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經歷了四十多億年的演化歷史,而地球物種從單細胞動物到現在也已經經歷了五億多年的進化史,這其中更是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和無數次的物種小滅絕過程。無數的物種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而上演著從誕生到進化巔峰再到滅絕的過程,當然,在人類誕生之前,這一切都遵循著自然選擇的規律,直到人類這種高等級生命誕生後,人類對自然萬物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如今更是超越自然選擇的基本屬性,成為了地球萬物實質上的主宰,很多的野生動物在人類的影響下滅絕了。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最近的半百年裡,地球上有哪些野生動物滅絕了。
一、長江白鱘
2020年初,自然保護組織發布信息稱,長江白鱘正式宣告滅絕。長江白鱘是我國長江流域的大型水生魚類,其生存的歷史極為久遠,長達兩億五千年之久,經歷過第五次物種大滅絕過程,見證了恐龍時代的結束,想像一下,它們的祖先曾經與恐龍面對面覓食。
長江流域人民素來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這個千斤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而萬斤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雖然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白鱘體重達到千斤左右,還遠不及萬斤,但是,在遠古時代,地球含氧量很高,長江白鱘未必不能長到萬斤之巨。長江白鱘被稱為活著的古生物化石,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可惜隨著水質汙染和航運發展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終滅絕了。
二、斑鱉
斑鱉是我國雲貴地區和越南等地區生存的大型龜類,其體型很大,頭部特色鮮明,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人為捕捉,很久之前就已經在野外絕跡了。
斑鱉傳說
上世紀,當斑鱉第一次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種類時候,在全國各地動物園中發現了幾隻,其中上海動物園中的先後死亡,剩下長沙動物園中的一隻雌性斑鱉被送往蘇州動物園繁殖,這也是地球上最後一隻雌性斑鱉,最初,採用自然繁殖的方式,它先後產下幾百枚卵,但均沒有孵化,後來採用人工授精技術,但遺憾的是,授精太過於頻繁,連續五年之後,精疲力竭的雌性斑鱉未能離開手術臺。2019年,這隻雌性在其壯年時候就永遠離開了,宣告了斑鱉的滅絕,如今,地球上還有三隻斑鱉,越南兩隻,都是雄性。
三、北方白犀牛
也叫北部白犀牛,主要生活在非洲北部區域,是體型最大的犀牛,由於犀牛角被認為是藥材,價值高達幾十萬美元,所以引來大量的盜獵。
最後一隻北部白犀牛被保護組織人員割掉角後嚴密的保護起來,可惜它沒有同類可以繁衍,2018年,因疾病死亡後,宣告了北部白犀牛的滅絕。
四、白暨豚
白暨豚有長江女神的美譽,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可見其珍貴程度。在古代,白暨豚則被當地人稱為氣象預報員,人們看見白暨豚成群在水面嬉戲的時候,那就說明暴風雨快來了,提醒人們快躲避。
由於航運和人為捕捉等原因,白暨豚野外數量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減少,最終,2002年時候,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白暨豚琪琪死亡,此後,再也沒有發現,2006年,多國專家組織人力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搜尋沒有任何發現,2007年宣告功能性滅絕。
五、鐮翅雞
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等地區特有的一種野雞,雄性顏色華麗,繁殖季節會顯現紅色斑點,看上去十分美麗,由於棲息地的破壞最終在2002年滅絕。
六、庇里牛斯山羊
庇里牛斯山羊是生活在法國庇里牛斯地區的一種大型的山羊,由於肉質鮮美細膩,向來被當地獵人看做是難得的食材,所以長期以來遭受獵殺,從上世紀開始,其數量就一直不超過四十隻,所以當地也進行了保護,但可惜為時已晚,在長達百年的時間裡,它們數量越來越少,最後一隻庇里牛斯山羊死於一顆因雷擊倒塌的大樹下。
七、西部黑犀牛
西部黑犀牛和北部白犀牛一樣的命運,都是由於其角的需求被無情的獵殺,2000年的時候還有數十頭西部黑犀牛,但2006年時候僅剩下三隻,但當年就被盜獵,保護措施沒有及時採取導致了它們被貪婪的盜獵者滅絕。
八、臺灣雲豹
是我國臺灣省的特有物種,2013年宣告滅絕,但實際上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了,主要原因是人為捕捉和棲息地的喪失,由於人口的增加,很多原始的森林被開發成為公園,或者開闢成為居住地,這樣原來臺灣雲豹的棲息地遭受嚴重的擠壓。
九、桑給巴爾豹
桑給巴爾豹是生活在坦尚尼亞的大型豹子,主要生活在桑給巴爾群島上,由於人口數量的劇增,當地人不斷開闢荒地用來種植農作物,這就造成了桑給巴爾豹的棲息地不斷被擠壓,同時,其賴以生存的獵物也急劇減少,人和豹子的衝突加劇。桑給巴爾豹被冠以邪惡的動物的稱號,遭到了大量獵殺。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出臺保護措施,但已經找不到任何一隻豹子,最終放棄。
十、模里西斯蚺蛇
模里西斯島嶼向來與世隔絕,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生物種類,但由於歐洲人到達後很多本土物種紛紛滅絕,包括模里西斯渡渡鳥,模里西斯藍鴿等著名的野生動物,它們在很早就滅絕了。但還有一種獨特的本土物種,那就是模里西斯蚺蛇,它們在1975年滅絕,主要是由於外來物種山羊和兔子破壞了棲息地的原因。
這十種野生動物都是在最近的幾十年裡滅絕的,如今只留下了照片,希望每個人都能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