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ilot到底特別在哪?能讓Elon Musk甘當小白鼠

2020-11-27 雷鋒網

雷鋒網按:這 CEO 是真拼啊!

雖然特斯拉 CEO Elon Musk 經常立下一些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承諾,但經歷幾次跳票後,他往往能神奇的實現目標,比如讓萬年賠錢的特斯拉實現盈利。

最近,他第 N 次提及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時間表,話語依然是那麼的自信。這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直對雷射雷達視而不見的特斯拉到底特別在哪,它能趟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自動駕駛之路嗎?

與其他廠商相比,特斯拉有一大隱藏優勢,那就是它售賣的車型都是不折不扣的聯網車型,因此特斯拉能用這幾十萬臺車採集的數據來訓練 Autopilot 系統並找出自動駕駛的「門道」,隨後再通過推送提升這個龐大車隊的自動駕駛能力。

其實從核心來看,Autopilot 的工作原理與其它自動與半自動駕駛系統類似,即系統應用之前,特斯拉會從車輛傳感器(比如前置攝像頭)採集數據。

隨後,Musk 會花錢找專業公司為圖像數據中的車輛和其他物體打上數字標記。接著,特斯拉會將一些圖像數據反哺給神經網絡,讓它去識別各種範式(主要是其他車輛和它們的行駛方式)。通過不斷訓練,神經網絡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

這個過程就是自動駕駛行業普遍應用的「神經網絡訓練」。消息人士表示,為了加快速度,特斯拉準備了成千上萬塊微型晶片(即 GPU)來同時訓練神經網絡。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微信:AI-Drive)了解,除了用攝像頭和雷達採集常規數據,Autopilot 團隊還能要求車輛採集特定的數據,比如車輛相遇或從自行車、卡車旁經過時的數據。這樣一來,他們就能訓練神經網絡自動識別這些擦肩而過的物體。

Autopilot 模式打開時,軟體會將攝像頭、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採集到的實時數據進行整合,而已經「訓練」許久的神經網絡會試圖預測物體短期內的運動方向。基於神經網絡給出的指導,軟體會最終決定車輛行駛路線。

不過在軟體工作方式的細節上,特斯拉和其它廠商卻有較大差別,而且 Musk 還始終咬定雷射雷達沒有必要,現有的攝像頭、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能提供充足的路面數據了。

行為克隆

知情人士表示,即使 Autopilot 模式處在關閉狀態,攝像頭和其它傳感器也能採集大量數據,供 Autopilot 團隊分析人類司機在各種情況下的駕駛方式並對其進行模仿。隨後,Autopilot 就會利用這一附加因素規劃車輛在特殊情況下的駕駛方式,比如如何走曲線或躲避障礙。業內將這種方法叫做「行為克隆」。

不過,這種方式當然也有自己局限,它教不會自動駕駛系統如何處理那些不易預測的危險情況。這也是許多公司依賴這項技術時小心翼翼的原因。

當然,特斯拉的工程師相信,只要能從規規矩矩的人類司機那裡拿到足夠的數據,神經網絡就能學會如何直接預測最佳的轉彎、剎車和加速時機(大部分情況下)。

一位參與了 Autopilot 開發的技術人員表示,「你完全不需要其它東西」來教導系統如何自動駕駛。特斯拉甚至認為未來程式設計師連代碼都不用寫,在遇到特殊情況時 Autopilot 自己知道該怎麼做。

事實上,「行為克隆」這種方法已經被許多自動駕駛開發者所摒棄。他們擔心以這樣的方式依賴神經網絡,一旦發生事故就很難推演出真正的原因,畢竟神經網絡如何做決定還是個未解之謎。

在人工智慧能完全接管車輛之前,特斯拉必須慢慢來。這就意味著它會讓神經網絡接手一部分代碼編制工作,特斯拉 Autopilot 願景團隊主管 Andrej Karpathy 將其稱為「軟體 2.0」。

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的開發版 Autopilot 系統就依賴於這樣的神經網絡,它能找出哪些傳感器的讀數是一致的,這也是傳感器融合的一部分(有些廠商也在利用這種方法,但與特斯拉有所不同)。據悉,在告訴 Autopilot 如何找到一致讀數的問題上,特斯拉神經網絡的代碼創作能力已經比程式設計師強了。

「影子模式」

關於特斯拉「影子模式」的價值,業內也眾說紛紜。

說實話,這也是特斯拉的一大法寶,「影子模式」能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運行實驗軟體。隨後,工程師就能以獲取的數據為基礎,比對實驗軟體和人類司機選擇的差異。同時,Autopilot 團隊還能在「影子模式」下比對軟體和人類在相同情況下所作反應的差異。

