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入門的深空攝影相機ASI533MC Pro,性價比高到令人咋舌!

2021-01-09 ZWOASI天文攝影人

說到ASI相機,第一時間浮現在你腦海裡的,可能是ASI1600、ASI071、ASI294等。這些相機性能強悍,不少優秀的國際大作都是用它們拍攝出來的。

不過今天,我們不打算聊這幾個耳熟能詳的相機。我們要聊一聊一款新相機,ASI相機家族的小兄弟——ASI533MC Pro。你可能在前陣子的星空大會上有看到過這臺相機,早聞其名,但是未知其詳。

這是我們第一次公開宣傳這款相機,我們給它的定位是:最適合入門的深空攝影相機。

價格

既然我們在標題中說到性價比,那麼肯定要談到價格,這裡我們不賣關子,直接公布:

ASI533MC Pro定價人民幣5980元,馬上就可以接受預定。

在目前所有在售的ASI深空相機中,ASI533MC Pro的價格接近最低,只比ASI183MC Pro貴了500元。事實上,用戶們不妨將它看作是ASI183MC Pro的全面升級版。

命名

細心的朋友們,可能會關注ASI533MC Pro的命名。按照ZWO一向的規則,ASI是ZWO的天文相機品牌,533代表Sony最新背照式晶片IMX533,M代表CMOS,C代表彩色相機,Pro則意味著它性能進階,擁有DDR3緩存和冷凍性能。

下面這張圖可能會幫助你更好的認識ASI相機的命名規則:

IMX533背照式傳感器

ASI533MC Pro採用SONY最新背照式IMX533傳感器,1英寸方形畫幅,解析度3008*3008。背照式相較於傳統的前照式晶片,光線利用率提升,從而擁有更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比較新的CMOS天文相機,幾乎都是背照式的了。

而1英寸方形畫幅不僅大小適中,而且正方形也更適合構圖。對於剛入門的天文攝影愛好者們很友好。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選擇相機時,並非畫幅越大越寬就越好,選擇自己更容易操作的才是正道。

此外,ASI533MC Pro的像素大小為3.76um,滿阱50ke,和旗艦相機ASI6200一致。14bit ADC下,動態範圍可以達到14 stops。高動態範圍帶來的影響是顯著的,在長曝光下,明部細節得以顯示,但又不至於過曝以致失去星點本身的色彩。這樣,整個畫面的色彩和影調就會更加細膩豐富。

除了以上參數,各位深空攝影愛好者在在挑選相機時,最關注的無外乎於量子效率、讀出噪聲、暗電流和輝光等。在這裡,我們可以先肯定的說一句,ASI533MC Pro雖然作為入門級相機,但這些方面的表現不輸旗艦機。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量子效率

量子效率(QE,Quantum Efficiency)很容易理解,它指的是傳感器的光電轉換效率。相機感光元件上每個像素接收到光子,會有一定的概率被轉化為電子。通常情況下,單眼相機的量子效率比較低,傳統單反的QE峰值大概在50%左右,而ASI深空相機率則在70%-80%之間,ASI533MC Pro的量子效率大於80%,可以說是位列前沿了。

而量子效率越高,相機的靈敏度就越高。

讀出噪聲

在噪聲方面,ASI533MC Pro的讀出噪聲在1.0e-3.8e之間。增益為0時,讀出噪聲3.8e,增益越高,讀出噪聲越低。增益大於100時,讀出噪聲斷崖式下降,最低可達到1.0e!超低的讀出噪聲顯著提升了相機的信噪比,極大的減少了後期處理負擔。

暗電流

我們在考慮降低噪聲時,除了降低讀出噪聲,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製冷。給傳感器製冷,可以大幅降低暗電流噪聲。暗電流噪聲在短曝光下無足輕重,但是深空攝影中動輒需要進行長曝光,導致暗電流成倍增長,累計下來不容小覷。有效的製冷不僅可以抑制暗電流,還可以保持恆溫,有助於拍攝溫度準確的暗場。

ASI533MC Pro在製冷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旗艦相機ASI6200 Pro系列一樣,我們採用了2級TEC製冷器,在環境溫度30℃測試結果下,能將CMOS傳感器下降到40°以下。換而言之,就是製冷溫差高達40°!

