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種珍稀動物的影像,美國《國家地理》首次出版!

2020-11-25 大洋網

日前,

美國《國家地理》新書

《珍稀動物全書》

在國內出版。


當下的疫情,

直接讓我們認識到

野生動物與我們人類

的相互依存關係

以及食用野生動物的惡果。


宅在家裡,

我們有必要一起回望,

12000種珍稀動物的

珍貴影像!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彼此命運相互聯繫。地球上科學家命名的物種約200萬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了近10萬個物種,結果發現超過四分之一面臨著滅絕的威脅,單哺乳動物就有200種被列為極度瀕危。

基於這種現狀,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起了「影像方舟」項目,該項目歷時15年,跨越全球包括中國等40多個國家,旨在記錄生活在世界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大約12000種動物,以喚起人們的關注,來幫助和拯救這些身陷危機的物種。《珍稀動物全書:美國國家地理「影像方舟」》一書就是「影像方舟」項目的成果。


珍貴的影像 鮮活的動物百科

《珍稀動物全書》首次披露了12000種動物的生命狀態,精選300種代表性動物,涵蓋了哺乳、靈長、爬行、兩棲、昆蟲、魚類、鳥類等各個門類,從滅絕、瀕危、易危到近危,按照瀕危程度來展開,並講述了造成這些瀕危物種的各種原因:獵捕、餓死、病死、誤殺、販賣、棲息地喪失、乾旱、人類開發的爭奪、全球變暖,等等。

書中配有珍貴影像照片,介紹了珍稀動物的體形、習性、生存狀態、保育等情況,其中包括大熊貓、華南虎等中國珍稀動物。對有些物種來說,這是它們首次也是最後的影像。

這也是一部鮮活的動物百科,充分展現了各種奇異物種,以及它們非凡的生命能力:可以變性的蘇眉魚,長得像沙皮狗的蛙,能活100歲的淺色鱘,吃仙人掌的「瓜豬」,能嗅出地下1米深處食物的亞洲黑熊,誰都不敢惹的毒蛙,長得像蚯蚓的兩棲動物蚓螈,等等。


臺灣雲豹,又名龜文豹。上世紀60年代尚有獵取記錄,因森林的砍伐,對其皮毛、豹骨的需求,其數量直線下降。1972年始,寶島不再有此豹。

棕蜘蛛猴,極危

在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棕蜘蛛猴對於本土植物的種子傳播至關重要:至少有148種草木和果樹依賴於這些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來傳播種子。


山魈,易危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子,它們臉上紅藍色的皮膚以及鮮豔的臀部都極具辨識度。在它們的故鄉——非洲的赤道地區,山魈的肉被人們當作美食,相應的捕獵活動令它們的數目逐年減少。


阿託莎豹蛺蝶,未評估,可能已滅絕

一如大多數蝴蝶,阿託莎豹蛺蝶幼蟲的食譜非常單一:堇菜類植物。當棲息地南加州山嶽中的堇菜在人類開發的步履下逐漸消失之後,阿託莎豹蛺蝶也從此消失匿跡了。1959年採集的一件標本,是這種蝴蝶最後一次現身於世。

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納比雷2018年死於捷克動物園,被製成了標本,宣告又一物種的滅絕。


蘇眉魚,瀕危

蘇眉魚以海星、海兔和各種軟體動物為食,體重可達180千克。一些蘇眉魚能夠進行性別的轉換,幼年時的雌性可能在成年時變成了雄性。


墨西哥蚓螈,易危

儘管看起來像條巨型蚯蚓,但這確實是一種兩棲動物,只是它的四肢已經退化消失了。墨西哥蚓螈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鬆軟的泥土裡,默默等著蚯蚓或其他蟲子的靠近。 


每一個物種都能幫人類解答如何在地球上生活

人類需要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豐富的食物,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命必需品其實強烈依賴於運轉良好的生態系統,而在這一複雜系統中,動物扮演著重要角色,失去任何一種,都會對這個生命支持系統造成威脅。      

昆蟲傳粉可以讓人類收穫水果和蔬菜。沒有了蛇,老鼠就會泛濫成災。人類食用野生動物,破壞棲息地,壓縮它們的生存空間,也使得野生動物侵入人類活動空間,它們身上攜帶的病毒,直接或者間接進入人體,威脅人類的健康。

而且在更深層次上,無論是猿猴還是螞蟻,每一個物種都是一份答案,它幫我們解答,如何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一個物種的基因組,就是一本解答指南。但有很多物種在我們還沒有搞清它們的生命圖譜前,就已經從地球滅絕了。當這個物種滅亡時,這份解答也隨即丟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翻拍)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呂雲

