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阮長順團隊Biofabrication|基於明膠的可溫度編程和酶固化的高性能生物墨水

2020-10-24 上普生物

具有優異的可列印性,高保真度和出色的細胞存活力的卓越生物墨水的開發仍然是生物3D列印的主要挑戰。近期,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的阮長順課題組在Biofabrication期刊上發表了「Temperature-programmable and enzymatically solidifiable gelatin-based bioinks enable facile extrusion bioprinting」的文章,通過使用可逆四氫鍵合的脲基-嘧啶酮(UPy)和酶反應性酪胺部分(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列印性和高保真性。

研究背景

新興的生物列印技術可以精確地排列載有細胞的構建體,以模擬真實的人體組織,這在器官缺損的個體化治療和藥物篩查等方面展示了巨大的潛力。可用於擠出的生物墨水通常具有適當的粘度,以促進三維堆積並同時減少對細胞的損害。同時,還必須在溫和的條件下使其立即固化,以確保高保真度。後固化後,列印的支架也應在生理環境中(例如37攝氏度易發生溶脹變形)保持較高的形狀保真度,並提供合適的基質來支持負載細胞的生長和功能。儘管這些生物墨水特性很重要,但目前並沒有一款完美的生物墨水提供全部相關的性能。

明膠由於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非免疫原性而成為理想的生物墨水。然而,其固有的低粘度和在生理條件下不穩定的物理特性使其不適用於單獨使用列印具有高保真度的組織。在此,研究者通過使用可逆四氫鍵合的脲基-嘧啶酮(UPy)和酶反應性酪胺部分(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印刷性和高保真。

生物墨水設計與評價

UPy能夠形成可逆的四氫鍵,從而在室溫下具有出色的熱響應性能和穩定性。如將UPy單元化學接枝到明膠的骨架上(稱為Gel-UPy),得到具有可編程溫度粘度的Gel-UPy生物墨水,這對生物列印過程很有幫助。另外,一些先前的研究報導酶促交聯可以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實現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有利於在組織工程支架中使用,尤其是HRP / H2O2。因此,將Tyr部分進一步引入Gel-UPy主鏈(稱為Gel-UPy-Tyr),應在溫和條件下通過HRP / H2O2將其酶交聯以立即固化。由於氫鍵和酶交聯作用增強了分子間網絡,生物列印的載有細胞的Gel-UPy-Tyr構建體應表現出高的形狀保真度和機械穩定性。同時,在生理環境(37℃)下,Gel-UPy-Tyr的酶交聯網絡應提供連續的機械支持以保持形狀保真度,同時應削弱包括分子間三重螺旋和氫鍵在內的可逆鍵合創造一個寬鬆舒適的微環境,以長期改善細胞生長和分化。

圖1. 墨水設計

為了比較明膠基墨水改性前後的力學性能,分別對明膠、Gel-UPy-0.025和Gel-UPy-0.05進行了力學性能評價。結果表明,明膠在壓縮條件下易碎,而Gel-UPy-0.05水凝膠能承受更大的壓縮和拉伸性能。

圖2 墨水特性

Gel-UPy水凝膠具有粘彈性,相比明膠,Gel-UPy水凝膠的模量和延伸率顯著提高,有利於細胞列印的形狀保真度。

圖3 墨水的力學特性

墨水的列印性能

生物墨水的剪切變稀行為有利於材料成形和提高細胞存活率,且Gel-UPy-Tyr可在生理溫度37 ℃下列印。Gel-UPy-Tyr的出絲寬度與針的直徑尺寸高度相似,可在不斷裂的情況下保持其形狀。因此,該材料有構建複雜結構的能力。同時,在37 ℃細胞培養基浸泡2 天后觀察到列印的網狀結構孔隙率保持良好,並保持良好的細胞存活率。酶交聯後Gel-UPy-Tyr墨水中hBMSC的細胞存活率比光交聯後GelMA墨水的細胞存活率高。通過7天培養實驗發現,Gel-UPy-Tyr墨水能顯著促進hBMSC的增殖和展開。


圖4 墨水的列印特性

圖5 墨水的生物相容性


組織結構

研究者進一步列印了一個可逆的,扭曲的,人類真實尺寸的,載有hBMSC的耳朵,一個包含hBMSC和內皮細胞的雙細胞脛骨樣構建體以及一個六邊形稜形的載有肝細胞的支架,顯示了該墨水在複雜組織樣結構生物列印中的巨大潛力。該構建體中的細胞具有90%以上的細胞存活率,並在一周內顯示出增殖和蛋白質分泌,這表明在生理溫度下基於Gel-UPy-Tyr的構建體不僅可以保持高保真度,而且還可以支持加載的細胞的生長和功能。

