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咱們分享的操作步驟都稍微有些複雜,大家跟著步驟操作也有些二丈摸不著頭腦,看來簡單的操作步驟和功能概念還是有必要普及的,那今天就來說一點簡單的入門操作知識,那就是BI工具億信ABI為例子展示如何連接資料庫數據源,其他工具我不知道,但這款工具挺實用的,複雜表格,領導駕駛艙,大屏展示,圖文日常報告,拖拽分析應用。還有一些數據處理的功能,應用場景豐富。先處理數據,再分析應用數據,數據有問題可以手動修改,應用流程比較通暢。
在ABI中存儲數據的地方被叫做「連接池」,ABI一定會有一個預設連接池,ABI伺服器的系統表都是在預設連接池下面,初次部署ABI伺服器的時候,初始化嚮導中定義的資料庫連接就是預設連接池。
ABI伺服器的主題集或者主題域想調用預設連接池以外的數據和資源,可以在資料庫連接池中新建一個連接池。
看不懂很多專業術語沒關係,知道是幹什麼的就行了。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新建這些連接池吧!
1.創建資料庫連接池
通過已存在的資料庫連接池(Mysql、Oralce、SQL Server、DB2等各種不同的資料庫)來創建數據源。
Step1:
在數據源模塊的「連接池管理」下,點擊「新建連接池」,選擇「Oracle」資料庫(這裡以Oralce資料庫為例,其他資料庫操作相同),如下圖所示。
Step2:
點擊「Oracle」之後會彈出「新建連接池」對話框,對話框中填寫連接池的相關信息,如下圖所示。
名稱:連接池的名稱。
描述:連接池的描述文字。
連結地址:填寫連接池的驅動。
用戶名:連接池的用戶名。
密碼:登錄連接池的密碼。
Step3:
點擊「測試連接」按鈕,測試連接該資料庫是否成功,測試成功之後點擊確定,完成新建連接池數據源,如下圖所示。
2.按文件類型創建數據源
通過不同的文件類型(EXCEL、TXT、CSV、DB)來創建數據源。
Step1:
在數據源模塊的「文件數據源」下,點擊「新建」,選擇「Excel」資料庫(這裡以Excel文件為例,其他文件操作相同),如下圖所示。
Step2:
點擊「EXCEL」之後會彈出「新建文件數據源」對話框,在對話框中上傳需要的EXCEL文件數據源,並填寫描述信息,如下圖所示。
Step3:
點擊「確定」按鈕,完成新建文件數據源操作,如下圖所示。
3.按接口地址創建數據源
通過接口地址來創建接口數據源。
Step1:
在數據源模塊的「接口數據源」下,點擊「新建」,彈出「新建接口數據源」對話框,如下圖所示。
Step2:
填寫相關接口信息到對話框中,如下圖所示。
數據源名稱:系統內所有的接口數據源的唯一標識。例如:sqlds1。
接口地址:接口訪問的http地址,一般以http或https開頭。例如:http://7xs469.com1.z0.glb.clouddn.com/test.json+ 。
請求類型:HTTP請求方法名,一般按接口提供方規範來確定選用,當參數非常多時,建議選擇成POST方法。例如:GET|POST。
原始編碼:一般是UTF-8編碼,一般不修改。例如:UTF-8 | GBK。
目標編碼:一般是UTF-8編碼,如果接口方有要求,可以設置成他們需要的編碼格式。例如:UTF-8 | GBK。
參數設置:請求接口對應的參數設置,指定數據源需要的各參數名稱、描述以及默認值,值會採用設置好的編碼進行編碼處理,登錄認證用的用戶名和密碼,在參數值中通過$fm_userid和$fm_password來取界面上已設置好的值。例如:[{"param1":"value1", "param2": "value2",...},{"param1":"valuex1", "param2":"valuex2",...},...,]。
Step3:
點擊「測試連接」按鈕,測試接口是否正常,如下圖所示。
Step4:
確認接口地址無誤之後,點擊「確定」按鈕,完成新建接口數據源操作,如下圖所示。
超級簡單是不是,按照自有的資源選擇資料庫或者數據源連接導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