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它們死亡是人類的災難

2021-01-15 場庫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470 部 每 日 一 片




來這裡的人,不是為了追思逝去的親人朋友,也不是為了紀念偉人名人。而是為了懷念曾生活在地球上,卻永遠不復存在的動物們。

這裡用多米諾骨牌的形式排列著近300年來已經滅絕的各種鳥類和獸類的名單。每一塊倒下的墓碑都代表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上面記載著它們滅絕的年代和滅絕的地方。


即將倒下的墓碑則代表著瀕危滅絕的動物,如果墓碑倒下,意味著這些物種也將成為歷史。

而阻止這些墓碑倒下的則是一雙人類的大手。

警示著人類保護物種多樣性,保護環境......

1600年以來,全世界範圍內記錄在案的已經有794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而未被記錄的滅絕物種,特別是無脊椎動物,則要多得多。

你是否看過那些已經滅絕動物生前最後的影像?



1936年的9月7日,最後一隻袋狼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霍巴特動物園中死去,袋狼從此宣告滅絕。
它叫「班傑明」,可惜這個名字卻只有在它死亡後才被人銘記。作為全世界最的神秘動物之一,袋狼常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它是食肉動物,而且身上有條紋。已知最後的袋狼照片,拍攝於1933年博馬裡斯動物園。
而之所以叫袋狼,是因為像袋鼠一樣,雌性袋狼也擁有一個向後開口的育兒袋,用於容納並攜帶幼崽。20世紀初,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袋狼,甚至出現賞金獵人,導致袋狼數量急劇下降,最終迎來滅絕的命運。雖然班傑明已經死去了81年,但澳大利亞人熱衷於尋找袋狼。「野外又發現了袋狼」的傳聞時不時就會出現,澳大利亞罕見動物協會報導過超過3800起目擊報告。
雷仙島秧雞是一種只生活在西北夏威夷群島的雷仙島上的秧雞。1990年,被人類引進到島上兔子將島上的食物都吃光了,由於缺乏食物,雷仙島秧雞的數量急劇下降。兔子剛被引進島上的時候島上還有幾千隻雷仙島秧雞,但在二戰的時候,人們只發現了最後一隻雷仙島秧雞的蹤跡。它們因野兔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失去棲息地,最終滅絕。奧亞吸蜜鳥是夏威夷最細小的吸蜜鳥之一,只有約20釐米長。顏色呈黑色或深褐色,腳上有稀疏的黃色羽毛,胸部及翼下有白帶。它們的喙尖銳及稍微彎曲,可以抽出花蜜。它們在20世紀初的亞熱帶森林甚為普遍,但自此數量就開始下降。1987年仍有聽到它們的歌聲,但由於鼠、豬和帶有鳥類疾病的蚊入侵,以及惡劣的自然環境破壞了棲息地,導致它們於1987年滅絕。下面的這段視頻中的是聲音,是奧亞吸蜜鳥「唱」的最後一首歌,聽起來空靈而悲傷。

相比於肉類它們更喜歡青草,種子,野果和吃蜂蜜,樣子總是看起來蠢萌蠢萌的。

他們原本生活在墨西哥森林裡,但進入20世紀後,由於人們開始大量砍伐森林建立農場,牧場。墨西哥灰熊的家被破壞,不得已跑到農田偷吃莊稼。於是,人們開始打著保護農田的旗號濫殺濫捕灰熊。


北部白犀牛(功能性滅絕)

2018年3月19日,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部白犀牛45歲的「蘇丹」,由於年邁體衰,且飽受病痛孤獨之苦,無法站立,保護區為它實施了安樂死。至此,北部白犀牛這一亞種僅剩兩頭雌性存世,走到了滅絕的邊緣。

自上世紀末以來,白犀牛一直慘遭人類獵殺,其目的就是為了變賣價格不菲的白犀牛角。那些買賣白犀牛角的人相信白犀牛角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在黑市中,犀牛角的價錢比古柯鹼還高。然而現代醫學證明,犀牛角中的有機化合物物幾乎無法為人體吸收,實際藥用價值不高。短短100餘年,這個延續了550萬年的強大巨獸家族,就這樣無辜地走向了滅亡。

 

