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最早是形容兄弟的:我國古代最早是用鴛鴦比喻兄弟之情的。南朝梁蕭統編著的《文選》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這是一首兄弟之間的贈詩。鴛鴦本為同命鳥,雙棲雙宿,所以古人用它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後用鴛鴦來比夫婦,始於唐人盧照鄰。
袋熊的便便是方的:大洋洲有一類叫「袋熊」的萌物,其實是袋熊科下的三個不同物種——塔斯馬尼亞袋熊、毛鼻袋熊和澳洲毛鼻袋熊。它們長著齧齒動物類似的門齒,善於用強壯的前爪挖洞。它們的便便有稜有角的,又方又幹,但是不臭,所以Thomas Schwenke 開發出了「袋熊便便的十大用法「。
聰明且惡萌的非哺乳動物:為什麼稱喜鵲惡萌?因為喜鵲的拉丁學名為Pica pica…這絕對是一個惡意賣萌的名字…另外,喜鵲很聰明,它們是已知唯一能從鏡子裡認出自己的非哺乳動物。黑猩猩和海豚也有這種本事。很遺憾,貓和狗未能通過。
怪力神咖來了:雀尾螳螂蝦被稱為怪力生物,它那浮誇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拳擊手的心。作為世界上「出拳」速度最快的生物,攻擊獵物時,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內將捕肢的前端彈射出去,最高時速達到80千米 / 小時,可產生最高達60千克的衝擊力。
古羅馬人不嗑藥,嗑魚:叉牙鯛又稱為致幻魚,是一種通常只生活在地中海海域的魚類,能夠使食用它的人連續數天生活在幻覺之中。其「致幻」能力與目前藥力最強的迷幻劑LSD旗鼓相當。在古羅馬,叉牙鯛被用作娛樂性的致幻劑,所以那會兒人們不嗑藥,而是嗑魚。
貓頭鷹真正的耳朵長在眼睛的兩邊,通常都是右耳孔高,左耳孔低,左耳道也明顯比右耳道寬闊,左耳還有很發達的耳鼓,左右耳最敏感的聲音頻率也不同。這樣它不但能判斷聲音的水平方向,還能判斷聲音的垂直高低。它就是依靠這種不對稱的耳朵在夜間捕獵食物。
兔子的盲腸在消化過程中分解出大量營養物和菌體蛋白,這都富含在盲腸便內,若直接排出體外,就會丟失大量營養物質,所以兔子會在肛門口直接將它們吞食。這是一種重新獲得營養和水分的方法,是為適應惡劣環境所形成的生物學特性。幾乎所有的家兔和野生穴兔從一開始會進食時,就有食糞行為。
人類的視覺神經可以偵察到3種原色:紅、綠、藍。我們看到的一切顏色都是紅綠藍三色光混合而成的;鴿子的視覺神經可以偵察到5種原色,也就是說,鴿子眼中看到的世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多彩的。
蝸牛不僅有牙齒,還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在它的舌頭上長著無數細小而整齊的角質牙齒,最多的有135排,每排105顆,因此它們的牙齒可以達到1萬顆以上。
生活在拉帕戈斯群島的紅唇蝙蝠魚,顧名思義有著鮮豔的紅唇,更特殊的是它有四條「腿」,被視為是世上最醜的魚種之一。有著一個大頭,用胸鰭在海底「行走」。主食是蝦、軟體動物、小魚、螃蟹和蠕蟲。成年時,其背鰭會長成類似頭角的刺狀,投影來引誘獵物。這條魚性感不?
螃蟹橫著走的原因:螃蟹是一種古老的回遊性動物,螃蟹的內耳有定向小磁體,對地磁非常敏感。由於地磁場的倒轉,使螃蟹體內的小磁體失去了原來的定向作用。為了使自己在地磁場倒轉中生存下來,螃蟹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乾脆不前進,也不後退,而是橫著走了。
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動物!這隻「小羊肖恩」,是一種海蛞蝓。它的學名叫Costasiella kuroshimae,又叫葉羊,體長約5mm。屬淺海生活的貝類,分布於世界暖海區域,日本、印尼、菲律賓的近海都可以見到,中國暖海區也有出產。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
河馬的大汗腺會分泌一種叫「河馬汗酸」的物質,它可以吸收200 - 600 nm 波長的光線,這其中就包括紫外線的波段,因此,這種物質具有防曬的作用。不僅如此,它還有抑菌的作用。這種物質是紅色的,所以說河馬才是真正的「汗血寶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