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這個用一難吃果子命名的地方,見血封喉皮做衣服,婦女都紋面

2020-12-05 風子紅

大家好,這裡是風子紅的旅行專欄,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旅行與生活。

如果說苗族文化,以前在雲貴一帶多少有些了解,那麼黎族文化,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親密接觸,所以來到三亞,代表著黎族和苗族人文風情的檳榔谷,就一定是一個必須打卡的景點了。檳榔谷位於保亭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境內,距離三亞市區、亞龍灣、海棠灣都是相對比較遠的,從亞龍灣打車來回,將近兩百塊滴滴車費,不過幾個人分一下,也還是很划算的啦。

顧名思義,檳榔谷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公裡的檳榔谷地而得名。整個寨子就置身於萬餘檳榔林海和古木參天、藤蔓交織的熱帶雨林中,沿著蜿蜒的山路而上,兩側都是茂密的熱帶雨林,不愧是天然氧吧。

景區內還展示了包括黎族紡染織繡、龍被、樹皮布、繡面紋身等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這裡真可謂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但是很多陳列有文物的展館,是不允許拍照的哦。

進入景區就是非遺村了,這裡展示的是黎族文化,包括黎族的五大語言區,樹皮布,龍被,紡染織繡以及繡面紋身的內容。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樹皮布了,這裡做個劇透吧,這些樹皮布都是用見血封喉的樹皮製作的哦,先人的智慧能懂?

當然繡面紋身也是這裡黎族的一個特色文化,女孩子們還未成年的時候,就由老輩為她們紋身,每個語言區都有不同的紋身圖騰,然後將她們繪製在女孩子的臉上、身上,最後用傳統的針刺紋身,過程看上去就很疼了,當然這個習俗已經被禁止了,現在的黎族女孩子都不需要再遭受這些摧殘了,而留在老一輩婦女身上的紋身印記,也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漸漸淡去。雖然這個習俗是有些殘酷的,但畢竟這也是黎族歷史文化具有濃重色彩的一筆了。

之後的每一個小村寨,甘什黎村、谷銀苗家,分別展示了黎族和苗族的村寨特色與習俗,我還好奇的跟孔雀寶寶們和巴哥兒寶寶們合了影,刀山、牛頭、茅草屋、檳榔樹……這裡的每一個區域都是一個黎苗文化的活化石,可惜我們沒有時間了沒有看到實景演出,但是我想通過這一程,也總算圓了自己探索黎族文化的心願吧。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檳榔谷水果區賣的小菠蘿特別特別甜,十塊錢5-6個,我一口氣就吃了三個~

