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熊貓還少的九種國寶級野生動物,斑鱉僅一隻,遠東豹瀕臨滅絕

2020-11-22 騰訊網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我們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典範,更在很時候代表了我國的形象,經常被其他國家租借出國展覽,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在我國精心的呵護下,如今大熊貓已經擺脫了瀕臨滅絕的命運,隨著更多的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大熊貓在野外生存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雖然大熊貓已經相對來說處於比較安全的境地,但在我國,仍然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在數量上比大熊貓還要少的多,它們時刻處在滅絕的邊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幾種野生動物。

第一名,斑鱉

毫無疑問的說,斑鱉是我國數量最少的野生動物了,僅僅只有1隻,從自然繁衍的角度來看,斑鱉事實上已經滅絕了。目前只能寄希望於克隆技術的發展。

實際上,在2015年前,斑鱉還有繁衍的機會,只是最後一隻雌性斑鱉在經過連續五年的人工授精後永遠的離開了,不得不讓人遺憾,這種保護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了。

第二名、遠東豹

目前我國的遠東豹只有不到十隻,遠東豹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在與朝鮮以及西伯利亞交界處生活,目前在西伯利亞可能還有不到三十隻。

遠東豹跟東北虎一樣,生存區域重疊,由於天氣寒冷,所以體型要比其他地區的豹子大一些,也能狩獵大型獵物,是比雪豹更加兇猛的豹子。

第三名、中華穿山甲

中華穿山甲曾經遍布我國各地區,其善於挖穴也善於遊泳,無論山區還是密林都有它們的存在,可惜,如今只剩下11隻,幾乎接近滅絕。

穿山甲的銳減主要是由於其藥用價值,自古以來,我中藥中就把它的鱗片作為重要的止血化淤的藥物,而現代研究發現,實質上穿山甲的鱗片與我們人類的指甲並無二致,都是角質層。

隨著我國將穿山甲從《藥典》中刪除,希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中華穿山甲不要遠離我們。

第四名、海南黑冠長臂猿

海南黑冠長臂猿目前我國僅有18隻,雌性6隻。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僅有七八隻,後來經過幾十年的保護和繁衍才恢復了一點點,這種靈長類動物的保護任重而道遠,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會滅絕。

海南黑冠長臂猿是我國海南特有的動物,以水果和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蛋等為食物,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模式生活和覓食。如今生存於我國霸王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內。

第五名、華南虎

華南虎僅生活在我國,是我國獨有的虎,所以又叫做中國虎,華南虎分布廣泛,除了華南地區是其主要生存區域外,在華北和西北都有其活動痕跡,在華北與東北虎雜交,在西北與新疆虎雜交,所以在長江為分界線北方的虎類又與眾不同,有條紋虎、藍虎等傳說。

華南虎目前全國有110隻左右,全部生存在動物園中,目前野外已經絕跡了。

第六名、揚子鱷

揚子鱷是我國長江流域獨有的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之一,相比較尼羅鱷等大型鱷魚,它們就顯得和善多了,也很可愛,受到人們的喜愛。

目前野生的揚子鱷大約130到150隻左右,不過,已經建立了野生揚子鱷的繁育基地,每年都會放生一些幼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活化石一般的古老生物能繼續繁衍壯大。

第七名、亞洲象

我國野生的亞洲象大約180隻左右,主要生活在雲南邊境地區,在我國與緬甸之間遷徙,所以保護亞洲象是一個合作的問題,目前,在我國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對亞洲象損壞糧食的情況也會予以補償,所以當地人對保護亞洲象已經成為了共識,相信在未來,亞洲象依然會活躍在地球上。

第八名、黔金絲猴

黔金絲猴是我國數量最少的金絲猴種類,它們只生活在貴州武陵山的梵淨山中,目前數量大約在八百多隻,隨著近年來,梵淨山自然旅遊業的發展,黔金絲猴的生活區域也受到了打擾,不過,隨著人民素質的提升,保護野生動物與旅遊業並不衝突,不過還是要以保護野生動物為主,加強保護力度。

第九名,華北豹

華北豹近年來數量有所回升,達到了1500多隻,主要是由於退耕還林以及山區的搬遷工作有了成效,把山區還給了野生動物,如今,在甘肅等地區,幾十年未見的華北豹又逐漸重現了。

