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2021-01-20 瀟湘晨報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

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

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

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

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然後做了CT,結果顯示:她不僅被細菌感染,細菌還「吞噬」了她耳後的頭骨,出現了可怕的顱內感染。

醫生告訴她必須做手術,不然有性命之憂!最終她接受了5個小時的手術,切除了感染的組織,重建了耳道。

最令人驚訝的是,外科醫生在她耳道內發現了棉絮,一直在隱藏在耳道內長達五年之久,並出現潰爛。她耳朵後面的頭骨已經薄如紙。

儘管手術清除了感染,但Jasmine的聽力已經遭到了永久性損壞,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掏耳屎真的有這麼可怕?正確的姿勢又是啥?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耳屎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耳屎,在醫學上有個十分文藝的名字叫耵聹【dīng níng】,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好聽多了。

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的蠟質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為60%的角蛋白,12-20%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醇類、角鯊烯,以及6-9%的膽固醇組成。

不同人群的耳屎組成成分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幹型和油型。一般來說幹型會比較容易脫落,而油型可能會容易積在耳道裡。

耳屎要不要掏?

不管你有沒有嫌棄耳屎,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1. 潤滑保溼

由於耳屎內脂質的存在,油膩膩的耳屎可以提供潤滑作用防止耳道內的皮膚乾燥,避免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2. 保護耳膜

避免沙石、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3. 一定的抗菌作用

耳屎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滅作用。

4. 防噪音

我們的耳膜非常薄,很容易被強聲波震裂,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5. 自潔作用

耳道有自排自潔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以自行排出。由鼓膜中心形成的細胞從中心通過耳道壁向外移動,並向耳道的入口移動。耳道內的耳屎通過這種傳送帶一樣的操作,被送到出口。咀嚼和下頜運動也輔助了耳屎不斷被運出。

總之,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當然,在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耳屎堵住耳道的情況發生,這時會感覺到耳內悶脹、瘙癢、耳朵痛、聽力下降等。

如果出現這些狀況,應儘快尋求耳鼻喉醫生的幫助,切記不要自行處理。

經常掏耳朵竟會導致顱內感染?

建議大家不要把掏耳朵當成習慣,也不要輕易嘗試街邊的掏耳朵體驗。此外,更不建議給兒童掏耳朵,因為他們不僅耳道窄,而且耳道內的皮膚也很脆弱。

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引起人體疾病,比如:

1)掏耳朵最常會引起耳道溼疹;

2)掏耳時不慎被人撞到,棉籤或耳勺會直接捅破耳膜,可導致不同程度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3)掏耳朵如果不慎,可造成外耳道皮膚受損,引發外耳道炎,出現疼痛,嚴重時會流膿;

4)掏耳朵過深,可能會傷及鼓膜,出現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

5)掏耳朵確實會導致顱骨感染。用棉籤掏耳朵時,棉籤纖維會不斷在耳道內聚集,時間久了會導致局部潰爛,引起耳後顱骨的感染。

如果真的想掏耳朵,也不要用棉籤伸進去掏。

這是因為,棉籤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處,形成耳屎堆積,此外,可能對耳朵造成損傷,例如刺破耳膜。

正確的掏耳朵姿勢是什麼?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人和小孩一定要有所分別。

1.如果耳朵實在癢,可以用手指在耳洞口輕撓兩下。切記不要用尖銳的物品,不要過於深入。

2.適當控制自己不去掏耳朵。

3.如果出現瘙癢難耐的情況,有可能是外耳道溼疹等,應及時去醫院確診。

4.遊泳時應該保護耳朵。特別是耳朵有過炎症的人群:

①應避免在不乾淨的水中遊泳;

②遊泳時佩戴耳塞;

③遊泳時如果耳朵進水,應在上岸後將頭偏向進水的一側,將耳朵拉向後上方,用另一隻手輕拍耳朵上方或者單腳跳躍;

④出水後,如果鼻腔中有水,可以用手堵住一側鼻孔,用另一側鼻孔呼吸,讓水流出,避免用力擤鼻,防止水流入中耳;

⑤遊泳後用吹風機的冷風檔輕柔地吹乾耳朵;

