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法明膠(上)

2021-01-19 中國膠原

明膠工業化起始於1818年法國,至今已有200的年歷史,長期以來,骨明膠一直採用傳統鹼法工藝製備。該工藝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生產周期長,二是用水量大,三是環保壓力大,產生大量汙水和固體廢渣,處理成本高,易造成周邊環境汙染。改變明膠製備工藝早已是國際上明膠大公司關注的焦點。很多明膠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縮短傳統明膠製備工藝周期,從而你達到節約水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提升產品質量的最終目的。



從20世紀50年代起,世界各國紛紛開展酶法明膠製備技術開發,其主要原理是採用生物酶作用於動物的骨和皮,降解其中的膠原大分子進行明膠生產。雖然2000年以來出現較多關於酶法明膠製備工藝實驗室研究的報導,但由於酶法明膠生產技術涉及多學科技術交叉,比如工業酶製劑研製、動物膠提取、純化、原料處理以及反應特種裝備製造,新工藝廢物處理回收,以及酶法膠下遊產品的應用適配性等一系列問題,因而世界上一直未能實現酶法明膠技術的工業化實施。由於明膠生產製造處於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因而該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需要上、下遊行業的技術調整與配合,完全稱得上是一次複雜、全面、深刻的行業技術創新革命。


我國明膠企業多集中於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等骨資源豐富地區,但這些地區的淡水資源十分缺乏。地區資源與傳統工藝的局限限制了明膠工業的發展,對明膠工藝的革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21世紀初,明膠研究室的負責人——郭燕川,他及其他的團隊率先提出研究生物酶法工藝。經過十幾年的技術開發,2014年郭燕川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的團隊率先實現了生物酶法骨明膠生產關鍵技術突破。酶法骨明膠生產技術屬生物工程領域,歷經技術方案提出與流程設計、小試、中試和工業化生產實驗等四個階段,主要包括以下6個方面內容:


1)採用基因重組和工程菌選育技術開發原膠原端區肽水解特異性蛋白酶, 並對酶的底物結合區域位點和酶活穩定性影響位點進行優化,得到酶法明膠製備專用高活性、低成本蛋白酶;


2)物理破碎+化學處理聯用的骨原料預處理工藝設計、優化,工業級配套設備開發與選型,提高酶可及度,提高出膠率;


3)酶解工藝過程系統設計、裝備設計與開發及反應過程的控制參數優化,有效控制明膠產品品質和一致性;


4)酶法明膠分離、純化、濃縮、乾燥等製造過程輔助生產系統的工藝流程設計、控制參數優化,完善酶法的生產過程,使明膠達到國家、國際質量標準;


5)酶法明膠副產品鈣磷酸鹽的製造工藝開發與生產過程控制,形成了副產品的有效回收,提高了明膠的生產收益,並大大減少了汙水處理難度;


6)探究了明膠成膜的基本原理,通過酶法明膠硬膠囊生產工藝的改造與生產過程控制,解決了明膠膠囊生產的產品適配問題。



新工藝與傳統明膠工藝相比,酶法工藝的噸膠用水減少50%,汙水排放減少50%,固體廢渣從每噸明膠2-3噸減少為100公斤以內;生產周期從70天減少為3天;同等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少50%;產品質量主要指標――凍力提高20%以上;用工數量減少30%;產品成本降低10%;80%以上明膠產品質量達到藥用明膠要求。


酶法明膠生產技術工業化徹底解決了新型生物酶製劑、酶解關鍵工藝和工程等問題,形成了完整技術工藝包,2014年建成世界首條1000噸的酶法骨明膠工業生產線,並實現了商業化運營,產品達到國家藥典膠囊用明膠標準,銷售到食品\藥品行業,得到市場普遍認可。2016年,在寧夏鑫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3000噸酶法明膠生產線,並順利投產。