還有海龜、大熊貓、江豚、綠孔雀、亞洲象、白頭葉猴、東黑冠長臂猿、非洲象、雪豹、角羚、伊比利亞猞猁、獵豹、金絲猴、白鰭豚、朱䴉、褐馬雞、揚子鱷、黑頸鶴、藏羚羊、麋鹿、大鯢、環尾狐猴、安哥洛卡象龜、白腹長尾穿山甲、丹頂鶴、北白犀、鯨頭鸛、彎角劍羚、埃及禿鷲......這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每一次當你看到它們,都代表它們在和命運賽跑,發出著最後的求救信號。海龜協會表示,每年有超過100萬海洋動物死亡,全世界海洋裡可能有一億噸塑料。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從去年年底宣布白鱘滅絕,到今年年初澳洲大火讓考拉功能性滅絕......我們肉眼可見的看到物種滅亡的速度在加快,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劣,我們身處的地球多災多難。但也正是因為總被隔三差五的拿出來談及,才證明了這個話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當地球上的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汙濁天空墜下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燥沼澤上空迴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社會文明發展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沒有辦法挽救那些已經滅絕的物種。正因為人類不斷地向前探索,我們才能越來越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去思考怎樣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不買象牙製品,不看動物表演,見到非法倒賣野生動物的黑商直接報警......雖然這些都是小事,卻也是為那些面臨滅絕的動物提供能力所能及的幫助。作為中國首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以企業家為主體、以保護生態為目標的社會團體,阿拉善SEE直接或間接支持了700多家中國民間環保公益機構或個人的工作,是中國本土最具影響力的環保公益組織。為了不讓白鱀豚的悲劇重演,阿拉善SEE正在行動。為守護1012頭長江江豚,阿拉善SEE已找到100名協巡員守護江豚。為守護瀕危鳥類,阿拉善SEE已經在超過50塊鳥類棲息地開展鳥類監測、巡護工作等。目前,阿拉善SEE基金會正在聯合民間機構、科學機構、基層社區,並邀請你一起加入保護瀕危物種的種群和棲息地的行動中。點擊下方圖片或底部【閱讀原文】立即參與【瀕危物種保護行動】公益項目。

