對孩子的責任心培養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生理成熟也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的成熟勢力理論:兒童的學習能力與生理成熟成正比關係。
  • 格賽爾「雙生子爬梯實驗」告訴你答案
    小魚老師在這裡介紹一個教育學上著名的格賽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會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育兒##學步期# 「雙生子爬梯」實驗 美國著名教育家阿諾德·格塞爾博士曾在耶魯大學開展了一項著名的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雙生子爬樓梯實驗
    其中一個為實驗對象(雙生子1)在他出生後的第48周開始進行爬樓梯訓練,每天練習10分鐘,連續6個周。48周的孩子剛剛學會站立,僅能搖搖晃晃地走路,格塞爾每天訓練這個孩子,中間經歷了跌倒、哭鬧的過程,到52周時,他能夠熟練地爬上5級樓梯。作為對照,雙生子的另外一個(雙生子2)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2周後,在沒有成人幫助的情況下,他就可以爬到樓梯的頂端。
  • 教師招聘常考實驗——雙生子爬梯實驗和勞倫茲的印刻實驗
    本文介紹生子爬梯實驗和勞倫茲的印刻實驗。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或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著名人物的著名實驗,本文將對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及勞倫茲的印刻實驗的實驗內容、結論、常考點進行梳理,希望對考生理解格塞爾的觀點及勞倫茲的關鍵期有一定的幫助。
  • 萌說|「幾個月的『小毛毛』學早教,連我都不認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從3-12歲到2-8歲,再到0-3歲,從前幾年簡單的識字繪畫,到現在的學編程、學英語、學思維,琳琅滿目、眼花繚亂的「早教」市場的受眾越來越早,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號稱全腦開發黃金期、語言學習敏感期、思維建立關鍵期等一系列廣告讓家長朋友們唯恐「錯過一時後悔一世」,但「早教」越早、越貴,就越好嗎?是教育的進步還是違背教育規律?是有助於兒童全面成長還是揠苗助長?萌說:一句「別人家的孩子」,讓這個時代的家長們焦慮不已啊。於是乎,越來越早、越來越貴的「早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收割家長們的焦慮。
  • 常考的心理學實驗(五)雙生子爬梯、量杯實驗、功能固著實驗、視覺懸崖實驗......
    (一)實驗內容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
  • 教師考試常考實驗——雙生子爬梯實驗和勞倫茲的印刻實驗
    在教師招聘考試或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常常會涉及到著名人物的著名實驗,本文將對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及勞倫茲的印刻實驗的實驗內容、結論、常考點進行梳理,希望對考生理解格塞爾的觀點及勞倫茲的關鍵期有一定的幫助。一、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1.實驗內容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
  • 爬樓梯實驗:教你做不焦慮家長
    01家長的「不準」,對孩子成長來說有多可怕第一,你的「不準」,讓孩子膽小怯懦門球場,孩子好奇,想靠近看看。奶奶一把抱開,還一邊騙孩子:「你看那牌子上寫了字的:小朋友不準進來」。已經用完的本子,不是報紙、不是書籍,換種玩法,又何妨?你的「不準」,在壓抑孩子那跳躍的靈魂。第三,你的「不準」,在「培養」孩子的懶惰我家雙胞胎1歲11個月時,就要吵著和我一起洗碗,我讓他們一起洗。搭個凳子站著,夏天,換個衣服的事情,洗衣機一攪就好。兩個小夥子幹得有模有樣。當時我父親是強烈反對的,怕割傷他們的手,怕水弄溼衣服要換。
  • 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為何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面對比自己身高更高的阻礙,擔心撞到頭,他們也會趴到地上爬過去;或者寬度足夠的入口,孩子也猶猶豫豫不敢動;下樓梯時媽媽抱著、牽著、扶著扶手,也覺得害怕,定要大哭一場。因此,常見的畫面是明明已經學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還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
  • 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三、點紅實驗很多媽媽都知道,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會有一個階段分不清「你」和「我」,當他想要媽媽抱抱的時候,不說「我要抱抱」,而是「寶寶要抱抱」,這是孩子話說得不好?其實不是,而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世界裡還沒有「我」的概念。197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一位教授做了一項實驗,他找了88個孩子來作為被試,他們的年齡介於6-24個月之間。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不早治,小心失明  及時發現弱視並針對性治療,絕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否則可能有失明風險。  弱視的病因,部分是遺傳,譬如高度遠視;有些則未必,如散光。一般來說,7歲前是視力發育的敏感期,弱視的治療效果最好;12歲前積極治療,弱視也有望治癒;其後療效會隨著年齡增長有所下降。
