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總感覺這裡疼,能不能給我開點止疼片、止疼藥啥的?
有很多人在身體出現不適、疼痛之後,並沒有積極就醫檢查,而是去往小診所隨便購買止痛藥物。
解熱鎮痛類的藥物,也成了許多家庭藥箱中的常備神藥,它們的使用頻率相當之高,無論是牙痛、頭痛或腰痛,只要和疼痛沾邊,部分人就會直接選擇服用鎮痛藥!
此時的你,早已經將「是藥三分毒」這句話拋諸腦後,在你看來毒遠要比疼痛輕得多,只要眼下的疼痛能止住,就說明藥物是有效的。
但你不知道的是,解熱鎮痛類的藥物非常多,每一種都有各自的適應症,並不能盲目使用!
從廣義上來說,解熱鎮痛藥物可主要分為兩大類,也就是酸類和非酸類,前者最為常見的就是水楊酸類、鄰氨基苯甲酸一類,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都是典型的酸類藥物。
而後者則是吡唑酮類、苯胺類、西康類等,常見的保泰松就是非酸類鎮痛藥!
從狹義上來說,解熱鎮痛藥特指的就是苯胺類,比如乙醯氨基酚就是最典型的。而非那西丁作為陣痛的主要成分,多與阿司匹林、咖啡因、巴比妥等相搭配,製作成多種複方製劑!
這種非那西丁類鎮痛藥,恰恰就是曾經被認為引發鎮痛藥性腎損傷的主要藥物!
非那西丁的原型以及其代謝物質,對乙醯氨基酚都有解熱的作用,它的藥效強度可以與阿司匹林相媲美,且作用的時間相對較差,所以是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解熱鎮痛藥物。但是,在1953年非那西丁導致嚴重腎損傷事件,引發了大家對該藥物的警惕性!
在1953年一部分歐美國家陸續發現了腎病患者大量增加,根據報導顯示,在這些患者中多數都曾長期過量服用過非那西丁的複方鎮痛類藥物。
而在1962年的報導顯示,腎乳頭壞死患者於長期服用非那西丁也有關係,這也讓非那西丁傷害腎臟的事實被世界公認!
而臨床也對非那西丁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研究結論顯示,過量服用非那西丁類的鎮痛藥物,可造成腎乳頭的異常壞死、間質性腎炎、急性腎衰、慢性腎衰等多個問題出現。不但如此,非那西丁還有致癌性質,它與膀胱癌、腎盂癌等有關!
除此外,非那西丁的食用還可能會引起視網膜損傷、肝臟損傷、紫紺或溶血等多個嚴重不良反應,這是因為非那西丁具有極強的毒性,經過代謝分解後,就可造成肝腎損傷。而且,長期應用非那西丁還可能會導致對藥物的依賴以及腎損害。
由於其毒性較強、損害性較大,所以非那西丁已經被多個國家禁售,並對乙醯氨基酚所替代,現在僅用於某些複方製劑中。
所以,這裡還要提醒大家,在用藥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過量、長期食用該類藥物。在用藥後出現身體不適,應積極就醫進行檢查;
另外,我們應當正確認識解熱鎮痛類藥物的作用,它帶來的效果僅僅只是一時的,並不能將造成疼痛的原發病因去除。
想要徹底告別疼痛,找到原發病因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近期經常感覺身體疼痛,最好去醫院進行檢查,查明病因後再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