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血月
什麼是血月?難道真的是血染紅?其實當然不是,這是由於月全食發生的時候,濃厚的大氣層把紫、藍、綠、黃光都吸收掉了,只剩下紅色光可以穿透過來,大氣層將紅色的光折射到月亮表面上,我們從地球上就看到月亮呈現了紅色而已。
然而,可愛的古人們卻並不這麼認為。民間傳聞: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飢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血月」的出現,帶來的是疾病、戰爭和災難。
古人忌憚「血月」
古語云:「月有輝煌,暗色矢光,天災降旨。」地球本來是五行、陰陽均衡的,但月全食的出現,破壞了這樣的平衡,因此,也將帶來災難。況且從天象上來說,月本屬陰,乃主殺,紅色代表血光沖天,不吉。古代統治者也多迷信,因此將其視為不祥。不僅僅是統治者,儒、道、佛家,都對於這種現象,持消極的態度。「若有國界日月薄蝕。或五星失度形色變異。或妖星彗孛陵押王者貴人命宿。或日月虧損於本命宮中。此時應用此教息災護摩。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亂。異國兵賊侵略國人。」集我國佛教大成的《大正藏經》,就有這樣的記載。在中國被排斥,「血月」在歐洲也被教會認為是不祥之兆。《聖經啟示錄》第六章第12節裡有「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的記載。說的是人們在為基督殉難時的場景,而此時「血月」也出現了。
一、公元498年5月18日,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齊明帝永泰元年四月,產生過一次血月現象,這次血月也是中國歷史上有血月確切記載比較早的一次,血月現象發生3天之後,大司馬王敬則開始造反。
二、公元499年9月6日,上次血月現象一年多之後,血月再度來臨,就在當天,起兵造反的始安王蕭遙光兵敗身亡,對蕭遙光來說,實乃大兇之兆。關於血月的記錄一再在史書中出現,長此以往的後果就是,統治者開始結束自己嚇自己的過程,逐漸習以為常,不再把血月與兵變、民變、改朝換代、自然災害等災難相聯繫,不再牽強附會。
三、1644年4月24日,崇禎十七年陰曆三月十八那天,血月又現,「月赤如血」。當天晚上發生了一件大事,崇禎把自己的脖子吊在了煤山的一棵老樹上。
四、1863年5月23日,也發生了血月,對洪秀全來說,局勢也變得很危險,是兇兆,對大清來說,圓明園剛被燒了兩年多,也未必吉利。
五、1900年,也就是庚子國難那一年的5月15日,血色的月亮從天上看到了大清地面上的暴行,很多人都記錄下他們看到血月的過程和心理。
六、1911年的十月初,京津一帶,每晚月亮初升時的顏色,都是「月赤如血」,沒幾天,南方就傳來了消息,武昌爆發了革命。
當然由於古代受限於科學技術的限制,血月在古代是不吉利的象徵,血月通常伴隨的是禍亂,比如:荒,戰,冤,邪等。不過這些畢竟都是民間口口相傳的傳說,這個真實性無從考證,只是在部分書中有記載說是在月圓之夜出現血月,屬大兇之兆。是預示這災難的,並且還傳說有「血月見、妖孽現」的說法。不過這些都是屬於民間傳聞,不要相信那些什麼血月乃兇月,是兇兆,會發生冤案,這完全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