該技術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工業化生產技術,是對傳統化學技術的一次重大變革,徹底改變了沿用200年的鹼法骨明膠製造工藝,減少了汙水排放50%,噸膠固廢從2-3噸降低至100公斤以內,每噸明膠生產節水250噸以上(約50%),將明膠生產周期從70天縮短至3天,同時生產成本減少約10%,產品的優質率從原來的50%提高到了80%。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摘錄/引用/使用書籍/文章內容或網絡圖片,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阮長順團隊Biofabrication|基於明膠的可溫度編程和酶固化的高性能生物墨水
    (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列印性和高保真性。在此,研究者通過使用可逆四氫鍵合的脲基-嘧啶酮(UPy)和酶反應性酪胺部分(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印刷性和高保真。
  • ...院阮長順團隊Biofabrication|基於明膠的可溫度編程和酶固化的...
    ,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列印性和高保真性。在此,研究者通過使用可逆四氫鍵合的脲基-嘧啶酮(UPy)和酶反應性酪胺部分(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印刷性和高保真。生物墨水設計與評價UPy能夠形成可逆的四氫鍵,從而在室溫下具有出色的熱響應性能和穩定性。
  • 生物酶法與化學法工藝對比
    生物酶法:原則上適應不含硫酸根的廢棄油脂,因此對於酸化油以及硫酸處理過的地溝油不適應,另外對於工業棕櫚油(凝固點大於44℃)及其副產品脂肪酸不適應(原料熔化溫度超過生物酶耐受溫度)。生物酶法:注意,以上反應時間都是以得到合格粗甲酯為目標(經過真空精餾可以得到符合標準的生物柴油);相比之下,生物酶法最大的不足就是反應時間長,一般在36—48小時,且得到的只是基本不含甘油酯的高酸值(5—10)的粗甲酯,還需要進一步降低酸值才行。因此整體來說,生物酶法的反應時間大於化學法(需延長12小時以上),這是生物酶法最大的不足之一。
  • 【實驗方法】明膠酶譜法檢測 MMP 活性
    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可以降解細胞外基質成份,需要Ca2+、Zn2+等金屬離子作為輔助因子,是一組具有許多共同生化性質的可降解細胞外基質的酶。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主要降解IV型膠原,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可以降解彈性蛋白、膠原蛋白、明膠和纖維蛋白等細胞外基質的成分。
  • 含生物活性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基質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含生物活性pDNA複合物的電紡明膠基質DOI:10.1016/j.ijbiomac.2020.01.252靜電紡絲技術的最新進展為再生醫學提供了一系列複雜的支架。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可生物降解和瞬態系統是有望關閉廢物產生循環並為安全系統創造新機會的有前途的途徑,但通常以犧牲性能為代價。基於明膠的凝膠是一種有前途的選擇,因為此類生物聚合物無需合成即可輕鬆衍生,允許使用水溶性添加劑,由於降解速度快而對環境無害,甚至可以食用。明膠是人類已知的千年歷史,它是從天然膠演變成照相膠片,食品生產,化妝品和藥物中廣泛使用的材料。
  • 無交聯絲素−明膠生物墨水用於軟骨組織工程的生物3D列印
    在功能組織替代物的製造方面,3D生物列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因為大多數生物墨水材料需要有毒的化學交聯,導致軟骨組織再造面臨巨大挑戰。Interfaces雜誌上題為「3DBioprinting Using Cross-Linker-Free Silk−Gelatin Bioink for CartilageTissue Engineering」。
  • 東寶生物(300239.SZ):「明膠中的金屬含量的測定方法及處理方法...
    智通財經APP訊,東寶生物(300239,股吧)(300239.SZ)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為明膠中的金屬含量的測定方法及處理方法,涉及一種明膠中的金屬含量的測定方法及處理方法,尤其是一種明膠中的鐵、鈣和銅含量的測定方法及明膠的處理方法。
  • 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多種多樣的生物質材料,例如多糖類的纖維素、澱粉,蛋白質或多肽類的膠原、明膠、蠶絲等材料都在諸如生物材料、仿生材料、能源材料、軟機器人與驅動器材料中得到了開發和應用。本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近年來生物質材料在各個領域的代表性研究進展和應用。 明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時常被作為食品和添加劑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屬於蛋白質。
