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2021-01-09 澎湃新聞

01

六歲女童囡囡(化名)是家人捧在手心的寶貝。近段時間,囡囡聽力下降了很多,奶奶要大聲叫她才聽到,甚至平時看動畫片也要把聲音開到最大。家人看到這樣心裡著急,便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經檢查後發現孩子聽力沒有受損,這是被耳屎堵滿了外耳道,才導致聽力下降了。

02

另外,還有一位來自浙江的5歲小朋友,被一塊巨大耳屎折磨得夠嗆。

在幾周前的一個晚上,5歲的趙趙(化名)突然喊耳朵痛,一直狂抓耳朵。第二天,趙趙的父母立刻帶他去看醫生。

一開始醫生懷疑很有可能是孩子之前感冒誘發了中耳炎,但經過檢查卻發現趙趙耳朵全堵滿耳屎,並堵到了耳膜,且耳屎還很堅硬,加上炎症作祟,才造成孩子耳朵疼。

趙趙的母親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都沒掏過耳屎,每次要掏孩子就不肯,後來索性不掏了。

小小的耳屎,威力並不小。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給孩子掏耳屎,認為耳垢會「自己掉出來」,這是真的嗎?

小孩兒耳朵不用掏,這說法對嗎?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長期不掏耳朵,就容易堆積過多耳屎,而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朵痛的情況。但也有不少家長會經常給孩子看耳朵,一旦發現有耳屎就掏個乾淨。

不得不說的是,經常掏耳朵,也會帶來一系列危害。因為孩子的外耳皮膚是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

如果經常掏耳朵,用力不當就極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從而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另外,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

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就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還有一點,孩子比較愛動,如果在掏耳朵時,孩子亂動,還容易傷害鼓膜或聽小骨,影響聽力。

那家長到底怎麼幫孩子清理耳朵?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找陳志凌主任表示,家長平時要定期檢查孩子的耳朵,看看是否有耳屎過多的情況,若孩子出現耳朵不舒服,悶痛,聽力明顯下降,耳朵有不明液體流出時,家長千萬不要擅自處理,最好找專業的醫生。

你嫌棄的耳屎其實是「寶」

耳屎學名叫「耵聹」,在很多人眼中,它或許是種髒東西,但事實上耳屎可是個「寶」。

因為耳屎粘附進入外耳道的灰塵,以及局部皮膚代謝產生的脫落細胞,起到清潔耳道的作用;

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

耳屎能保護耳朵不受侵害,就像「哨兵」一樣守著外耳道的大門,阻止異物侵入耳朵,保護耳道和鼓膜;

另外,耳屎能防止感染性疾病。因為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膩性,如果耳朵進水了,耳屎就能防止髒水的侵襲,進而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為什麼有人是油耳,有人是糠耳?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耳屎具有乾濕之分,這主要與遺傳基因有關。黃種人大多為乾性,耳屎乾燥呈片狀,容易脫落,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糠耳;白人和黑人多為溼性,耳屎黏膩,不易掏出,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油耳,這些「油」其實是油脂和耵聹的混合物。

有一些油耳朵的人總擔心自己是否不正常,其實不管是油耳還是糠耳,都屬於正常情況,如果身體容易分泌油脂,耳朵的「油」也會相應增多,如果沒有疼痛等其他不適,就不是耳朵炎症引起,不用過於擔心。

耳朵別亂掏!醫生教你正確方法

案例:

前兩天,60多歲的章大爺在睡覺時總感覺耳朵有東西還動,還會響。於是讓老伴用了好幾種不用型號的挖耳勺來掏耳朵。雖然把耳朵裡的東西挖了出來,但第二天章大爺的耳朵又癢又疼。嚇得老伴趕緊帶章大爺去就醫。

醫生檢查後發現章大爺是外耳道真菌病,與章大爺掏耳朵有關,外耳道真菌病不僅會讓人感覺耳朵癢、耳痛,還會眩暈或耳鳴、聽力下降等。

耳朵能不能掏?答案是能,但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教大家掌握以下5點,正確掏耳朵。

1.保持外耳道乾燥,儘量減少掏耳頻率

因為耳道本身就具有自身清潔的能力,大部分人的耳屎可通過說話、吃飯、咳嗽等方式自動排出。

2.保持掏耳工具的潔淨

如果採用挖耳勺,就得在掏耳前用酒精進行消毒。主要千萬別與他人共用掏耳工具。

3.注意掏耳的力度

在掏耳朵時一定要輕輕的,以免損傷耳部黏膜。

4.建議不要用棉籤清理耳朵

因為棉籤可能會將外耳道內的耵聹推入更深,導致外耳道內深部存積大量的溼潤耵聹,促進黴菌生長。

5.當耳朵出現不適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醫生會用視頻耳內鏡和中耳夾將分泌物精準夾出。