相關焦點

  • 開卷| 12000種野生動物的最後影像
    野生動物與我們人類是相互依存、命運相連的。但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評估了地球上科學家命名的200萬個物種中的10萬個物種後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僅哺乳動物就有200種被列為極度瀕危。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2019-06-28 16陳嵐 來瑩 攝   中新網衢州6月28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陳嵐 來瑩)「沒想到能拍到白頸長尾雉、黑麂,要知道黑麂的珍稀程度媲美大熊貓!太難得了!」
  • 國家出版基金優秀項目|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續)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續)是文榕生先生在歷史動物地理學領域研究的又一力作,全書三冊,共400萬字,可謂鴻篇巨著。該書為2009年出版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的續集,內容有極大豐富和充實。《續》不僅從3600年以來的海量古文獻中精選相關資料,而且將百餘年來的古脊椎動物、考古成果以及現代野外動物調查等多學科資料融為一體,相互印證,全景式地反映了以第四紀為主中國脊椎動物中兩棲、爬行、鳥、哺乳4綱近60種珍稀動物的辨識以及靜態的地理分布與動態的變遷情況。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
  • 《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中國蜻蜓大圖鑑》昆明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2019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記者 胡遠航)22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重慶大學出版社在昆明聯合發布《中國蜻蜓大圖鑑》。該書是世界最大蜻蜓專著,同時也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  蜻蜓是公眾熟知的昆蟲,全世界已知蜻蜓種類超過5000種。
  • 可視化的中國珍稀動物分布變遷史
    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分布變遷地圖集》(簡稱《地圖集》)日前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我國第一部歷史動物地理地圖集,主要由筆者完成,為便於一般讀者對其有所了解,有效利用,特作介紹。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中國蜻蜓大圖鑑》發布:首次公開眾多珍稀蜻蜓生態影像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攝  22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重慶大學出版社在昆明聯合發布《中國蜻蜓大圖鑑》。該書是世界最大蜻蜓專著,同時也是全球蜻蜓目文獻收錄物種最多的一本彩色圖鑑。  蜻蜓是公眾熟知的昆蟲,全世界已知蜻蜓種類超過5000種。中國是世界重要的蜻蜓資源國,已發現980餘種,堪稱世界之最,其中大量特有和瀕危物種,具有極高的保育價值。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抵滬 來上海最高點看地球真相
    近日,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的開幕式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觀光廳100舉行。活動的主辦方代表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熊曉鴿說:國家地理代表著科學、探索,以及人類對地球和環境的關愛。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真正的《國家地理》,給的都是硬貨
    本圖攝於1963年的加利福尼亞,華特·迪士尼正在翻閱《國家地理》雜誌。作為他最喜歡的雜誌,幾個書架的《國家地理》都因反覆翻閱而破舊不堪。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為了支持知識版權,國家地理特意整理出來一份正版圖書清單,這些書都是備受讀者喜愛、且擁有正版授權的經典著作,快來看一看吧! 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
  • 國家地理又放大招!這4種瀕危動物成了時尚圈的主角
    此次聯名系列靈感,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宏偉的•薩爾託雷(Joel Sartore)拍攝、整理的現有超過10,500種動物的影像檔案。此次合作,LACOSTE首次將經典Polo衫上的鱷魚Logo,讓位給當下10種最瀕危野生動物
  • 國家地理又放大招!這4種瀕危動物成了時尚圈的主角
    此次聯名系列靈感,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宏偉的「影像方舟(Photo Ark)」計劃,是由國際知名攝影師、國家地理研究員喬爾 薩爾託雷(Joel Sartore)拍攝、整理的現有超過10,500種動物的影像檔案。
  • 《瀕危:我們與它們的未來》出版!滅絕,不應成為瀕危動物的宿命
    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最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全球被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突破10萬「大關」。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世界上很多生物正面臨危機。英國當代動物攝影大師蒂姆·弗拉克用兩年時間,在遍布地球天涯海角的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間奔波,對70餘種珍稀野生動物追蹤躡跡地進行拍攝和記錄,探索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 雲南德宏拍攝到雲豹、灰腹角雉等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影像資料
    新華社昆明6月6日電(記者姚兵、趙鵬)灰腹角雉、雲豹、大靈貓……「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自2016年11月啟動以來,陸續獲得多種珍稀瀕危物種的影像資料。  據介紹,項目組在雲南銅壁關省級保護區及周邊區域安裝60臺紅外觸髮式相機,拍攝到雲豹、熊猴、北豚尾猴、菲氏葉猴、灰腹角雉等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豺、黑熊、小熊貓、黑鷳等1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以及鼬獾、豬獾、雲貓等14種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現在就一起來認識這12種(類)重點珍稀瀕危動物~ 1朱䴉世界性瀕危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珍惜動物·鳥類·昆蟲大圖鑑》末尾有福利哦~ | 肆養推薦
    獲得世界40多個國家的珍稀動物拍攝許可!喬爾·薩託的「影像方舟」項目要記錄下生活在世界各地動物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每一個物種,他歷時15年,跨越全球40多個國家,獲得了這些珍稀動物拍攝許可,記錄了12000種動物,對有些物種來說,這是它們首次也是最後的影像。
  • 美國國家地理把《動物森友會》搬到書裡,不光好玩,還長知識!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講動物的書:《史前動物大百科》&《動物大百科》,皆出自「國家地理學會」。書裡頭的滿滿知識都來自「國家地理學會」。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自1888年成立以來,資助超過10,000項科學研究、環境保護與探索計劃。它的會刊《國家地理》從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