圖6 組織結構列印能力

總結

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明膠的生物墨水,用於在細胞列印複雜的結構體。在明膠網絡中引入具有四重氫鍵的UPy,賦予了生物油墨以可編程溫度的粘度。因此,UPy修飾的明膠生物墨水可用於通過熱輔助擠出生物列印來構建精確的結構。為了提高可列印性,增強形狀保真度並保持較高的細胞活力,通過改變聚合物網絡中UPy的含量,將明膠生物墨水的粘度調節至合適的水平,以便在生理溫度下進行列印。生物列印後,在溫和的條件下通過HRP / H2O2進行酶交聯以化學固化充滿細胞的複合結構,以進一步穩定結構並確保高形狀保真度。基於研發的墨水,研究者成功創建了各種複雜的組織樣結構,並顯示出高細胞活力,良好的增殖和生物功能。這些明膠基生物墨水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促固化有望實現功能性3D組織的構建,並最終形成器官,其未來用途包括從藥物篩選到再生和個性化藥物等方面。

參考文獻

Huimin He, Duo Li, Zifeng Lin, Liuqi Peng, Jirong Yang, Mingming Wu, DelinCheng, Haobo Pan and Changshun Ruan*. Temperature-programmable and enzymatically solidifiable gelatin-based bioinks enable facile extrusion bioprinting. Biofabrication 2020, 12: 045003.(https://doi.org/10.1088/1758-5090/ab9906)