製冷帶來的效果顯著,如下圖所示,製冷到-10℃時,暗電流僅為0.00048e/s,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輝光

一直以來,輝光都是深空攝影的幾大難題之一。輝光到底是什麼?通俗的講,就是傳統CMOS傳感器在通電工作時,會產生微弱的紅外光,當相機處於曝光過程中相當於一個發光源。這個光源會導致拍攝圖像有很明顯的亮塊。

(有輝光-曝光300秒照片成像)

如圖所示,曝光300秒下,輝光非常明顯,嚴重影響圖像質量。

這個困擾很多天文攝影愛好者的難題,在ASI533MC Pro這得到了解決,我們非常自豪的說,ASI533MC Pro無輝光!在實際拍攝中,無論你使用長曝光還是高增益,圖像都不會再受到輝光的影響。

(無輝光-曝光300秒照片成像)

DDR3緩存

USB 2.0到3.0的轉變,意味著傳輸速率的大大提升,這在ASI相機中被廣泛使用。而256M的DDR3內存,可以保證數據傳輸穩定——丟幀?不存在的!ASI533MC Pro在USB 3.0和DDR3緩存上的使用,大大節省了廣大天文攝影愛好者們的時間和精力。

系列三寶

從星空大會開始,我們一直在對外「捆綁」宣傳的今年的三款新相機:ASI6200MM/MC Pro、ASI2600MC Pro以及ASI533MC Pro。

不難看出,在我們的定位中,ASI6200 Pro系列屬於旗艦相機,其全畫幅、高解析度、16bit ADC等參數使它毫無疑問的成為系列的老大哥。而ASI533MC Pro,則憑藉其小巧玲瓏,成為隊內老小,最最適合剛入門的用戶使用。

不僅如此,各位對ASI6200 Pro系列相機期待已久、卻苦於其價格昂貴的愛好者們,也可以選擇ASI533MC Pro。

為什麼這麼說?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除卻晶片尺寸等問題,ASI533在多方面的表現,都不輸ASI6200。諸位完全可以花5980的價錢,提前體驗接近3萬的相機的拍攝效果。等到ASI6200 Pro系列正式發售,相信大家屆時,已經對這一款旗艦相機的性能成竹在胸了。