總而言之,掏耳朵要慎重,掌握正確的方法,千萬別亂來。最後囉嗦一句,給孩子掏耳朵時更要注意,最好找專業醫生處理。

參考資料:

[1]《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錢江晚報.2020-12-11

[2]《小耳屎別忽略:六齡童聽不見只因耳內被堵滿》.人民日報.2015-01-15

來源丨39健康網

原標題:《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細菌竟會侵蝕頭骨,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嗎?
    細菌竟會侵蝕頭骨,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嗎?總是想用東西掏一掏而且很多人掏耳朵並不是為了清潔耳道只是覺得這樣做那是相當舒爽啊!價格也不貴十幾塊錢就能買到幾百根能用很久很久但是用棉籤掏耳朵非常危險澳大利亞一位37歲的女子很多年來一直用棉籤清潔自己的耳朵最後她的左耳發出了「刺耳的耳鳴」還出現了聽力損傷醫生給她開了治療耳朵感染的抗生素但沒有起到效果後來耳朵裡有「棕色的分泌物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耳屎多了娃癢得難受」,「耳屎多了影響聽力」等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建議家長在家自行給娃掏耳朵,因為兒童的外耳道和耳膜發育不完善,如果經常挖耳朵會有可能產生這樣的危害:1.容易損壞鼓膜,甚至鼓膜穿孔我的朋友是兒童醫院的耳科醫生,她說她接診過的一個案例,一個3歲多的小姑娘,模仿爺爺坐在沙發上掏耳朵,沒坐穩孩子摔了,將耳勺戳到了耳道裡,造成了鼓膜穿孔。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其實是這樣
    耳朵癢了,有些人會直接用小拇指去挖一挖。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這樣做不衛生,手指上的一些細菌會被帶進耳朵裡面,手指甲還可能將耳朵給挖破。所以更多的人喜歡用棉籤去掏耳朵,覺得這樣至少乾淨衛生一些。棉籤在耳朵裡面左右掏一下感覺好像很舒服,然而耳朵可能會面臨著一些危險。
  • 棉籤掏耳朵竟致顱內感染?更可怕的是
    文中提到,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先是聽力出現問題,接著出現了顱內感染,差點危及生命。導致這一嚴重後果的禍首竟是掏耳朵時殘留的棉纖維。很多患者詢問,「硬的工具掏耳朵不安全,怎麼軟的棉籤也這麼可怕?」「我掏耳朵從來沒出過事,那以後還能不能掏了?」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寶寶耳洞裡有很多耳屎,但是聽力正常。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耳朵很受傷 青島小夥棉籤掏耳朵導致鼓膜穿孔
      半島網5月7日消息  30歲的青島小夥小齊(化名)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但沒想到,一天晚上洗完澡後他一不小心,掏得太深,棉籤竟然戳破了鼓膜,耳朵有阻塞感……所幸,經過治療後,小齊的鼓膜癒合良好,聽力恢復正常
  • 有些人喜歡經常掏耳朵,有什麼危害呢?這些要小心...
    挖鼻孔、摳肚臍、掏耳朵,堪稱人生三大樂(惡)趣。尤其是從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汙垢時,那成就感真是槓槓的。不過,你以為你這是愛乾淨的表現?其實.....並不是!這樣更會損害健康!有些人喜歡經常掏耳朵,有什麼危害呢?
  • 20歲小夥用棉籤掏耳朵 結果戳破耳膜聽不見了
    23歲小夥小李(化名)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但沒想到,最近他一不小心,掏得太深,棉籤竟然戳破了耳膜,耳朵聽不見聲音了。所幸,經過治療後,小李的耳膜重新長出,現已恢復聽力。  小夥用棉籤掏左耳  竟把耳膜戳破  小李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只要覺得耳朵癢或是有些髒了,便會用棉籤去掏一掏。但沒想到,最近他在掏左耳朵的時候,因為一下掏得太深太用力,竟然戳破了耳膜,當他拔出棉籤的時候,上面還有點血絲。而他的左耳也聽不見了,他嚇壞了,就沒敢再掏。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可能會有人認為小孩才多大,耳朵裡應該不會有耳屎吧。其實,寶寶雖小,但這方面和成年人是一樣的。
  • 如何正確給貓掏耳朵?給主子掏耳朵,不僅是件力氣活,還需要技巧
    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定期必做的事情就是掏耳朵很多人以為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許多家長擔心會掏破耳膜>那麼先來了解一下貓咪的耳道結構可以看到,耳道下方有一個接近90度角的轉彎掏耳朵的棉籤能抵達的部位就是這裡距離耳膜等脆弱的重要部位還很遠所以,盡可放心的去給貓貓掏耳朵
