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形成千噸級產能

2020-11-24 全球紡織網

我國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形成千噸級產能

2015-02-13 14:16:44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在南京舉行的聚醯亞胺纖維應用技術研討會上表示,幹法聚醯亞胺纖維目前已經形成千噸級生產能力,「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發」項目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建立成套工業集成設備,整體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反應紡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聚醯亞胺企業應加強與下遊合作,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協同創新產業聯盟,共同開發市場並引領產業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聚醯亞胺纖維具備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可以在國防、軍工、防護、建築、環保、土工等領域發揮新興材料的重要作用,對許多產業的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支持社會「新常態」的發展和進步起到支撐和推動作用。

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裝備研究院院長姚宇平以終端產品生產商的需求入手,對袋式除塵過濾器的高性能纖維原料進行了性能與產品比對。他指出,今年國家已實施新的環保法,對大氣及水排放的達標要求會更加嚴格,這給高溫煙塵處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會上,業內專家、上下遊企業就聚醯亞胺纖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相關焦點

  • 國產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新材料替代進口
    本報訊 10月26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組織召開了由東華大學和江蘇奧神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十二五」重點投資項目――「幹法紡聚醯亞胺纖維工程化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研發」項目鑑定會。中國工程院孫晉良院士任專家組主任,中國工程院蔣士成院士等6位行業專家參與鑑定。
  • 澄清新型纖維的真相(二)— 氨綸
    根據所用纖維或紗線類型及加工方式的不同,氨綸加工紗又可分為包芯紗、包覆紗或合捻紗。氨綸包芯紗是以氨綸裸絲為芯紗,外層包覆以不同的纖維或紗,可通過環錠紡、氣流紡、渦流紡等方法紡制。氨綸包覆紗具有彈性伸長率大(300% ~ 400%)、紗支粗、強力高的特點,多用於針織高彈織物,分單包、雙包兩種方式,是氨綸加工紗中最常使用的品種。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市場規模待擴大
    目前,世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總生產能力約為3.58萬噸/年,其中,荷蘭約為0.6萬噸/年,美國約為0.3萬噸/年,日本約為0.32萬噸/年,中國約為2.36萬噸/年。   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目前,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企業約有20多家,除了年產能實現千噸級的8家外,多數企業的年產能還在千噸級以下。
  • 國產PPS纖維需求旺盛 仍然產不及需
    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對其進行積極研發和應用,並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以往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況。據了解,近年來我國PPS產能進一步擴大,使用領域不斷拓寬。除用在工程塑料方面外,纖維級PPS使用逐年增長。目前,我國PPS樹脂產能已達3.6萬噸,纖維產能達2萬噸左右,產量在3000~4000噸。
  • 北航吳俊濤&中國地質大學劉金剛:電紡PI-ZIF納米纖維膜捕獲PM2.5
    PM2.5去除過濾器主要分為兩類:多孔膜過濾器和纖維過濾器,其中纖維過濾器由於其表面積大、重量輕、壓降低、合成方便,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傳統的纖維過濾器由於過濾效率低、機械性能差、熱穩定性差等不可避免的缺點,沒有得到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因此,開發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新型過濾材料是過濾材料研究的長期目標。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UHMWPE的介紹
    在輕質複合材料中有著極大的優勢,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工、通訊、醫療、體育器材、建築和海洋漁業等領域。  目前UHMWPE纖維有兩種工藝技術路線,一條是以高揮發性溶劑(十氫萘)幹法凝膠紡絲工藝路線,簡稱幹法路線;一條是以低揮發性溶劑(礦物油、白油等)溼法凝膠紡絲工藝路線,簡稱溼法路線。幹法紡絲工藝生產的UHMWPE纖維中溶劑含量少,強力高,抗蠕變性能好,多用於高端產品。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該纖維具有高剪切壓電、多色光致發光和同時提高耐熱性的優點。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纖維絲細如頭髮 儀化「絲帶」吊起港珠澳大橋接頭
    港珠澳大橋隧道接頭吊裝對接  14萬根高強度纖維絲製成「吊帶」  在連接珠海與香港的伶仃洋海面上,一條美麗的白色絲帶徐徐展開,它就是港珠澳大橋,是一座由6.7公裡的海底隧道,兩座約10萬平方米的離岸深水人工島,和22.9公裡的跨海大橋,共同形成的橋、島、隧超大型海上通道,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 聚乳酸(PLA)纖維研究進展
    新材料研習社報導,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生物基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基化學纖維原料是以天然動植物為來源,用生物法生產的應用於生產生物基化學纖維的醇、酸、胺等原料。2018 年,中國聚酯纖維產量已達4014萬噸,聚醯胺纖維產量達到330萬噸,其原料絕大部分來自石油化工產品。
  • 含生物活性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基質
    為了探索構建具有功能基因表達系統的生物活性支架的可能性,研究了帶有質粒DNA(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墊。首先將pDNA與脂質修飾的聚乙烯亞胺(PEI)進行縮合,以形成包含聚天冬氨酸(pAsp)添加劑的複合物,然後將複合物在明膠溶液中混合後進行電紡。pDNA複合物大小為82 nm,ζ電位為+20 mV,均勻地包裹在纖維直徑約150至350 nm的墊子中。
  • 聚乳酸(PLA)纖維研究進展
    新材料研習社報導,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其原料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生物基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基化學纖維原料是以天然動植物為來源,用生物法生產的應用於生產生物基化學纖維的醇、酸、胺等原料。2018 年,中國聚酯纖維產量已達4014萬噸,聚醯胺纖維產量達到330萬噸,其原料絕大部分來自石油化工產品。
  • 燕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專用料獲新突破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日前,燕山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專用料9400XW產品開發實現新突破,據用戶反饋,產品分子量分布穩定,可紡性良好,纖維力學強度比同類產品高4%左右。實現了幹法紡絲纖維從原料到產品全部為中石化產品的「一條龍」服務。
  • 近期生物降解再生纖維發展態勢良好
    大豆蛋白纖維、玉米纖維、牛奶絲等。大豆蛋白纖維纖度細,細度0.85~1dtex和1.1~1.5dtex,長度38~38.5毫米,比重輕(1.27),彈力伸長高,富有光澤,耐酸耐鹼、吸溼導溼性均優良。用大豆纖維織成的紡織品可以集合羊絨的手感、蠶絲的光澤、羊毛的保暖性、棉的吸溼性和超棉的透溼性於一體的綠色面料。
  • 萊西氣流紡滌綸紗11支找我報價
    萊西氣流紡滌綸紗11支找我報價丙綸是聚丙烯纖維的商品名稱,它是由丙烯作原料經聚合、熔體紡絲製得的纖維。丙綸於1957年正式開始工業化生產,是合成纖維中的後起之秀。由於丙綸具有生產工藝簡單,產品價廉,強度高,相對密度輕等優點,所以丙綸發展得很快。目前丙綸是合成纖維的第四大品種。丙綸的生產包括短纖維、長絲和裂膜纖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