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原理】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2020-11-24 搜狐網

原標題:【物理原理】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來自大名鼎鼎的村山齊的《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

卷首語: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為什麼月亮得以圍繞地球作周期性的運動?為什麼攜帶相反電荷的物體彼此吸引?為什麼太陽會發光發熱?為什麼不帶電的中子與帶正電荷的質子可以結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原子核?科學家發現,諸如此類的自然現象之所以發生,原因在於其背後隱藏著四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它們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本期推出了主打文章「村山齊博士闡述四種基本力」,旨在探討支配宇宙萬物如何運作的這四種力的典型特性及其相關的未解之謎。

在物理學的早期發展過程中,人們曾以為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直接和瞬時的,即力的傳遞不需要任何媒介,也不需要任何時間。這種「超距」作用的觀點隨著狹義相對論的提出而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1905年,愛因斯坦建立了超越牛頓力學體系的嶄新時空觀,他明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切相互作用(包含能量或信息的傳遞)傳播速度的極限,因此排除了所有物理過程中瞬時超距作用的可能性。1935年,28歲的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估算出力的傳播子質量M與力的有效作用距離R之間存在一個簡單的反比關係:

其中MeV代表兆電子伏,是能量或質量的單位,而m代表米,是距離的單位,並由此預言了在原子核之間傳遞強核力的pion介子的質量應該大致在100MeV的量級,後者果然在1947年的宇宙線實驗中被發現。這是湯川教授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但卻使他一炮而紅,榮獲了194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迄今為止,物理學家發現自然界至少存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它們的強度可以用無量綱的數字近似地表徵。

核力

核力它是短程力,只在原子核的尺寸範圍內起作用。強相互作用既可以把夸克結合在一起形成質子或中子,也可以將質子和中子結合起來形成原子核。在夸克層面,傳遞強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膠子;但在核子層面,強核力的有效傳播者就是湯川教授所預言的pion介子。

弱核力

弱核力是導致某些原子核發生衰變的超短程力,它的作用距離比強核力小近千倍,而它的強度更是遠遠小於電磁力的強度。但自然界中強度最弱的其實是引力,儘管它的有效作用距離可以無窮大,但它在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弱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給定各種力所起作用的範圍,湯川的近似公式可以被用來估算它們的傳播子的質量,並由此得出光子和引力子沒有質量,只能以光速傳播的有趣結論。不僅如此,傳遞弱核力的三類玻色子的質量大致相近,都在100GeV附近,也符合實驗觀測。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所傳遞的「湯川力」既然可以賦予若干基本粒子以質量,因此它或許可以被當作「第五種力」來看待。但上述基於湯川近似公式所做的估算表明,出現在電弱統一理論中的希格斯粒子確實具有和W或Z玻色子差不多的質量,屬於弱核力的範疇。另一方面,在夸克層面上傳遞強相互作用的膠子沒有靜止質量,這似乎與湯川的近似公式相矛盾。村山齊博士告訴我們,這是由於強核力具有一種被稱作「漸近自由」 (asymptotic freedom)的奇特性質,類似於橡皮筋或彈簧:夸克之間的距離越大,彼此的吸引力就越強,強到科學家永遠無法分離出單個夸克的程度;而一旦夸克之間的距離趨近於零時,它們就如同自由粒子一樣,相互作用變得微乎其微。

同樣激動人心的是發生在太陽中心的核聚變過程,後者產生了大量能量,其中一小部分到達太陽表面後,再傳遞到地球,使得一切生命都沐浴在光和熱之中。但若要相信人類無法企及的太陽內部真的發生了諸如此類的奇妙反應,你必須想辦法證明核聚變的另一產物——與弱核力相伴而生的中微子——也到達了地球。這正是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Raymond Davis)在1968年所做的事情:他發現了來自太陽中心核聚變所產生的中微子,由此揭開了中微子天文學的序幕。

電磁力

第二類相互作用是人類最熟悉的電磁力,它是長程力,它的有效作用距離(力程)可以被看作是無窮大,但它的強度要比強核力小上百倍。電磁力的傳播子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唯一能夠切身感受到其存在的基本粒子——光子。電磁力也遵守平方反比律,而且原則上作用程也很長,但每個原子的淨電荷卻等於零,因為電子云的負電荷正好與核的正電荷相互抵消(電子因量子效應而不會落到核中,見量子理論)。所以,即使你把大量原子放到一起,總電荷仍為零,而引力則因原子數量的增多而變大。

萬有引力

任意兩個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的大小與它們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本質或狀態以及中介物質無關。

F = G m 1 m 2 r 2 {\displaystyle F=G{\frac {m_{1}m_{2}}{r^{2}

來源:

邢志忠科學網博客

連結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79-987034.html

本期編輯|以太

環球物理讓物理更簡單!!!專業物理,致力於物理!如果你物理有需要提高的可以撥打環球物理以下電話進行諮詢:010-56143955,010-56143855,400-808-9005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蘇州街55號名商大廈1101A