  • 研發助力| 反式對羥基肉桂酸(生物酶法),與您約見!
    3、合成醫藥  反式對羥基肉桂酸也可以在醫藥上制抗血凝藥——雙香豆素乙酯、酮苄香豆素(華法林/華法林鈉)等。5、用於化妝品對羥基肉桂酸對酪氨酸酶單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導致單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下降50%,用在化妝品裡面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 構建「酶」定向進化平臺BioEngine,「酶賽生物」為客戶定製酶催化...
    頭孢菌素在化學合成及酶催化合成上的區別(圖源:探針資本)全球酶製劑企業諾維信2017年度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酶製劑市場規模為303億丹麥克朗(約合45.84億美元)。2008-2017年全球酶製劑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7.34%,按此增速計算,預計2019年全球酶制市場規模為52.82億美元。
  • 明膠小科普
    之前我們一直在說現造米粉是不添加食用明膠的,可這食用明膠是什麼呢?之前的文章中,小編也給大家簡要地介紹過哈,沒有看過的朋友也不要急,今天!,但可以緩慢吸水膨脹軟化,明膠甚至可吸收相當於重量5-10倍的水。
  • 生物顆粒膠產業園建設(年產11000噸工業粘合劑與明膠)項目環境影響...
    附件:明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表.docx送審--寧夏綠潔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顆粒膠產業園建設(年產11000噸工業粘合劑與明膠)項目(1).pdf
  • AM 結構與功能的完美結合:絲素蛋白+明膠3D列印
    絲素蛋白和明膠作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目前受到廣泛關注。鑑於絲素蛋白的列印性能較差,而明膠的機械強度較差,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敖英芳團隊研發製備出一種新的絲素蛋白-明膠墨水,通過這種墨水列印出具有最佳結構和功能的支架,其機械性能可達到半月板軟骨的強度,並成功修復兔半月板損傷。
  • 酶法提取技術的原理以及其應用進展
    摘要:簡要介紹了酶法提取的基本原理、特點及提取速率的影響因素,結合酶法在提取有效成分中的應用實例和與其他技術的聯用,對酶法在中藥提取領域的前景進行展望。
  • 東華大學王華平科研團隊採用酶催化體系一步法成功製備生物可降解PBSA共聚酯
    另外,由於工業上生產PBS需要使用到例如鈦酸四丁酯、二氯化錫等金屬催化劑,而這些重金屬催化劑會一直殘留在PBS產品中,限制了PBS在諸如生物醫療等領域更為廣泛的應用。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王華平教授科研團隊選用條件更為溫和的酶催化體系,以丁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乙酯、丁二醇為原料,Novozym-435(固定化CALB酶)為催化劑,甲苯為溶劑,成功製備了一系列高分子質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co-己二酸丁二醇)(PBSA)三元共聚酯,取得關鍵性突破。
  • 生物樣品中生物素的酶聯免疫吸附分析兩種包被方法的比較研究
    生物樣品中生物素的酶聯免疫吸附分析兩種包被方法的比較研究 2014-09-18 17:07:00 來源: 瀏覽: 次 生物樣品中生物素的酶聯免疫吸附分析兩種包被方法的比較研究通過對用豬肺炎黴漿菌包被或用其兔抗體包被兩種方法的比較研究
  • 宋宵因從吃到用了解酶31生物酶在純糧酒精中有什麼用途?
    宋宵因從吃到用了解酶31生物酶在純糧酒精中有什麼用途?說起食品酒精,生產原料一般有三大類,一是玉米,二是糖蜜,三是木薯,當然還有小麥高粱大米等原料,玉米、小麥、高粱、大米等都是糧食,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酒精,就應該是我們認為的糧食酒精了。
  • 使用互補的網絡生物墨水擴展和優化3D生物列印能力
    該策略能夠有效地列印通常不滿足列印要求的生物材料,其儀器參數和結構輸出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基礎生物材料。雖然高度特定的生物墨水配方或定製列印方法可以解決某些生物材料系統的可列印性,但是這些不提供可以應用於不同3D列印場景的標準化方法。這一考慮突出了更具普遍性的策略的動機,該策略將生物製造窗口擴展到可列印的、細胞兼容的生物墨水的廣泛調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