  • 掏耳朵竟暗藏這麼多危險,不要再隨便掏了
    掏耳朵是再正常不過的個人衛生清潔活動,但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耳屎有多大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掏耳朵,那麼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藍鯨,它的耳屎長達25cm。那人呢?如果一直不清潔耳朵,會發生什麼?
  •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給貓咪掏耳朵可算是養貓中最難做的事了,幾乎沒有那隻貓咪可以安分的讓主人幫忙掏耳朵,貓咪這點和我們人類很像,我們也不能接受突然就被人掏耳朵。首先,在給貓咪掏耳朵前,鏟屎官們需要先準備好棉籤,小編建議您最好選用竹製柄的棉籤,塑料柄棉籤牢度不夠,給貓咪掏耳朵會非常不順手。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長期沒有清理耵聹,或者耳朵進水,水分把耵聹「泡發」引起阻塞,把耳朵通道都堵死了,會出現耳悶、聽不清的症狀,少數人還伴隨耳鳴、眩暈、噁心、走路不穩的情況。 引起耵聹栓塞的因素,還可能是因為頻繁掏耳朵,原因有兩個: 一是小編上面所說的,越掏越把耳屎往裡面推,形成堵塞;
  • 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今天說清楚
    3不良習慣很多疾病的發生都和不良習慣有關,因為對於耳朵來說沒有什麼會導致其發癢的疾病。但是有些人不良的掏耳朵習慣,可能會引發耳朵瘙癢,比如喜歡用棉籤、手指甲,甚至小木棍等掏耳朵。而且有些人不掏乾淨不罷休,一直用力往耳朵內部掏,這很容易破壞耳朵皮下組織,耳屎挖的太乾淨,外界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耳朵,也會造成外耳道乾燥,從而引發耳朵瘙癢。4蟎蟲很多人耳朵很癢,但是卻掏不出什麼東西,可能是耳朵裡面有蟎蟲導致的。
  • 耳朵很癢,但是掏不出什麼東西,是怎麼回事?請不要亂掏
    掏耳朵大家都會,在耳朵癢的時候就會用工具去掏,很多時候會出來一些耳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現在人懶了,喜歡讓別人來掏,還有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採耳,非常舒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其實耳屎是有自己的清潔功能的,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們掏它自己就會掉下來,比如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甚至用手也能摳出來。如果本身不會掏耳朵的,建議最好不好掏,因為這樣會將耳屎推到更深的地方,這樣容易堵塞耳道,稍微用力還會捅破耳道,造成發炎,嚴重的說不定還會影響聽力。
  • 你經常用什麼器具挖耳朵?99%的人用錯了!
    我有時會問身邊的人這樣一個問題。你經常用什麼器具挖耳朵?有些人說必須是用棉籤。也有人說當然挖耳勺。還有人會選擇直接上指甲。也有人嗤之以鼻:自己掏?你out了,我有御用採耳師。另外有一些人是身邊有什麼就用什麼:比如牙籤,紙條等等等等反正五花八門,用什麼的都有。
  • 挖耳朵你真的會麼?杭州大伯越挖越癢,耳朵裡還長滿了「毛」……
    冬日、午後、陽光下、板凳上,童年最享受的事,莫過於躺在媽媽懷裡,掏耳朵,媽媽還得再來一句,「你看,噶大一顆!」長大了,沒人再給我們掏耳朵……有些朋友選擇自己掏一掏,還有些朋友則選擇去採耳店。不可否認,掏耳確實非常安逸,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
  • 又有孩子因掏耳屎而耳膜穿孔?掏還是不掏,讓很多家長都難以抉擇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的一份資料上記載著,目前全球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超過3200萬是孩子,這其中約有6成兒童的聽力損失是完全可以規避的,例如分泌性中耳炎、錯誤使用藥物、給娃掏耳朵等。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左耳掏完,右耳掏,給自己掏爽了還要給自己家的孩子掏。
  • 蟲子進了孩子耳朵怎麼辦?奶奶機智化解,醫生稱讚:很有智慧
    好景不長,陽陽突然哭著跑了回來,還扯著自己的耳朵。陽陽對媽媽說,剛才有一隻小飛蟲鑽進了她的耳朵裡,媽媽拿出手電筒一照,果然有一隻小飛蟲在陽陽的耳道裡,看樣子還活著。媽媽想都不想,馬上伸出手,想要把蟲子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