網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
    大自然中有四種不同的「力」,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引力和電磁力之外,還有兩種是「強力」和「弱力」,這四種目前發現的基本作用力,宇宙中已知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引力自從那一坨蘋果砸在牛頓大佬頭上之後,引力相互作用出現在人們眼前,然後基礎相互作用成為了物理學的核心研究課題。等到了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在發展相對論理論的時候,用「等效原理」降費慣性力與引力場「等效(視為同種東西)」,才為引力相互作用建立起廣義相對論。
  • 宇宙為什麼有四種基本力?破解玄機,統一四種基本力前路漫漫
    說到「力」,給我們的感覺是十分平淡無奇的。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就學過基本的力學知識:我們可以用力推、拉使物體移位;可以拉伸、扭轉或者粉碎一個物體;揮動手臂用球拍將球打出去,人走路或汽車行駛會遭遇空氣阻力和路面的摩擦力,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些「力」並不會太過介意。
  • 大家一起來聊聊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問題
    我先說說四種基本力的基本特徵自然界中存在著四種最基本的力,分別是引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強核力。這四種力囊括了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力學現象。但是在目前,至少有兩種力學現象是無法用四種基本力來解釋的:即電子族粒子和中微子的內部結構。不明白?
  • 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在自然界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在過去的兩千年以來,科學家們逐步發現宇宙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劃歸為四種基本力。這四種基本力量從一開始就不同,但本質上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是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下面簡要介紹這四種基本力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北京時間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各類物理力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從在路上行走到火箭發射,再到貼在冰箱上的冰箱貼,這些都需要力的作用。
  • 為什麼物理學追求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自從科學誕生之日起,科學家就一直走在統一的道路上,牛頓統一了天上地下的物體運動規律,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楊振寧統一了電磁力與弱核力;統一場論是物理學的終極夢想,如果誰真的能統一四種基本力,那麼他的功績是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 萬有引力如果不是一種力,為什麼會被稱為四種基本力之一?
    萬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它在17世紀首先由艾薩克·牛頓提出,它指出所有物體都受到引力的吸引。牛頓的發現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取代。然而,對於大多數實際應用來說,牛頓的萬有引力通常情況下仍然是可以準確描述的。
  • 物理學家剛精確測量四種基本力之一的「弱力」
    博科園:科學科普-粒子物理學類這是標準模型的另一個勝利,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理論,它描述了所有已知基本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物理學家們已經做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來測量弱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對質子的作用。5月9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研究結果,正是標準模型預測的結果,對物理學家們在理論中尋找奇點的努力,以及發現可以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新物理學的努力又一次打擊。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必修1)|物理知識園地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力和力的圖示:1、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N;力是矢量;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時存在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1、萬有引力:存在於一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度隨著距離的增大而減小。
  • 自然界存在第五種力 如證實將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他們對研究結果進行梳理後認為,這一亞原子粒子並非物質粒子,而有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第五種力的證據。  該研究負責人、物理和天文學教授馮孝仁(音譯)說:「數十年來,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又叫強相互作用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強的)和弱核力。如果我們的結論獲得證實,那將是革命性的。第五種力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導致力和暗物質的統一。」
  •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學霸對四種基本力的介紹
    四個基本力是宇宙中每個相互作用的基礎>我們每天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為四個基本的力:引力、弱核力、強核力和電磁力,它們支配著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雖然萬有引力將行星、恆星、太陽系甚至星系聚集在一起,但它卻是最弱的基本力,尤其是在分子和原子尺度上。把一個物體從地上提起來或者往上跳等動作都在抵消整個地球的引力。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引力相對其他基本力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 2014年環保工程師基礎知識複習:四種基本力(相互作用)
    四種基本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萬有引力。  強相互作用力  將質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並將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束縛在一起。一般認為,稱為膠子的一種自旋為1的粒子攜帶強作用力。它只能與自身以及與夸克相互作用。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至少有兩個物體才會有力),國際單位制單位為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 解讀大自然四種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
    1、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任何物體之間存的相互吸引力,是四個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但是同時又是作用範圍最大的(不會如電磁力一般相互抵銷)。
  • 什麼是四種基本力,在宇宙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人類科學的進步依仗於物理學的進步,更準確的說是依仗基礎物理學的進步,因此研究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就變得十分重要
  • 精確測量弱力的物理哲學依據
    四種自然基本力分別是引力和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不同的宏觀尺度上描述了引力屬性,引力在微觀尺度上表現為量子引力,目前的物理學家在量子引力的研究領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發現。
  • 四種基本性質力中電磁力最多
    從高中物理開篇,我們都聽過四大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今天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常見的這種力。一、電磁力平時最常見的彈力,是四大基本力中的電磁力的宏觀表現。本質是接觸面之間大量分子在外力做功下偏離電磁場基態,電磁場被激發而儲存的額外能量就是彈性勢能。相鄰原子或分子之間作用力也屬於電磁力。
  • 引力是無處不在天生的四種基本力之一
    其實引力不是「產生」的,而是這個世界本身就存在的,是四種基本作用力之一。引力是質量引起,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引力大小與相互作用物體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平方成反比。計算引力的公式為:F=(G×M1×M2)/R2其中:F為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G為萬有引力常量,M1為物體1的質量,M2:為物體2的質量,R:為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 四種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弱的,為何還能坍縮出破壞力超強的黑洞?
    引力雖然是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弱的,但是引力的作用範圍無限遠,而且可以無限疊加,這使得引力控制著宇宙中大尺度的宏觀物質運動。四種基本力在物理學中,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釋一切和物質有關的物理現象,目前人類一共發現了四種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基本力,它們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萬有引力相互作用。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簡介
    可以說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其實也是人類不斷深入探索物質基本組成的過程。比如中國古人就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物質都由五種元素組成:金、木、水、火、土,並據此命名了這五顆經典行星。古希臘人則認為所有物質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空氣、火、水、土。後來的化學研究表明,這兩種觀點都過於簡單化了。現在已知物質由大約一百個不同的元素組成,而不是僅僅只有四五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