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誌:人類是史前生態災難的罪魁

2020-11-23 網易科技
     本月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美國和澳大利亞學者撰寫的論文認為,人類在全球的遷徙過程中對動物的肆意捕殺,可能是造成各大陸史前動物物種大規模滅絕的直接原因。

  此前,科學界對於史前動物物種大規模滅絕、尤其是大型動物滅絕的理論解釋主要有兩種:一個是34年前由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保羅·馬丁提出的,稱人類對史前動物發起「閃電戰」或「大屠殺」;第二種解釋是,全球環境變化導致這些動物死亡。而此次美、澳科學家的理論和發現,無疑給第一種理論增加了沉重的砝碼。科學家們進一步警告說,現代人應該汲取、借鑑史前發生的生態慘劇,不再重蹈覆轍,而是拯救現在已經瀕臨滅絕的物種。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物學家約翰·阿爾羅伊,運用複雜的計算機模擬設備再現了人類在大約1·34萬年前,越過曾經連接亞洲和北美的冰帶,遷移到美洲後發生的事情。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正是由於人類過度的狩獵活動,大量動物滅絕了。阿爾羅伊是「閃電戰」或「大屠殺」理論的支持者。他強調:「這就是人們由於自己的無知而造成了空前的生態災難的一個例證。」這一理論的創建者馬丁也說,現代人和這些史前人一樣,如果掌握了某種力量,就想去實踐它們。而人們卻不知道,這樣的實踐有時會給環境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很多科學家相信,現代人類是大約1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然後逐漸遷移到歐洲和亞洲,最後才到達更加遙遠的大陸——北美洲、澳大利亞的。在所有的上述陸地,人類的到達時間,經過證明,都同大規模的生物災難開始的時間有著驚人的一致。在北美洲,大約1.2萬-1.3萬年前,數十種動物在人類到達之後滅絕了,其中包括猛獁象、巨型陸地樹懶、貘、大型駱駝、有角的野牛、巨型犰狳、雕齒獸和另外一些體表覆有鱗片的大型哺乳動物等。人類在約5萬-6萬年前到達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地質學家理察·羅伯特和他的同事們發現,澳洲大陸的大規模生物滅絕發生在大約4·64萬年前,過程持續了3000年。羅伯特說,事實證明,就在人類達到這塊陸地後不久,生物滅絕的過程就啟動了。毫無疑問,人類活動是罪魁禍首。他同時論證說,全球氣候的變化引起生物滅絕的理論似乎並不成立。因為上一個冰河期是在這次生物滅絕發生的2.5萬年後。羅伯特也指出,由於生物滅絕的過程較長,所以他推斷,人類的狩獵活動不是導致生物大規模滅絕的唯一因素。其中或許還包括人類為了狩獵而點燃樹林、驅趕動物等毀壞環境的活動。

  羅伯特說,全球環境變化引起生物大規模滅絕的理論正面臨挑戰,因為「如果是一種全球性的氣候變化,那麼全球的所有物種都應該在同一時間走向滅亡,而現在它們的滅亡時間卻非常精確地指向了人類到達的時刻」。與此同時,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物學家羅斯·麥克菲支持另外一種理論。他解釋說,人類到達新大陸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疾病,這些疾病擊垮了原有的大型動物。作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伴隨人類在全球範圍內的遷移。而這些狗也恰恰是傳播疾病的罪魁禍首。麥克菲表示,他不認為有明顯的證據表明,人類的大屠殺導致了生物的大規模滅絕,但是他認為,它們滅絕的時間顯示,這場生態災難一定同人類的到來有關。(完)
  