相關焦點

  • ...院阮長順團隊Biofabrication|基於明膠的可溫度編程和酶固化的...
    ,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列印性和高保真性。在此,研究者通過使用可逆四氫鍵合的脲基-嘧啶酮(UPy)和酶反應性酪胺部分(Tyr)進行順序化學修飾,使明膠具有可設定溫度的粘度和酶控制的固化,從而實現了增強的可印刷性和高保真。生物墨水設計與評價UPy能夠形成可逆的四氫鍵,從而在室溫下具有出色的熱響應性能和穩定性。
  • 無交聯絲素−明膠生物墨水用於軟骨組織工程的生物3D列印
    因此,Yogendra Pratap Singh團隊開發了種無交聯的生物墨水,它具有最佳的流變性,可用於聚合物擠出、水性和無毒加工,並為軟骨再生提供結構支持。該文獻發表在ACS Appl. Mater.
  • 使用互補的網絡生物墨水擴展和優化3D生物列印能力
    近年來,通過開發先進的印刷模式來應對這一挑戰。例如,3D印表機可以採用透明噴嘴,從而允許在緊接擠壓之前使用紫外光(UV)照射來部分地光交聯生物墨水。這種原位交聯方法可以幫助某些初始粘度較低的光交聯型生物油墨的印刷性能,但這種方法仍然受到擠壓材料機械剛度的限制,需要支撐每一層添加劑的重量,基於懸浮液的生物印刷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
  • 生物酶法明膠(上)
    從20世紀50年代起,世界各國紛紛開展酶法明膠製備技術開發,其主要原理是採用生物酶作用於動物的骨和皮,降解其中的膠原大分子進行明膠生產。21世紀初,明膠研究室的負責人——郭燕川,他及其他的團隊率先提出研究生物酶法工藝。經過十幾年的技術開發,2014年郭燕川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的團隊率先實現了生物酶法骨明膠生產關鍵技術突破。
  • 大阪大學科學家開發出改善可印刷性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油墨
    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墨水,該墨水可用於製造富含細胞的結構,並提高可印刷性。 利用他們新穎的生物列印材料,3D團隊列印了一系列基於細胞的物體,包括鼻形結構,同時使超過85%的組成細胞保持生命。考慮到他們的生物墨水是基於人類兼容的絲綢,研究人員認為,將來,它可以在現實世界的生物醫學應用中使用。
  • 生物3D列印GelMA基血管化皮膚
    近期,加州大學的Ali Khademhosseini教授團隊在Biofabrication雜誌上發表的題為「Biofabric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dermal fibroblast, and multilayered keratinocyte
  • 科學網—操控「生物墨水」列印人體「零件」
    賀永告訴記者,「生物墨水」首先要具備非常好的生物活性、類似體內的細胞外基質環境,便於列印後的細胞進一步發育,並建立細胞彼此間的通信。另外,在列印過程中還要求「生物墨水」必須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列印後能很快固化以便於固定成型。 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膠(GelMA)就是一種光敏性生物水凝膠,兼備較強的可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是組織工程、生物醫學、生物製造等領域的熱門材料。
  • 從形似到神似:操控「生物墨水」列印人體「零件」
    賀永告訴記者,「生物墨水」首先要具備非常好的生物活性、類似體內的細胞外基質環境,便於列印後的細胞進一步發育,並建立細胞彼此間的通信。另外,在列印過程中還要求「生物墨水」必須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列印後能很快固化以便於固定成型。  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膠(GelMA)就是一種光敏性生物水凝膠,兼備較強的可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是組織工程、生物醫學、生物製造等領域的熱門材料。
  • 德科學家用明膠製生物「墨水」 可3D列印人體組織
    近日,德國科學家朝這一目標前進了一大步,他們研製出了可3D列印人體組織的「墨水」。德國弗勞恩霍夫界面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所日前發表公報稱,他們對明膠進行化學處理後,使其成為適用於列印人體組織的「墨水」。明膠是從膠原質中提取的一種水溶性蛋白質,它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由明膠製成的生物「墨水」在列印過程中可以保持液態,而非膠狀。
  • EFL投影式光固化生物3D列印四大亮點
    投影式光固化生物3D列印解析度高、列印速度快、可實現複雜結構精細列印,在水凝膠/細胞高精度批量製造上具有顯著優勢,適合於臨床及動物實驗中批量可重複需求,已逐漸成為主流生物3D列印方法。EFL團隊持續攻關,推出了系列高精度投影式光固化生物3D印表機(EFL-BP-8600/8601)。
  • AFM:生物墨水組合化設計策略
    研究人員製備了以明膠、透明質酸(HA)、重組彈性樣蛋白(ELP)和聚乙二醇(PEG)作為主聚合物的通用正交網絡(聯合)生物墨水。並對其可列印性、力學性能、擴散係數等進行了表徵。並用通用正交水凝膠加載基質貼壁的人角膜間充質基質細胞和非基質貼壁的人誘導多能幹細胞進行列印實驗。列印後,細胞仍保持高活力和表達特徵表型標記。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可生物降解和瞬態系統是有望關閉廢物產生循環並為安全系統創造新機會的有前途的途徑,但通常以犧牲性能為代價。基於明膠的凝膠是一種有前途的選擇,因為此類生物聚合物無需合成即可輕鬆衍生,允許使用水溶性添加劑,由於降解速度快而對環境無害,甚至可以食用。明膠是人類已知的千年歷史,它是從天然膠演變成照相膠片,食品生產,化妝品和藥物中廣泛使用的材料。
  • 臺灣大學科學家研發出「生物3D列印友好型」生物墨水
    在構建所需三維支架的多種方式中,生物3D列印最具潛力。相較於其他傳統方法,其優勢在於,簡單、快速、容易滿足不同情況下的個體化需求等。   不過,在生物3D列印含細胞組織工程支架的過程中,選用合適的生物列印墨水是一大難題。基於傳統水凝膠的生物墨水存在擠出困難、可列印性差、力學強度不足、細胞長期活性難以維持等缺點。
  •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概述:1+1大於2:複合型「生物墨水」性能更優
    這些墨水都是光敏感型,通過與光引發劑溶液混合可在特定波長光照條件下交聯固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於列印,成膠後可模擬多種細胞外基質(ECM),在皮膚修復、軟骨構建、三維細胞培養等領域被廣泛應用。上述「生物墨水」是廣譜性,適用於大多數人源或動物源細胞,但單一組分構成的「生物墨水」固化而得的水凝膠卻並非是「十項全能選手」,或存在力學性能不足或存在完美適合目標細胞增殖分化等問題。為了提高水凝膠的性能或使其更具專一性,往往會在原先基礎上加入特定的組分,製備出表現更優的「生物墨水」,達到1+1大於2的目的。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一種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可編程策略
    今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微納系統與仿生醫學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員團隊提出了一種對於納米摩擦發電機器件進行可編程操作的策略,實現了不依賴於摩擦界面材料的改進,單純通過設定的操作程序實現電荷在器件內循環累積實現超高電壓輸出。
  • 「生物3D列印」材料,要做人造器官的小夥伴了解一下
    近期"生物3D列印"這一概念十分火熱,生物製造相關國際雜誌《Biofabrication》的影響因子不斷升高,要評職稱的教授們都樂瘋了。《Biofabrication》影響因子那麼「生物3D列印」是什麼呢?科學家模擬體內器官的結構(心臟、肝臟、腎等)用生物材料和活體細胞,通過3D列印的方式將他們列印出來,未來有望成為器官移植、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手段。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學敏團隊實現雷射程控形狀記憶光子晶體的無墨彩寫與複印:利用雷射即可在光子晶體智能材料上實現無墨彩色直寫和複印功能,有望拓展光子晶體在信息存儲等領域的應用,相關研究結果以Inkless Multi-color writing and copying
  • 研究人員創造出可將氧氣輸送至3D列印組織細胞的生物墨水
    但是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解決方案:一種可釋放氧氣的生物墨水,它可以將這種最重要的元素傳遞到3D生物列印組織的細胞中。這樣,細胞就可以在等待血管生長的過程中存活下來。圖片:Khademhosseini Lab) 最近的研究團隊來自UCLA,土耳其的Kocaeli大學,加利福尼亞的Terasaki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TIBI),伊朗的謝裡夫工業大學,土耳其的Erciyes大學,法國的洛林大學和愛荷華大學。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發表了有關其工作的論文,「充氧細胞的明膠甲基丙烯醯基結構的生物3D列印」。
  • 被稱為長生不老藥的生物墨水究竟是什麼?
    同樣,生物墨水必須經歷這種形式的變化,才能在環境中準確的分布。然而,凝膠中的聚合物不能形成如此緊密和堅固的網絡,從表面上「監禁」細胞,網絡必須達到其材料特性的最佳位置:它應該能夠實現高保真列印,同時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營養物質的流動和擴散以及細胞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