相關焦點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看哭了所有人……
    2019年的最後幾天,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正式宣布: 長江白鱘已於2005-2010年間 滅絕。 白犀牛(功能性滅絕) 它們長得一點都不美, 但卻有著人類眼中價值連城的寶貝, 黑心的商販把白犀牛角的價格炒破天際, 每公斤能賣40萬-47萬人民幣。
  • 科學家稱50年後一半物種將滅絕,回顧10種已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
    >近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量動物已經滅絕,人類只能從最後留下的影像中才能看到它們:1.石南雞(1932年)石南雞曾廣泛分布在北美大平原;由於人們發現石南雞味道肥美,於是被人類大量捕殺;到了19世紀,石南雞已經在北美大陸消失
  • 已滅絕的17種國寶級動物的最後影像,58人守護最後一頭白犀牛
    已滅絕的17種國寶級動物的最後影像,58人守護最後一頭白犀牛原創 微風執杯煮酒上西樓 2020-10-02 23:16:43科學研究顯示,人類進化初始時期,地球上共有27億種動植物,而如今只剩下2億種,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的兩百多年來,滿打滿算是大多數人剛吃飽飯的時間,而同期野生動物滅絕速度加快了一百多倍
  • 人類已知唯一一隻雌斑鱉不幸去世,《動物來啦》記錄其生前珍貴影像
    新的一期《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有一塊特殊的墓地:墓碑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墓碑上刻著的是滅絕物種的名字——波蘭野牛、北非獅、海南長臂猿……這是它們存在過的證明,同時也正如設計者所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警示。本期《正大綜藝·動物來啦》,讓我們一同關注瀕危動物,也希望更多人行動起來,不讓影像資料成為動物們最後的「家」。
  • 2020,地球生氣了,人類生病了,它們滅絕了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乾旱、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針對動物和人的病毒集中爆發,生死就在轉瞬之間,很多人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類的渺小...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其後則是一個個瀕危動物,在後面的幾塊中,寫有「人類」、「鼠類」等字樣……「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墓志銘上有這樣的話:「……工業革命以來,以文明自詡卻無限擴張為所欲為的人類,已使數百種動物因過度捕殺而喪失家園或遭滅頂之災: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後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汙濁天空墜向大地;當麋鹿的最後一聲哀鳴在乾燥沼澤上空迴蕩……人類,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 17種國寶級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水中大熊貓最讓人痛惜
    很多野生動物從來沒有在我們的人類的 視野中出現就已經悄然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有些動物我們剛剛發現還來不及研究就匆忙消逝,還有一些動物在人類的注目下毫無辦法的滅絕,今天我們剛剛就盤點一下給我們人類留下一副動態攝影圖後滅絕的珍稀野生動物,給大家予以驚醒,喚起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愛心。
  • 開卷| 12000種野生動物的最後影像
    野生動物與我們人類是相互依存、命運相連的。但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評估了地球上科學家命名的200萬個物種中的10萬個物種後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僅哺乳動物就有200種被列為極度瀕危。
  • 誰躲過了滅絕恐龍的大災難?
    其實許多生物還是躲過了撞擊最初的連環災,但它們卻會在災難後續的煎熬中九死一生。撞擊產生的灰燼或碎屑遮天蔽日,太陽不見了蹤影,地球進入了完全沒有白天的黑暗寒冬。幾個月過去後,天稍稍亮了,卻下起了酸雨,導致植物枯萎、死亡,動物難以呼吸。當這一切漸漸好轉,撞擊釋放的溫室氣體又開始蒸烤大地。
  • 第六次生命大滅絕預兆!珊瑚中已發現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災難特徵
    然而珊瑚也是極為敏感的海洋生物,它們的生態反應揭示了地球的生命變遷歷史。根據本周二(3月3日)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目前珊瑚已表現出與地球上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極為相似的「災難特徵」,這預示著新的生命大滅絕可能已經到來。
  • 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消失的動物
    袋狼 袋狼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神秘動物之一。它生活在塔斯馬尼亞,雖然看起來更像是有條紋的大狗或者狼,但屬於有袋類動物,與袋鼠、考拉是同類。
  • 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生前畫面,因飼養員粗心大意而死
    那些你沒有見過的已經滅絕的動物,幸虧還留有它們的影像,但也僅此而已!今天就來聊聊袋狼,看看它生前的畫面。很多人都不知道袋狼是什麼,小編先介紹一下袋狼。袋狼,現已全部滅絕,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曾廣泛分布於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後因人類活動只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島。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1月10日,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在夏威夷死亡。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
  • 人類會遭遇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科學家認為,災難或許已經開始
    生物大滅絕也被稱為「生物絕種」,因為在生物大滅絕發生時,往往是集群性的滅絕,並不是單一物種的死亡,而是整個分類單元中的所有生物死亡,只有化石可以證明它們生活在地球上,人類的戰爭比起生物大滅絕來說只能是小兒科
  • 《科學》雜誌:人類是史前生態災難的罪魁
    此前,科學界對於史前動物物種大規模滅絕、尤其是大型動物滅絕的理論解釋主要有兩種:一個是34年前由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保羅·馬丁提出的,稱人類對史前動物發起「閃電戰」或「大屠殺」;第二種解釋是,全球環境變化導致這些動物死亡。而此次美、澳科學家的理論和發現,無疑給第一種理論增加了沉重的砝碼。
  • 已經滅絕的野生動物,看看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們曾經的容顏
    有一些人圍坐在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魚翅、熊掌、穿山甲、中華鱘、猴腦等國家保護動物所製成的菜餚,展露的吃相透露著貪婪的內心。原本鮮活的生命,只因人類的一念之間,就變得不再喘息,場面令人十分痛惜。全世界大約有150多萬種野生動物,但由於缺少應有的環境保護而瀕臨滅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3的野生動物慘遭滅絕。
  • 1.8萬年前的未知生物,胃中發現不明皮膚,它生前吃了什麼?
    1.8萬年前的未知生物,胃中發現不明皮膚,它生前吃了什麼?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共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與環境變遷有一定的聯繫。它們悄悄的誕生,又悄無聲息的離去,仿佛一陣風一樣,過一段時間就被人遺忘了。預計它的死亡時間在出生三個月到九個月左右,目前科學技術有限,無法拿出證據來證明它究竟是什麼?1.8萬年前的未知生物,胃中發現不明皮膚,它生前吃了什麼?解剖未知生物發現重大秘密後來科學家們將它的身體解剖,發現驚天動地的大秘密,在它的體內居然檢測到另一種史前生物的DNA,它就是披毛犀。
  • 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實際上,穿山甲的鱗片由角蛋白構成,與人類的指甲成分差不多,穿山甲的肉則攜帶大量寄生蟲和病菌,食用不當很容易致病。 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穿山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極度瀕危,成為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哺乳類動物。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每年東南亞地區會向中國大規模走私穿山甲,也造成了它們在東南亞很多地區處於基本滅絕的狀態。
  • 1933年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的影像,拍攝於滅絕前的3年
    1933年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的影像,拍攝於滅絕前的3年 這段畫面拍攝於1933年,是世界上最後一隻袋狼的生前影像
  • 此罕見「物種」是地球上最後一隻,死亡就即可滅絕,你們見過嗎
    滅絕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在過去20年間,就有近一半的物種滅絕。只不過大多數都悄無聲息離開我們。而今天要講的物種有所不同,這是人類第一次親眼目睹的物種滅絕。這隻約有100歲的陸龜「孤獨喬治」是世界上有名的單身漢,也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平塔島象龜亞種的最後一員。多年來,它都孑然一身,為了讓喬治的基因傳遞下去,人們還做了各種嘗試為他配種,但均以失敗告終。1971年,孤獨喬治在平塔島上被研究人員發現,並成為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