相信隨著自然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華北豹的未來是光明的。

如今,大熊貓數量已經恢復到了近兩千隻,保護野生動物的努力越來越有成效,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熱愛和自覺保護野生動物,把這九種比大熊貓還稀有的野生動物拯救回來,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野生動物夥伴。

相關焦點

  • 我國五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最少的僅存一隻,滅絕或成定數
    實際上,伊利屬兔的野生種群數量僅有不到三千隻,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華南虎,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環境已經滅絕,先僅有少部分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而在上世紀,華南虎還是我國野生環境中分布較為廣泛的虎類亞種之一,因為人為捕殺才將華南虎逼至瀕臨滅絕的的處境。
  • 一國寶級動物瀕臨滅絕,大陸僅發現11隻,稀有程度超過大熊貓
    在自然界中,人與動物應該保持一種和諧共處的關係,然而,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某些人卻因貪慾的出現而對動物進行了無情的捕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有些動物卻瀕臨滅絕境地。 提到大熊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在我國卻有一國寶級動物,它比大熊貓還珍貴,大陸地區僅僅發現了十一隻。
  • 遠東豹瀕臨滅絕的4大原因,最後一個和東北虎有關
    遠東豹也叫東北豹、阿穆爾豹,是亞洲北部地區體型僅次於東北虎的貓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稀少的貓科動物(亞種)之一。
  • 全球23種面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其中我國有10種
    一、斑鱉野生斑鱉主要生存於我國廣西、貴州和越南,但目前已經沒有野生斑鱉了。2019年,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死亡,因為頻繁的人工授精而發生意外。意味著依靠自然繁衍拯救斑鱉已經不可能,其滅絕僅是時間問題,所幸斑鱉還能活一百年左右,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否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有科隆的機會。
  •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但這三種動物比它還稀有,第一國內僅2隻!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因為數量非常稀少,又是中國特有的動物,因此被列為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是中國的國寶。不過大熊貓數量雖然非常少,但這三種動物比它還稀有,第一國內僅2隻!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大熊貓的數量,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野生大熊貓數量數量不足1600隻,圈養的大熊貓為300多隻,總數在2000隻左右,已經屬於瀕危物種,大熊貓經過了800多萬年的發展,如今依然存活,成為了活化石和國寶。相比之下,其他數量更少的動物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只剩3隻,快要滅絕
    生物的誕生與滅絕在地球演變的進程中從未停止,生物的滅絕有時是大自然的選擇,物競天擇就是這個道理,然而也有一些生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的,這樣原因導致的生物滅絕是令人心痛的。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就差點瀕臨滅絕,通過人工的野外救治,人工養護與繁殖和建立自然的野生保護區,大熊貓的數量又逐漸回溫。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個瀕危物種所面臨的絕境比大熊貓還要嚴重,那就是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斑鱉。這一物種曾經在中國的長江下遊和太湖地區比較常見。即使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雲南境內也生存著較為豐富的野生斑鱉。
  • 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一共3隻2隻在中國,卻即將瀕臨滅絕
    地球上有很多的動物,不同的動物目前所處的境況其實是不大一樣的,有些動物可能還非常的繁茂,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是瀕臨滅絕了,而有些動物可能就已經滅絕了,其實這本來是自然法則下的正常淘汰。但是因為人類如今的實力過於強悍,所以對於所有的動物,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而這就使得人類對於動物的幹擾性是高了很多的,所以人類也就開始擔負起了保護動物的責任,因為我們知道動物對於自然環境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間接性的對於人類也同樣會有很大的影響。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如果提到珍惜動物,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
  • 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動物,世界上僅有3隻,其中一隻在中國