講到這裡,一定有人好奇我們「系列三寶」三款相機的具體參數差異,能說的我們這裡已經說了,其他的就不再贅述,欲知詳情,咱們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ZWO又一款CMOS深空攝影神機發布!ASI294MMPRO
    ASI1600的誕生,掀起了CMOS深空相機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在此之前天文攝影領域一直由CCD相機統治。不過打住,今天我們不是要回憶ASI1600的光輝歷史,而是要發布一個全新的ASI相機,ASI1600MM Pro的後浪:ASI294MM Pro。
  • 天文深空攝影入門 簡介
    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tunys深空攝影簡介1,什麼是深空攝影深空攝影屬於天文攝影的一種。天文攝影大致可分為三個分支——深空攝影、星野攝影、太陽系天體攝影。本文主要討論以太陽系外的深空天體,尤其是非點狀天體如星系、星雲、星團等為目標,通過長時間的曝光再後期專業軟體處理後,來展現這些天體的風貌。
  • 從入門到進階,行星攝影詳細教程1:所以到底什麼是行星攝影?
    深空攝影下面是一張非常典型的深空攝影照片:玫瑰星雲,攝影師Jason Guenzel,使用相機ZWO ASI533MC Pro前陣子有一條玫瑰星雲的微博在網上破了圈,甚至一度在我首頁達到了刷屏的效果——「永不枯萎的玫瑰」,這種來自宇宙的浪漫一般人都遭不住
  • 斑驢Pro —— 一款性價比超高的運動相機
    運動相機已經不像過去那麼讓大家感到陌生了,它已慢慢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運動相機全新的拍攝體驗和超強的沉浸感,正在悄悄的改變著我們的拍攝習慣。  隨著海外運動相機市場的火熱,國內運動相機市場也從萌芽階段迅速崛起。海外運動相機品牌強勢登陸國內市場,國內各大智能硬體品牌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運動相機,各路山寨商也生產了大量的山寨運動相機。
  • 神遊於浩瀚星河 業餘天文攝影入門淺談
    它的特點是結構緊湊、體形輕巧(相對於反射式望遠鏡),使用和維護都非常簡單,更加適合攜帶到野外使用。所以折射式天文望遠鏡是用來拍攝深空天體的很好選擇,很多同好的深空天體圖片都是使用折射式望遠鏡拍攝的。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的選擇餘地也非常大,有廉價的普通消色差(普消)式折射鏡也有高檔的復消色差(APO)式折射鏡。
  • 從入門到進階,行星攝影詳細教程2:拍行星應該選什麼望遠鏡?
    1.望遠鏡三要素望遠鏡、支架、相機是行星攝影中的三大樣,也是新手入門時最先需要考慮的問題。雖然咱們主要是賣相機的,但是不客氣地說,一個良好的望遠鏡才是行星攝影的前提,相機的事可以後面再說。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單反+鏡頭的組合代替望遠鏡,但是這個話題扯起來就太遠了,我們這裡只論望遠鏡。考察一個望遠鏡是否適合行星攝影,主要有三個要素:精度,口徑和焦距。
  • ZWO每周一圖: M42獵戶座大星雲ASI294MC-Pro
    通過望遠鏡觀察,可以看出獵戶座大星雲的形狀猶如一隻展開雙翅飛翔的火鳥,它的亮度相當高,以亦有火鳥星雲的稱號,可是不常用。在全天僅次於Carina星雲,在無光害的地區用肉眼就可觀察。獵戶座大星雲是全天最明亮氣體星雲。獵戶座星雲,有三顆排列整齊的亮星,另外還有斜著排列的3顆小星,不用望遠鏡觀測,就能看出3顆小星中間那顆隱隱約約地泛著紅光,它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獵戶座大星雲。
  • 攝影入門_天文攝影的知識全科_陳閱攝影培訓
    從惡劣的天氣,不良的時機到滑坡和設備故障等障礙,都可能使它成為非常令人沮喪的追求。但是最後,儘管遇到了種種障礙,最終確定要拍攝的照片時,天文攝影卻成為其中一種最有價值的攝影形式。天文攝影的類型天文攝影術是一個籠統的術語。實際上,您可以追求多種類型的天文攝影,每種類型都有不同的技術,裝備和計劃。
  • 從入門到進階,行星攝影詳細教程3:拍行星應該選哪個支架?
    本期文章承接上一期《從入門到進階,行星攝影詳細教程2:拍行星應該選什麼望遠鏡?》,上篇文章裡我們主要科普了一下望遠鏡的種類,以及天文攝影愛好者們應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望遠鏡。這一期我們要講天文攝影硬體系統中的另一個核心部件:支架。講完支架系統後,我們還會繼續講一些配件的選擇和使用,如尋星鏡、巴羅增倍鏡和EAF。
  • 佳能EOS 77D相機測評!一款最適合的入門級單眼相機
