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感到不幸福,是因為面對內心的糾結我們無所適從,面對外界的紛繁複雜我們不知所措,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快速消耗著我們的耐心和幸福感。下面介紹的四個心理學定律,能讓你降低內心的衝突,提升幸福感。一起看看吧。
1、不值得定律—學會取捨
不值得的定律是說,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也就是說,當你自己打心眼裡都認為這個事情不值得做,那麼註定就做不好,與其別彆扭扭,註定失敗,不如乾脆不要做。
這個定律看起來簡單地可笑,但其實現實生活中卻不乏「不值得做的事情卻勉強做了很多年」。富蘭克林說,有些人25歲以後就死了,卻直到75歲才埋葬。因為25歲以後他們進行的都是「不值得」的人生,但卻依然重複了50年。
人生有很多事情並不值得我們去做,也有很多事情讓我們熱血燃燒。如何才能定義自己人生的「不值得」,你需要好好思考。當你認為不值得的事情,你的內心會有所感觸,你的行動也會有所體現,這時候就要果斷放棄,絕不糾纏,更不念想。
2、奧卡姆剃刀定律—學會選擇
人生由一系列的選擇構成,很多人會面臨選擇的困境,如履薄冰之下,真有些走錯一步滿盤皆輸的感覺。有時候,不怕沒得選擇,就怕選擇太多。
奧卡姆剃刀定律告訴我們: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也就是說,如果有很多方法都能幹成一件事,那麼選擇最簡單的那個絕對就錯不了。這個定律早已經超越了心理學範疇,成為了現代科學乃至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定律。這個定律最樸素、最簡單也最準確。
所以,一旦看不清所面臨的困境,請拿起奧卡姆剃刀,勇敢的剪掉那些多餘的枝杈,讓一團亂麻的生活從此變得更加簡單透徹。
3、沉沒成本效應—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沉沒成本效應,指的是因為人們不捨得前期付出的時間、金錢、努力,導致在決策的時候經常做出錯誤的選擇。
比如,談戀愛的時候,對方覺得沒法在一起,提出分手,你心裡卻想,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錢,付出了那麼多感情,怎麼可以說斷就斷?!於是就開始挽回,各種作,各種死纏爛打。最終反而會讓對方下定決心和你分手。
生活中,還有更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不來都來了,不打都打了,不吃都吃了,不罵都罵了。
沉沒成本是一種完全無法挽回的損失。既然已經損失了,那就放棄吧。否則,就是拿過去懲罰自己。
4、皮格馬利翁效應—心想一定事成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叫做羅森塔爾效應,它指出,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想事成。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如果你的老師經常表揚你,你就會非常用心的學習這門功課,也會很喜歡這門課的老師。於是你這門課的成績就相對比較好。所以你的老師會更多地讚揚你。其實你也說不清是你真的有天分還是老師表揚起作用,這事情確實發生了,而你也為了保持自己在老師同學中的人設而不斷努力。如果不是有一天換了「糟糕的」老師,你可能會一直保持這種上升的勢頭,最終變成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你的人生裡,如果你無法遇到鼓勵你、提攜你的貴人,你需要做的,就是自己保持堅定的信念,抱定信心和渴望,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然後,落實到行動上,用行動促進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完成。
真正弄懂了這四個心理學定律,你會發現,內心的衝突會越來越少,你會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個人的努力上,心智的和諧統一、行動的準確專注,註定會讓你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談心說理」一個靠譜的心理號,分享超準心理測試、實用的心理學常識,助你更多的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