    比大熊貓還珍貴的動物,世界上僅有3隻,其中一隻在中國提起國寶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熊貓,大熊貓是非常珍貴的動物,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處於養尊處優的一個狀態中。但是在我國還有一個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動物,世上僅有三隻,其中一隻在中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種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動物就是斑鱉。斑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背甲呈橢圓形。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傳宗接代太難了
    據史料顯示,臺灣澎湖水道僅記錄於1萬年前,黃河種群在20世紀中滅絕。 太湖流域目前已野生滅絕,其餘地區是否有分布尚不知曉。 更殘酷的是,人類才剛弄清楚它的身份,這一物種就開始瀕臨滅絕了。
  • 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
    文/濤聲依舊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班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班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被稱為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之一,全球的斑鱉數量只有四隻,分別是中國的兩隻,越南的兩隻,全都是在亞洲,它的數量非常稀少,幾乎已經完全被下了滅絕判定書了,一直以來人們都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它,因為它本身實在是太過脆弱了。
  • 英國遠東豹順利產崽,提升該類瀕危物種數量,全球數量從未過百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物種瀕臨滅絕,這其中,遠東豹就是一種,自從有數據統計以來,這個種族的數量從來沒有過百。日前,從英國埃塞克斯郡傳來好消息,這裡的科爾切斯特動物園內,豹媽媽埃斯拉產下了兩隻遠東豹幼崽。
  • 中國最稀有的5大「國寶級」動物,尤其是圖3,全球只剩4隻!
    【中國最稀有的5大「國寶級」動物,尤其是圖3,全球只剩4隻!】大熊貓: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中國僅剩一隻,曾有另外一隻在蘇州死去
    150萬種,而這其中不乏因為人類活動的因素滅絕或者是瀕危的,當人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已經為時已晚了,就像是今天要說的,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中國僅剩一隻,曾有另外一隻在蘇州死去。斑鱉,斑鱉是一種非常古來的生物,但是人類在近期才被發現,而因為人類的對中藥的需求,對斑鱉的龜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導致大量的斑鱉被獵殺,特別是在中國與越南這兩個國家之中,原本生活著大量的斑鱉,但時至今日全世界已經僅剩三隻了
  • Sbike動植物百科:中國十大瀕危國寶級野生動物
    從我國大型野生動物中,評選出稀有罕見,甚至瀕臨滅絕的物種,雖不能涵蓋中國所有物種,但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代表性。它們美麗、可愛,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堪稱國寶級動物。白暨豚白暨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堪稱國寶級野生動物,被稱為「水中的大熊貓」。
  •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大熊貓僅排第七,第一全國僅剩十隻!
    中國十大瀕危動物:大熊貓僅排第七,第一全國僅剩十隻!你知道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都是哪些麼?大熊貓只排在第七。中國十大瀕危動物是:遠東豹、華南虎、揚子鱷、亞洲象、黔金絲猴、華北豹、大熊貓、朱䴉、麋鹿、滇金絲猴。
  • 瀕臨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 比大熊貓更稀有
    地球上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從而保證了各種動物能夠相依相存,但是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張,侵入了更多其他物種的生活費安慰,導致一些本已稀少的物種瀕臨滅絕
  • 這九種 「常見」動物竟瀕臨滅絕
    IT之家4月22日消息 獅子、老虎和大象是人們意識中經常見到的動物,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這些流行動物,就認為它們的數量很多,這是錯誤的,事實是它們大多數都有瀕臨滅絕的危險。一項新的國際研究發表在PLOS Biology雜誌上表明,這些動物形象的普及可能會導致他們滅絕。
  • 10種近半百年來在全球滅絕的代表性動物,現今只留下影像
    無數的物種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而上演著從誕生到進化巔峰再到滅絕的過程,當然,在人類誕生之前,這一切都遵循著自然選擇的規律,直到人類這種高等級生命誕生後,人類對自然萬物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今更是超越自然選擇的基本屬性,成為了地球萬物實質上的主宰,很多的野生動物在人類的影響下滅絕了。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中科院動物所高級工程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張勁碩介紹說,現存世界上有六種犀科動物可通稱「犀牛」,它們是非洲的北白犀、南白犀、黑犀,亞洲的印度犀(亦稱大獨角犀)、爪哇犀(亦稱小獨角犀)、蘇門答臘犀(亦稱亞洲雙角犀)。白犀則分為南白犀和北白犀兩個亞種。前者數量尚可,後者幾近滅絕。在「蘇丹」去世之前,僅在肯亞的奧爾佩傑塔保護區還剩下三個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