5.耳部出現不適,不要使用偏方。如用酒精和醋滴耳,可能會加劇感染。

親愛的朋友們,請健康用耳

如果有耳屎堵住了

不要自己瞎搞

去醫院用科學的方法

好好爽一爽吧~

來源:健康廣東

【來源:珠海交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
    怎麼給貓掏耳朵?給貓掏耳朵可以掏多深?給貓咪掏耳朵可算是養貓中最難做的事了,幾乎沒有那隻貓咪可以安分的讓主人幫忙掏耳朵,貓咪這點和我們人類很像,我們也不能接受突然就被人掏耳朵。如果主人經常不給貓咪掏耳朵,那麼不僅會導致貓咪耳道內很髒,還容易使貓咪感染耳蟎,所以給寵物貓定期掏耳朵是件十分必要的事情。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給貓咪掏耳朵呢?給貓咪掏耳朵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如果您還不清楚這些問題,不妨先看一下小編以下的文章。一、給貓掏耳朵前要準備好工具在給貓咪掏耳朵前,我們一定要準備好合適的工具,否則將很難成功,那麼給貓掏耳朵應該準備什麼呢?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一個行為了,但你們知道嗎?掏耳朵也是有講究的,掏不好的話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耳朵到底需不需要掏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寧宇:「從醫學上來說,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有人耳屎分泌會很旺盛、是溼性耳屎,有點潮溼、黏稠,咱們常說的「油耳朵」就屬此類。有些人就還好,是乾性耳屎,比較乾燥,就像小薄片一樣。當然,油耳和幹耳不存在好壞之分,主要跟遺傳基因有關。要不要清理耳屎?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清除耳屎,因為耳屎對人體是有益的。
  • 能給孩子掏耳朵嗎?亂掏耳朵危害多
    能給TA掏耳洞嗎?給孩子亂掏耳朵4危害不建議給寶寶亂掏耳朵,主要有4方面原因:1. 耳膜受損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2.外耳道感染據統計,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或直接因掏耳致傷而感染。
  • 棉籤掏耳朵竟致顱內感染?更可怕的是
    文中提到,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先是聽力出現問題,接著出現了顱內感染,差點危及生命。導致這一嚴重後果的禍首竟是掏耳朵時殘留的棉纖維。很多患者詢問,「硬的工具掏耳朵不安全,怎麼軟的棉籤也這麼可怕?」「我掏耳朵從來沒出過事,那以後還能不能掏了?」
  • 掏耳朵竟暗藏這麼多危險,不要再隨便掏了
    掏耳朵是再正常不過的個人衛生清潔活動,但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耳屎有多大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掏耳朵,那麼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藍鯨,它的耳屎長達25cm。那人呢?如果一直不清潔耳朵,會發生什麼?
  • 為什麼不能用棉花棒掏耳朵?
    我們可能以前用棉花棒掏過耳朵,但是我現在要告訴你,千萬不要用棉花棒掏耳朵了,這樣很危險的呦!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不能用棉花棒掏耳朵?增強認識耳朵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耳朵敏感、脆弱,掏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導致聽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還有可能引發永久性的傷害。平時大家都喜歡用棉花棒掏耳朵,覺得既方便又省事,但實際上,這樣做是不對的! 醫生一直提醒大家,不要用棉花棒清理耳朵,但很多人都不理會。除了棉花棒,最好也不要用其他東西挖耳朵。因為,這會把耳垢推入耳朵深處,造成聽力下降,甚至損壞耳膜。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而油脂分泌旺盛,也間接令油耳朵的人特別容易有狐臭,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於大汗腺類型,它們有著同樣的決定基因。 所以大多數是油耳朵的白種人和黑種人都愛噴濃厚香水,是為了掩蓋濃重的體味。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其實是這樣
    耳朵癢了,有些人會直接用小拇指去挖一挖。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這樣做不衛生,手指上的一些細菌會被帶進耳朵裡面,手指甲還可能將耳朵給挖破。所以更多的人喜歡用棉籤去掏耳朵,覺得這樣至少乾淨衛生一些。棉籤在耳朵裡面左右掏一下感覺好像很舒服,然而耳朵可能會面臨著一些危險。
  • 如何正確給貓掏耳朵?給主子掏耳朵,不僅是件力氣活,還需要技巧
