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職場生活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蔣大為是我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還榮獲國務院津貼,在歌壇上被譽為「國寶」「國喉」。
可是有些人對蔣大為有一件事感到非常奇怪,一般人唱歌是跟環境、季節等結合起來的。如天下著大雪時,唱個《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不挺好的,因為這樣可以情景交融,引起人們的共鳴。然而,蔣大為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冬天上臺演唱,要不就是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要不就是唱《牡丹之歌》。你想想看這兩首歌在春天唱是好的,在冬天唱就有點不相稱了。你天寒地凍的,這桃花能盛開嗎?牡丹還有半點的國色天香嗎?
有些聽眾對此感到奇怪,其實也不奇怪的,為什麼呢?因為蔣大為1947年1月22日出生於天津,他家與牡丹的開放之地山東荷澤相距不遠,他家裡也種有牡丹,所以他從小就喜歡牡丹花。他還學習過美術,也畫過牡丹。1968年他長大後,又被作為知青下放到內蒙古農村烏蘭浩特,讓他愛上了農村裡的桃花等花花草草。
1970年,喜愛唱歌的蔣大為從內蒙古調入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團,當上了歌唱演員。由於表演出色,1975年他被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任獨唱演員。1980年,他演唱了電影《紅牡丹》的主題插曲《牡丹之歌》。這首歌歌詞獨闢蹊徑,從牡丹歷盡貧寒,把美麗帶給人間著筆,為「國花」寫出了不同凡響的讚譽之詞。在譜曲新穎別致、雅俗共賞,其旋律既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又充滿新鮮的時代氣息。他在表演中,由於聲音有極強的穿透力和磁性,辨識度極高,渾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形成了特有的演唱風格,因此在全國一夜成名,榮獲中國金唱片獎。1984年他首次參加央視春晚,又憑藉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奠定了他在中國歌壇的重要地位。
由於蔣大為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出了名,他無論參加什麼演出,人家都要他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所以無論春夏秋冬,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他也只好唱這兩支與花有關的歌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