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看見這個問題,會馬上擺出滿臉知識的模樣,用不屑的神態說: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好意思問,當然是因為精子不能忍受腹腔內的高溫,所以晾在外面可以起到冷卻作用,時緊時松的陰囊是天然的人體空調。
上述的回答是民間流傳極廣的答案,不信你隨便問一個人,八成都是這麼回答的,我把它稱為
冷卻理論,似乎也得到了某些實驗的證明:精子生存的最適溫度是三十五攝氏度左右,而腹腔內卻高達三十七攝氏度,如此說來,這個答案似乎確有道理,但它卻是錯誤的,至少只是半截子答案。因為我們還要進一步追問:
為什麼精子只能忍受三十五攝氏度呢?以人體為例,幾乎所有細胞都可以忍受三十七攝氏度——正常體溫就是這麼高,連珍貴的卵子都不例外,為什麼源源不斷的精子卻要搞特殊化?
這並不是冷卻理論最麻煩的地方,最麻煩的是,地球上的絕大部分動物,無論鳥類還是魚類或是青蛙這樣的兩棲動物——從來沒有人看見過背著睪丸在水塘邊崩來跳去的青蛙——它們的睪丸全都深藏不露,不求功名,只有哺乳動物例外。更麻煩的是,也不是所有哺乳動物睪丸都掛在外面,比如海豚和大象等等,它們的睪丸也都穩穩地收在腹腔裡,只有靈長類動物和貓、狗之類的睪丸才晃裡晃當地掛在外面,這又該當如何解釋呢?如果說人類精子害怕腹腔內的高溫,難道大象精子就不怕了嗎?要知道大象體型巨大,所以體溫更高,更不要說鳥類了,它們飛行時的體溫要比人類高出更多,但它們的睪丸卻都收藏得嚴嚴實實,從來沒有一隻大鳥拖著兩隻圓圓的睪丸在天空飛過,它們的精子也都沒有被熱死,那麼人類的精子又有什麼理由懼怕高溫?
如果進一步追究,還會發現更多的麻煩:
本來人類睪丸在胎兒階段也處於腹腔中,只是隨著發育的推進,位置不斷下移,最後才掛到了外面。如果下移過程受到幹擾,睪丸就容易移不出來,這是一種常見病症,在一百個新生男嬰中,大約有三個睪丸沒下來,好在經過糾正,大部分仍可以自然下墜,但終將有一部分睪丸徹底出不來,這就是隱睪症,可直接導致不育。此外,睪丸下移還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副作用,那就是疝氣。總而言之,這件事並不像把雞蛋從雞窩裡面拿到雞窩外面那麼簡單,機體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隱睪症示意圖
我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卻做了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睪丸在體外無疑更容易受到攻擊,理論上而言,這是違背自然選擇的裝置,除非睪丸下移有著更加合理的解釋,而冷卻理論只能解釋表面現象,與之相反的觀點聽起來更有道理:人類精子只能忍受低溫並不是睪丸下移的根本原因,而是結果。也就是說,是睪丸下移導致精子不得不適應體外的低溫——精子是睪丸下移的受害者。冷卻理論徹底搞錯了因果關係——精子本來完全可以耐受高溫!
現在問題回到了原點,睪丸為何下移仍然沒有答案,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小看這個問題,許多進化論學者都被搞得暈頭轉向,站在陰囊面前左右為難,似乎無論如何解釋,都會留下巨大的漏洞。如此看來,男人的身體下面竟然懸掛著一個莫名其妙的事物,這無論如何也讓渴望知識的青年才俊感覺不舒服。然而正因為這個問題相當困難,反而可以激發人們的思考興趣,所以不斷有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想了解的請聽下回分解!
— THE END —
1、泌尿男科高頻問題(一)
2、生殖男科常見問題解答(二)
3、生殖男科常見問題解答(三)
4、生殖男科常見問題解答(四)
5、生殖男科常見問題解答(五)
我的情況應該怎麼治療?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把你的問題告訴我
我們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