    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定期必做的事情就是掏耳朵很多人以為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心得許多家長擔心會掏破耳膜>那麼先來了解一下貓咪的耳道結構可以看到,耳道下方有一個接近90度角的轉彎掏耳朵的棉籤能抵達的部位就是這裡距離耳膜等脆弱的重要部位還很遠所以,盡可放心的去給貓貓掏耳朵
  • 耳朵很受傷 青島小夥棉籤掏耳朵導致鼓膜穿孔
      半島網5月7日消息  30歲的青島小夥小齊(化名)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但沒想到,一天晚上洗完澡後他一不小心,掏得太深,棉籤竟然戳破了鼓膜,耳朵有阻塞感……所幸,經過治療後,小齊的鼓膜癒合良好,聽力恢復正常
  • 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一開始醫生懷疑很有可能是孩子之前感冒誘發了中耳炎,但經過檢查卻發現趙趙耳朵全堵滿耳屎,並堵到了耳膜,且耳屎還很堅硬,加上炎症作祟,才造成孩子耳朵疼。趙趙的母親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都沒掏過耳屎,每次要掏孩子就不肯,後來索性不掏了。小小的耳屎,威力並不小。
  • 掏耳朵是不禮貌的表現
    試想一下,你在這邊正興致勃勃地講述著某件好玩的事情,對面的人突然伸出一根手指,用指尖掏起自己的耳朵,你會是什麼感受?相信你的熱情會瞬間冷掉,我們都知道當眾掏耳朵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它表示對說話者的不敬和對話題的不屑一顧。所以,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種動作。
  • 給寶寶掏耳朵講究多,你造嗎
    寶寶跟大人一樣,耳朵的耵聹腺也會有分泌物,俗稱「耳屎」。寶寶分泌耳屎可能堵塞外耳道,也會影響衛生,甚至會讓寶寶不自覺得亂撓耳朵。可由於寶寶外耳道小,耳朵皮膚嬌嫩,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幫寶寶清理耳朵了。寶寶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 男子掏耳朵竟然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 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 杭州78歲大伯掏耳朵竟然「掏出」腫瘤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真沒必要,而且經常會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近日,杭州一位滿頭白髮的大伯就捂著耳朵,滿面愁容地走進了醫院。大伯姓徐,今年78歲。「醫生啊,我一個禮拜前,突然出現了右側臉麻木,嘴角歪向一邊。吃飯喝水都會漏出來,是不是面癱了?」
  • 耳朵癢就忙著掏耳屎,到底好不好?有人說耳屎作用大,是真的嗎?
    日常生活中,掏耳朵是很多人可能不自覺的舉動,坐下來的時候,感覺到耳朵發癢,隨即拿出掏耳勺掏個不停。當然,也有一些人,感覺到耳朵發癢,直接會把小拇指伸進耳朵裡轉幾下,還別說,這樣做的話,剛剛一直很癢的耳朵,竟然舒服很多。
  • 挖耳取出詭異綠毛 常掏耳朵會引起這些危害
    經過醫生40分鐘的忙碌,終於在彭女士的耳朵裡面取出了七八根花花綠綠的毛,綠毛比她的頭髮絲還要細,這樣的情況讓醫生也驚呆了,究竟它們是從哪裡來的?難道彭女士的耳朵發黴了嗎?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彭女士的耳道存在這些綠毛已經有幾個月了。彭女士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在網上網購了一款十分花俏的採耳工具,在它的另一頭長著一些彩色的毛,可能是自己在掏耳洞的時候把這些毛弄進了耳朵裡面。
  • 男子掏耳朵竟掏出個……差點要命!醫生緊急提醒!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來說就是: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
  • 耳朵很癢,但是掏不出什麼東西,是怎麼回事?請不要亂掏
    掏耳朵大家都會,在耳朵癢的時候就會用工具去掏,很多時候會出來一些耳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現在人懶了,喜歡讓別人來掏,還有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採耳,非常舒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其實耳屎是有自己的清潔功能的,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們掏它自己就會掉下來,比如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甚至用手也能摳出來。如果本身不會掏耳朵的,建議最好不好掏,因為這樣會將耳屎推到更深的地方,這樣容易堵塞耳道,稍微用力還會捅破耳道,造成發炎,嚴重的說不定還會影響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