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含生物活性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基質
DOI:10.1016/j.ijbiomac.2020.01.252
靜電紡絲技術的最新進展為再生醫學提供了一系列複雜的支架。為了探索構建具有功能基因表達系統的生物活性支架的可能性,研究了帶有質粒DNA(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墊。首先將pDNA與脂質修飾的聚乙烯亞胺(PEI)進行縮合,以形成包含聚天冬氨酸(pAsp)添加劑的複合物,然後將複合物在明膠溶液中混合後進行電紡。pDNA複合物大小為82 nm,ζ電位為+20 mV,均勻地包裹在纖維直徑約150至350 nm的墊子中。基於對人成肌細胞(C2C12)和小鼠成骨細胞(MC3T3-E1)的GFP表達,含pAsp的添加劑複合物在溶液中顯示出顯著提高的轉染活性,將其包封在電紡纖維墊中後,該活性也得以保留。明膠與聚乙二醇的靜電紡絲可提高轉染效率,這是由於pDNA包封率的增加(約71%)。為了進一步驗證基因激活的墊子,編碼BMP-2的pDNA在C2C12和MC3T3-E1細胞中顯示出強大的鹼性磷酸酶(ALP)誘導作用,作為成骨分化的標誌。得出的結論是,使用含生物活性的pDNA複合物構建明膠纖維墊是可行的,並且這種纖維墊有助於多種組織的再生修復。
圖1.不含(A)和含pDNA複合物(B)的電紡凝膠(PBS:EtOH)纖維墊的SEM圖像;不含(C)和含pDNA複合物(D)的凝膠(TFE)纖維墊;不含(E)和含複合物(F)的Gel-PEG50纖維墊(比例尺=2μm)。
圖2.含Cy3-pDNA複合物的電紡纖維墊的共聚焦螢光顯微鏡圖像;凝膠(PBS:EtOH)(第一行),凝膠(TFE)(第二行)和凝膠-PEG50(第三行)。所有比例尺均為20μm。
圖3.4和8μg pDNA負載的3種不同墊子的pDNA包封效率(A)。在墊子中電紡的游離pDNA、游離pDNA複合物和pDNA複合物的粒徑和ζ電位(B)。
圖4.C2C12細胞的體外轉染。含或不含pAsp添加劑的GFP複合物負載電紡凝膠(PBS:EtOH)轉染率的螢光顯微鏡圖像(A)和流式細胞術分析(B)。
圖5.MC3T3-E1細胞的體外轉染。含或不含pAsp添加劑的GFP複合物負載電紡凝膠(PBS:EtOH)轉染率的螢光顯微鏡圖像(A)和流式細胞術分析(B)。
圖6.C2C12細胞的體外轉染。電紡pDNA複合物負載Gel-PEG纖維墊的螢光顯微鏡圖像(A)和流式細胞術分析(B)。與GFP負載Gel(TFE)墊相比,*p<0.05。
圖7.電紡pDNA複合物負載Gel(PBS:EtOH)和Gel-PEG50纖維墊對(A)C2C12和(B)MC3T3細胞的ALP活性。與未處理的相比,*p<0.05,與游離BMP-2聚合物相比,#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