不知道你對檳榔谷的少數民族文化以及這裡的菠蘿感興趣嗎?來到三亞的話,不防親自去感受一下啦。

相關焦點

  • 十年養護長8米 亞龍灣熱帶天堂景區見血封喉樹成材
    見血封喉樹長勢良好,樹幹挺拔,樹冠闊大,枝繁葉茂。(黃慶優攝)見血封喉樹長勢良好,樹幹挺拔,樹冠闊大,枝繁葉茂。(黃慶優攝)  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位於園區辦公區域中的一棵見血封喉樹,經過景區數十年的養護,這棵見血封喉樹長勢良好,樹幹挺拔,樹冠闊大,枝繁葉茂,樹頭直徑已有
  • 信宜有棵見血封喉樹 樹齡350年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信濤攝 我們知道見血封喉樹有劇毒,在信宜市水口鎮舊縣村,有著一棵樹齡已超350年的見血封喉樹,雖然樹幹內的樹汁有毒,但它的果實能吃,甘甜中帶酸。 這棵見血封喉樹種植於舊縣村大坡的北鳳社文化娛樂廣場旁。
  • 聽名字就覺得可怕的植物,你看過毒性很強的見血封喉樹麼
    見血封喉是屬於桑科的植物,現在是屬於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它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開花,夏天的時候就能結果,果子看起來很別致,但是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它其實就是毒性很強的毒樹。見血封喉也叫箭毒木,因為在古代人們會用它的樹枝來製作毒箭,將它的枝葉塗抹在箭頭上進行狩獵或用於戰爭。
  • 信宜有棵見血封喉樹,樹齡350年果實能吃甜中帶酸
    茂名晚報訊記者何康源實習記者張海鋒朱昭君我們知道見血封喉樹有劇毒,在信宜市水口鎮舊縣村,有著一棵樹齡已超350年的見血封喉樹,雖然樹幹內的樹汁有毒,但它的果實能吃,甘甜中帶酸。這棵見血封喉樹種植於舊縣村大坡的北鳳社文化娛樂廣場旁。
  • 最毒「見血封喉樹」藏身於南京中山植物園
    見血封喉樹 關在鐵欄內走入植物園的南園熱帶雨林宮,小池塘邊有幾棵高10多米的樹,綠葉灰枝,普通的外形融入周圍的樹叢中,沒什麼特別,若不是它們身邊的鐵柵欄和醒目的「見血封喉」牌子的提醒,很難相信它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樹。花卉博士李梅告訴記者,見血封喉樹為桑科常綠大喬木,又叫箭毒木,原生長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海康。
  • 猴子都開始打工了?印尼野生猴子幫婦女洗衣服,換取麵包和香蕉!
    「打工人」最新登上了熱搜,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不僅人要打工,連猴子都知道打工了,人的工作已經很難找了,現在連猴子都和人搶工作,人就更難混了啊!如果再不努力的話,可能會被猴子取代啦!
  • 安鋪掛牌保護240年見血封喉樹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安鋪這棵見血封喉古樹高高聳立
  • 海口雲龍鎮儒林村「見血封喉樹」——加布樹樹齡高達160年
    海南的許多村莊都種有「見血封喉樹」——加布樹,在瓊北地區也比較多見。其特點生有板狀樹根,近地處寬大、凸起非常明顯。「見血封喉樹」,學名加布樹(海南鄉村俗稱「加茂樹」),加布樹的汁液巨毒,如果進入人體或家畜的血液中,會有生命危險。
  • 身邊的有毒植物:喝過花蜜,吃過果子的熊孩子們,你們還好嗎?
    人體會進入一種幻覺狀態,並伴隨焦慮、嘔吐、心悸等反應,這種狀態有的會持續兩三天,有的會持續好幾周,在這個過程中,是非常痛苦的,隨時都有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 由於樹木高大,枝葉繁茂,有的地方,人們會坐在樹下乘涼,可以說是近距離的接觸。 小夥伴們也會偶爾採摘果子來吃,據吃過的小夥伴表示,果子吃起來有牛奶味,味道也很甜。 殊不知,危險就在身邊,無論是近距離觸摸還是吃果子,都是極度危險的。
  • 武漢植物園有株「見血封喉樹」,可被開發成藥物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陳奇雄)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景觀溫室內,栽種著一株有世界上最毒樹木之稱的「見血封喉樹」。它又名箭毒木,已在該園中居住了十年之久。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的「見血封喉樹" 通訊員陳長麗 攝12月13日,該植物園科普部工作人員陳長麗在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介紹,這株見血封喉樹,是園方於2009年從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引進來的,一直栽種在園內景觀溫室內。它的生長狀態比較好。
  • 武漢植物園有株「見血封喉樹」 箭毒木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樹木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的「見血封喉樹」通訊員陳長麗 攝長江日報訊(記者陳奇雄)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景觀溫室內,栽種著一株有世界上最毒樹木之稱的「見血封喉樹」。
  • 有一種樹,名字叫「見血封喉樹」,你知道在什麼地方嗎?
    你可能聽說過有毒的動植物,但你聽說過世界上最毒的樹嗎,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生長著許多有毒的植物,中國人一般稱麻瘋樹為世界上最毒的樹,本名「血喉樹」,封喉血樹的汁液毒性很大,碰到傷口心臟會麻痺。其實世界上還有其他毒樹,印尼盛產,高1-2米,它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樹,金皮樹表面上看起來無毒無害,但實際上非常危險,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的毒性可以毒死一頭強壯的牛,除了根無論是心形的葉子、直直的莖還是粉色或紫色的果實,金色的樹都布滿了像針一樣的小毛刺,只要輕輕一碰,小毛刺就會穿過皮膚,立即釋放毒素,你就麻煩了!
  • 中國名字中有「龍」的民族,全族僅7000人,女子在結婚前要紋面
    這個民族生活在獨龍江的峽谷兩岸,這個地方也叫做獨龍江鄉,與西藏和緬甸接壤。江水奔騰,兩岸高山環繞,風景秀麗,但也阻礙了獨龍族人走出去的腳步。進入獨龍江鄉,只有從貢山縣城出發,大約80多公裡,開車需要2小時,沿途還時常道路塌方的情況,這條公路就是有名的貢獨公路。
  •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這種樹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樹!
    到後來英國殖民者入侵的時候,印第安人就用這種塗了樹脂的弓箭來抵抗英國侵略者,英軍被這種弓箭射中後就會立即中毒身亡,因此這種樹才會被稱為「見血封喉樹」。就在兩個世紀以前,有個酋長曾用塗有這種樹的乳汁的針,刺扎「犯人」的胸部做實驗,結果不一會兒人就窒息而死,從此這種樹便聞名全世界。
  • 外國人評「最難吃」的中國零食,中國吃貨:別說老外了,我都不吃
    咱們中國地大物博,人也多,所以美食也多,無論是八大菜系還是地方風味,主食還是零食,都被不同身份的人喜愛。比如小編這種身份的人,「有文化」、「有品位」的吃貨,最愛的當然是零食了!好吃的零食這麼多,小編不敢說全吃過,但吃的也差不多了。
  • 三亞 又見你,與純藍的一切相遇
    雖然同屬於 三亞 灣,但西島的海水顏色要比椰夢長廊的透藍許多,果然有珊瑚的地方海水便會漂亮許多。這裡有著細軟的 白沙 灘,浪花如純白的翡翠般一次又一次拍打著沙灘,若是什麼都不做,只坐在這沙灘上看看海也是愜意的。
  • 樹木傳奇|樹中「毒王」見血封喉
    見血封喉,桑科,見血封喉屬。見血封喉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個種3個變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僅產1種,即見血封喉,為國家保護植物,常生長在海拔400米以下的熱帶、南亞熱帶季雨林中,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雲南南部。
  • 南山植物園開科普夜間活動 探秘見血封喉樹
    王老師邊說邊演示,話音還未落,就捉住了一隻蟲子,這讓孩子們大受鼓舞,都學著捉了起來。不過想要有老師這樣嫻熟的技巧並不容易,「哎呀,怎麼飛走了!」「不要跑!」孩子們在植物園景觀園裡邊走邊捉,如果誰捉到一隻,立即就會引來一片圍觀和羨慕聲。每當有人捉到一隻蟲子,老師都會前來講解,這是什麼蟲,有什麼特點,孩子們也會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