不過,在「影子模式」下,工程師就看不到路上其他車輛如何做出反應,因此外界批評該模式價值有限。此外,還有專家指出,特斯拉根本不知道人類駕駛員眼睛看到了什麼,也許人眼獲取的信息比 Autopilot 要豐富得多,畢竟在目標識別能力上有時候傳感器還是稍遜一籌。

最為關鍵的是,在現實中 Autopilot 可沒少犯錯,一旦駕駛員思想開了小差,就有可能發生車毀人亡的悲劇。今年 3 月,就有一位蘋果工程師在 Autopilot 開啟的情況下丟了性命。痛定思痛,Autopilot 團隊也一直在努力,他們想阻止車輛撞上護欄,或者說給駕駛員足夠的剎車時間。

在隨後的更新中,Autopilot 也進步巨大。內部數據顯示,面對路中間的靜止車輛時,它及時召喚出了自動剎車功能,而此前這一直是特斯拉最為頭疼的問題。

雖然特斯拉並未公布具體數據以支撐自己的論據,但在 Musk 看來,當下 Autopilot 的自動轉向功能已經比人類司機更強大了。

CEO 玩命當小白鼠

當然,還有一點不同不能忽略,那就是 Musk 甘願為 Autopilot 當小白鼠。

每周他都會與 Autopilot 項目的主管和工程師們開會,不過會場並非弗雷蒙特的辦公室,而是 Musk 自己的 Model S 裡。 

Musk 會在 Autopilot 模式下與員工通話,這樣做不但能節省時間,還能順道測試最新的開發版 Autopilot,有時他在路上遇到了問題,就會即時反饋給工程師們(Autopilot 躲避瘋狂大卡車的技能就是 Musk 親自主導的)。

事實上,Musk 比上面一段描述的還要激進,他的 Model S 簡直就是一臺「工程機」,Musk 甚至能自行調整一些 Autopilot 的參數配置。消息人士稱,Musk 有時候會把車調的比公司的測試車還瘋狂,他會將 Model S 推向極限,車輛的自動跟車距離、變道果斷性都會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Musk 甘願這樣「奉獻」自己也彰顯了 Autopilot 對特斯拉的重要性,畢竟這項功能對支撐特斯拉股價意義重大。他還曾暗示,未來特斯拉可能會利用 Autopilot 開通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Autopilot 正式上線還不到一年時,一場致命交通事故曾給特斯拉潑了一盆冷水。當時,每周都會曝出與 Autopilot 有關的事故,而這些事故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司機過度依賴技術。

不過,Musk 可不在乎這些外部噪音。

他在內部大會上甚至慷慨激昂的表示,與其花十年時間打磨好了 Autopilot 再發布,還不如現在就去阻止事故並拯救生命。如果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就不去為這個世界做貢獻,完全是懦夫的行為。

「我們做的不是讓人舒服的事,而是真正正確的事。」Musk 說道。

雷鋒網推薦閱讀:

特斯拉 vs Waymo:到底誰才是自動駕駛行業的頭號種子?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Elon Musk:彈床成功了 諷刺俄航天局局長曾嘲笑SpaceX
    「The trampoline is working」@elonmuskjoking about a 2014 zing from Roscosmos』Dmitry Rogozin, 「After analyzing the sanctions against our space industry, I suggest to the USA to bring their
  • 誰能加入Elon Musk的朋友圈?答案在他Twitter關注的82個帳號裡.(全)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能加入鋼鐵俠的朋友圈呢?懷著探究未知世界的八卦的心,我把這 82 個 twitter 帳號挨個扒了一遍。Musk 的 twitter:https://twitter.com//elonmusk在新聞裡可以看到 SpaceX 火箭發射的報導,在股票軟體裡可以感受 Tesla 指數上下跳動,在 Musk 關注的這些 twitter 帳號裡,你可以發現一個圈子,他們代表著地球上最高的智商、最大的野心和最強烈的好奇心。
  • Autopilot系統或將實現 「匝道出口」與「匝道入口...
    >,而且這次更新將會是Autopilot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重大突破!■ 關於Autosteer功能特斯拉描述:在高速公路上的時候,你的特斯拉車輛能夠判斷你需要在何時在哪條車道上行駛。除了能夠確保你不錯過出口之外,Autopilot能夠在交通繁忙的時候發現合適的機會將車輛切換到快車道。
  • 騰訊科恩實驗室提出特斯拉Autopilot系統缺陷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之穎】據外媒報導,騰訊科恩實驗室(Keen Security Lab of Tencent)今天發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特斯拉Autopilot系駕駛系統的缺陷,以及如何欺騙特斯拉的系統,以擾亂該駕駛系統的判斷能力。
  • 特斯拉發布Autopilot新數據 行駛裡程達30億英裡
    Autopilot推出4年後,特斯拉在2018年11月宣布Autopilot現實行駛裡程達到10億英裡。時隔兩年不到,該公司又宣布Autopilot行駛裡程又增加20億英裡,總量達到30億英裡。騰訊汽車原文配圖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部門主管安德烈·卡帕西最近在一次演講中發布一組有關Autopilot及其功能的新數據。
  • 三張貼紙「欺騙」特斯拉 騰訊科恩實驗室指出Autopilot視覺識別缺陷
    特斯拉 Autopilot 輔助駕駛系統能夠識別道路上的車道線,進行沿道路行進和變道等操作。在科恩實驗室發布的視頻演示中,道路特定位置上擺放三張小紙片,一般情況下人類駕駛員都難以輕易察覺紙片的存在,然而特斯拉在 Autopilot 駕駛模式下行駛到該位置時,突然作出轉向決策進入到隔壁的逆行車道。
  • 參議員:「睡覺開車」問題解決前特斯拉應禁用Autopilot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埃德-馬基(Ed Markey)周三要求特斯拉禁用其「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直到其安裝新的防護裝置以防止駕駛員繞過系統要求、在睡著的情況下「自動駕駛」。
  • 特斯拉Autopilot的紅與黑:一路升級至3.0版本後真的安全嗎?
    事實上,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即將升級至3.0版本,且這項系統還在不斷更新。根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最近推出的更新程序中還包含了360度環繞攝像頭視野,但是,它的自動駕駛功能Autopilot還在測試當中。
  • 特斯拉發布2020年Q4車輛安全報告:Autopilot再次讓汽車更安全
    報告顯示,該季度,該公司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再次讓汽車更安全。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在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參與的駕駛活動中,平均每345萬英裡(約合555萬公裡)行駛裡程報告一起交通事故;在沒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參與,但有主動安全功能參與的駕駛活動中,平均每205萬英裡
  • 為什麼科學家總是拿小白鼠做實驗,它到底特殊在哪?
    正因為小白鼠經常被用來做實驗,人們也常拿它比喻勇於嘗試新事物的人。但這個比喻其實暗含了弱小、犧牲之義,並不是一個很正面的比喻。可見,小白鼠實在太慘了,不僅要替買家負重前行,還得不到五星好評。小編實在看不下去了,決心來為小白鼠正名,同時,也跟大家分享小白鼠為什麼會被授予&34;?
  • 特斯拉發布了一系列新的Autopilot數據,已達30億英裡甚至更多
    4月22日,特斯拉AI負責人Andrej Karpathy在新的演示文稿中發布了有關Autopilot及其功能的大量新數據。
  • 非洲專家反擊「小白鼠」謠言:非洲人,請積極行動起來
    他們表示,非洲人應當樂於參加疫苗測試,而不要認為疫苗測試的過程是把非洲人當成小白鼠。對於疫苗測試,非洲人似乎存在著天然的反感。在全世界範圍內有17%的人口生活在非洲,然而參與測試的人當中只有2%來自非洲。參與測試的人越少,意味著非洲的研究步調可能越慢。
  • 小白鼠如何茁壯成長?這4點不清楚,千萬別養小白鼠!
    並且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野生動物等養殖業收到很大打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養殖市場的空缺以及科研、醫療實驗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開始關注小白鼠養殖,或許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項目。很多剛剛開始了解的朋友對小白鼠知之甚少,那麼小白鼠好養嗎?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能養好?下面分享給大家。
  • 為何科學家大多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用靈長類動物?
    在人類醫學事業的發展史上,如果說哪一種動物對人類的貢獻最大,可能很多朋友都會首先想到的是小白鼠。即使是高中或者大學裡面的生物課,很多實驗對象也都是小白鼠,可以說,大大小小的實驗中,幾乎試驗品和犧牲品都是小白鼠,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一定要選擇小白鼠做實驗,而不選擇與人類更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特別是被稱作人類近親的黑猩猩呢?科學家給出了幾個原因。
  • 「我不喜歡穩定的工作,但又需要錢」00後女孩甘當「小白鼠」
    很多新藥上市前,會有甘當「小白鼠」的試藥志願者以身試藥。其中不少人是因為走投無路才加入「試藥族」,因為可以賺取快錢。也有例外。在湘雅三醫院,瀟湘晨報記者就認識了這樣一位試藥人,她19歲,因為不喜歡穩定的工作,但又需要錢,於是走上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