  • 為什麼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總是手腳並用地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比如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上樓梯明明就只有一點點的高度,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非常恐懼的,他們經常要用手腳並用的方式去爬。而在之前他們向家長所表現出來的恐懼並不意味著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爬樓梯,而是因為他們背後的心理原因在作祟。這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所作的一個深度知覺設計實驗就可以得出結論。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學前心理學中常見的七種經典實驗研究
    三、點紅實驗   很多媽媽都知道,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會有一個階段分不清「你」和「我」,當他想要媽媽抱抱的時候,不說「我要抱抱」,而是「寶寶要抱抱」,這是孩子話說得不好?其實不是,而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世界裡還沒有「我」的概念。
  • 瘋狂早教:「起跑線」陷阱有多大?
    孩子幾個月大就上課、收費貴過MBA、洋品牌「出口轉內銷」……在南京,針對0-3歲孩子的早教市場越來越「瘋狂」:家長瘋狂追捧,機構攫取暴利,市場陷阱重重,家長追捧和巨額暴利促使早教這一產業急速擴張。  早期教育如何異變為早期培訓?早教課程的暴利有多大?背後有哪些陷阱?「六一」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對南京的早教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
  • 樓梯是stairs,那「爬樓梯」英語真的說「climb the stairs」嗎?
    一說到爬,很多小夥伴都會想到英文單詞climb。親!樓梯是stairs,那「爬樓梯」英語真的說「climb the stairs」嗎?本期我們就來說說很多人天天不得不做的這項運動——「爬樓梯」!「爬樓梯」英語這麼說直入主題,爬樓梯真的可以說Climb the stairs!看個英語例句,馬上強化:I climbed the stairs to Alex’s office.
  • 要想你家孩子更聰明:聽音樂,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越早越好
    所以說,抓準時機,對孩子進行音樂方面的訓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偵探柯南》,是許多孩子愛看的動漫片子,愛看,是因為隨著案情,不但可以學到許多生活小常識和一些物理知識,還可以跟著柯南最後的案情解密,鍛鍊大腦的推理能力,還希望能練就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估計喜歡看這部片子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吧。而偵探柯南那出神入化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不讓人佩服!
  • 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都不一樣就像有的寶寶出牙晚、說話晚而有的會相對早一點學走路這件事,也是一樣!什麼情況要提高警惕?寶寶如果8個月不能獨坐,13個月不能獨站,16個月不能行走,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就醫檢查了。
  • 爬樓梯也能燃脂!具體方法是怎樣的?
    爬樓梯減肥的原理:爬樓梯主要的運動部位雖然是大腿,但是它也能同時鍛鍊全身。這是因為在爬樓梯的過程中,能讓身體自然發熱,從而增強新陳代謝,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大腿脂肪代謝,達到事半功倍的減肥效果。動醫學家測定,爬樓梯這種普遍的運動方式對減肥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如人每登高1米所消耗的熱量為1000千卡/小時,就等於走路的5倍、跑步時的1.8倍、遊泳時的2倍,若沿著6層樓的樓梯上下跑2-3趟,就相當於平地慢跑800-1500米的運動量了。
  • 產後例假來得越早,表示身體恢復越好?其實這個時間來最好
    在多數人眼裡都覺得產後例假來的越早,表示身體恢復的越好,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在產後這個時間來例假的話最好,才代表你恢復的好。產後例假來的越早,身體恢復的越好?女性在產後多久來例假,其實主要是由體內的激素水平決定的。如果在產後女性體內的激素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的話,例假可能就來的比較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