    佳能EOS 77D是一款出色的相機。圖像質量是第一速率,它具有滿足攝影愛好者所需的所有功能和控制。我們特別喜歡它在實時取景模式下的性能,它與最新一代無反光鏡相機一樣快速響應。然而,使用EOS 80D中已有的技術,它確實感覺像是一個範圍填充而不是真正的新相機。它也不便宜。幾年前,佳能同時推出了EOS 750D和760D。
  • 探尋數千光年之外,小胖的深空攝影技巧談
    今天繼續聊攝影,明天聊聊電腦!所謂深空攝影,也就是通過相機去觀察星雲星系,探視宇宙無窮的魅力的一種攝影主題。我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地方都是觀測甚至記錄浩瀚星空的絕佳場所,再加上現在的交通非常方便,也讓深空攝影的愛好者變得越來越多,但如何入門,如何拍攝,似乎都是與尋常攝影主題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小胖今天就來拋磚引玉,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深空攝影的門道吧。
  • 單眼相機是什麼 單眼相機入門教程【詳解】
    喜歡攝影,想學攝影,那就先了解單眼相機吧。那麼,單眼相機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單反入門教程吧。  單眼相機是什麼?而消費級相機則是純電子快門,存在嚴重的快門時滯問題,這一弱點堪稱消費級相機的軟肋,因此它拍靜物尚可,但不適合抓拍運動物體——你所得成像,往往不是你按下快門時的那個動作。  3. 單眼相機的取景是通過鏡頭取景,看上去很亮堂,而且你所看到的畫面,就是你將要拍到的,通透的光線使對焦時更容易觀察。
  • 從入門到高手 購買佳能EOS的六大誤區
    時下,數碼單眼相機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必備裝備。但是,許新手玩家在購買相機時總會被商家的各種「建議」弄的暈頭轉向。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在認識上的一些誤區,也影響其對單眼相機性能的判斷,從而給選擇購買帶來了困擾。以下六個誤區是消費者在購買佳能EOS單眼相機時最容易出現的,應特別警醒。
  • 入門天文望遠鏡推薦
    這一條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預算決定品質。主要觀測目標或者買來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區別也很大,一般有如下的可能。a)純目視,不考慮攝影;b)想拍攝星雲星系等深空天體;c)想拍攝月亮行星,深空天體無所謂;d)我就隨便玩玩。有車否?家裡是高層電梯樓還是多層沒電梯?
  • 攝影從零到入門 曝光模式與測光方法詳解
    今天我們帶來180分鐘攝影從零到入門的第三節課,認識曝光(中)。P檔下,感光度依然是由我們手動設定(同樣可以使用自動感光度),但是相機自動判定光圈和快門速度。P檔更適合拍攝複雜環境,例如舞臺表演環境、快速變換的環境。
  • 號外,號外,ASI相機攝影作品榮登格林尼治天文攝影大賽
    由格林尼治天文臺舉辦,一年一度的天文攝影大賽於上周落下帷幕,並由專業評委評選出年度最佳天文攝影作品,其中不乏由ASI相機拍攝的絕美佳作。今天我們對這些作品做了一些整理,下面一起來大飽眼福吧!
  • 全畫幅微單時代 2018年哪些相機值得買?(全文)_佳能 EOS R_數碼...
    其實我們自己購買相機,首先想明白兩件事情就可以了:第一個是想要拍什麼,第二個手裡有多少錢。相機新的一定是比舊的好,但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今天來甄選什麼相機值得買,不是完全從性能角度考慮,而是綜合性能表現、適合人群和性價比表現多個方面。
  • 相機急救指南 快速搞定攝影入門常見問題
    ­  (原標題:相機急救指南 快速搞定攝影入門常見問題)­  第1頁:我的照片是模糊的怎麼辦?­  四五六月是小長假扎堆的日子,每逢假期筆者總能收到很多關於相機方面的「求助電話」,對於很多不熟悉相機的朋友,在外拍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單靠說明書很可能會手足無措。
  • 攝影入門,5個新手常遇到的疑難問題,綜合答疑
    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攝影師常被問到的問題,新手常常會問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相機?實際上專門做器材測評的攝影博主,一般攝影師也不一定對每個相機的性能都有了解。畢竟我們也不是什麼相機都會買,大多數時候只會買自己所需要的,研究自己所需要相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