(責編:)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給好友

,,>

相關焦點

  • 史前人類的進化與生態適應
    報告題目:史前人類的進化與生態適應報告人:湯卓煒 教授報告時間:8月29日上午9:00-10:30報告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古生物中心三樓會議室網絡平臺:釘釘群號35204566,也可在報告開始前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
  • 公元前9500年的地球「史前大災難」真實發生!科學家已證實
    在史前時代,大概公元前9500年,也就是柏拉圖說的亞特蘭蒂斯沉沒的時代,極其可怕的災難席捲了地球。這次災難是遠處宇宙爆炸的結果,它給人類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記憶。總之,當科學界傾向於採用均變論的教條時,它就盡力將史前的一切都納入純粹的唯物主義範圍內解釋,否定所有迷信論點或者災變論。事實上,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否定了大洪水的存在,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人類起源和過去的文明,這種態度直到今天仍主導著科學界。
  • 人類發展的同時,埋下了災難的「種子」,未來人類該何去何從呢?
    人類進化到如今面臨許多難關,慶幸的是人類面對這些重重關卡,都通過自己強大的大腦躲過了,使人類進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時代飛躍,第1次工業革命的出現,讓人類學會製造了大型的武器工具,不過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災難的種子。
  • 人類帶來的那些生態災難(組圖)
    原標題:全球生態災難圖 揭露人類對地球破壞   除了全球變暖之外,人類還面臨著人口過剩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7日報導,近日,英國某生態環境基金會發布了一組發人深省的圖片,揭示人類活動對土地、大氣和海洋造成的巨大破壞。   在該組圖片中,有印度尼西亞衝浪者在海洋垃圾中衝浪的一幕,內華達沙漠上堆滿廢棄的輪胎和計算機零件,也有爪哇島的河流上堆滿垃圾,亞馬遜的森林地貌變得支離破碎的場面。
  • 人類真的會毀滅?美權威雜誌《科學》說有三種可能性
    人類真的會毀滅?美權威雜誌《科學》說有三種可能性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2016-07-18 13:57 來源:澎湃新聞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11項生態災難(全文)
    大部分環境災難並不受人類控制,比如颶風、地震或者山林火災。但是世界上某些最致命的災禍來自於人類。對更多更優質的能源、食物以及建築材料的需求已經讓某些地方徹底走向枯竭。
  • 史前人類留下的高科技,說明人類真的滅絕了幾次了嗎?
    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到20萬年前人類出現,此前地球上的上生物經過了5次大滅絕,每一次大滅絕都是地球發生了重大的災難。在這幾次的大災難中,80~96%的生物,遭到滅絕。那麼在這幾次的生物大滅絕中,有沒有存在著史前文明?
  • 史前人類留下的「高科技」,說明人類真的滅絕了幾次了嗎?
    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到20萬年前人類出現,此前地球上的上生物經過了5次大滅絕,每一次大滅絕都是地球發生了重大的災難。在這幾次的大災難中,80~96%的生物,遭到滅絕。那麼在這幾次的生物大滅絕中,有沒有存在著史前文明?
  • 科學好故事|人類滅絕大討論
    公元前400年左右:儘管古代哲學家也會討論巨大災難和世界末日,但他們都相信,自然不可能永遠荒廢,事物和價值也不可能永遠消失。在自然中消失的事物最終都會再度歸來,物種、人類和價值都不可能被徹底摧毀。公元前360年左右:柏拉圖提出,人類此前也許也曾在大災難中滅絕過,但這只是一個永恆的循環的一部分而已,永久性的滅絕依然是無法想像的。
  • 史前文明存在嗎?人類是第五次文明?瑪雅人的記錄是否可靠?
    瑪雅文明記錄史前文明,這些文明為什麼會消失?人類真的是第五代文明?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歷史,在46億年中人類文明的發展只經過了400多萬年。相比較地球來說人類文明發展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但事實上,人類文明的發展,的確是很迅速的。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美國《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新聞(Top 10
  • 為什麼史前巨獸消失殆盡?人類遷徙就是一場席捲全球的災難
    所以我們經常認為,人類驅動的物種滅絕是最近才發生的事。這真的有點低估人類的能力了,當人類脫穎而出時,就已經有許多物種開始遭殃了,而真正的大滅絕開始於人類的遷徙。在接下來的幾萬年裡,人類在世界範圍開拓「殖民地」,化石記錄顯示,我們的祖先每到一個新地方,現在大型動物(大象,熊,羚羊等)的巨型史前親戚便開始呈現出最多在幾百到一千年內滅絕的趨勢。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再次入選美國《科學新聞》(《Science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新聞(Top10stories),排名第五。阿爾泰山丹尼索瓦人基因組研究不僅揭示丹尼索瓦人存在不同的分支並可能廣泛分布於亞洲;而夏河人化石的發現則將史前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的最早時間從距今4萬年推至距今16萬年,並作為考古學證據首次驗證了此前只發現於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廣泛分布的推測,依據陳發虎院士團隊發現的丹尼索瓦人的骨骼形態,通過模式重建了丹尼索瓦人的肖像。
  • 《巨齒鯊》:史前巨獸再次喚醒人類的原始恐懼
    《巨齒鯊》:史前巨獸再次喚醒人類的原始恐懼炎日炎炎,水立方驚現史上最兇殘的史前巨獸。眾所周知,在所有電影類型中,科幻片是最考驗電影工業水平的一個,《巨齒鯊》在這一點上無疑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災難科幻片,展現出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視覺奇觀層出不窮。
  • 人類最早的畫作與史前人類的洞穴壁畫
    《自然》雜誌向來以嚴謹的科學態度而著稱,其權威性舉世公認,很多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都曾在這一期刊上發表過。據報導,早在2018年2月這篇論文就提交到了《自然》雜誌,直到8月7日才獲得通過,可見這一報告經過了重重審核才得以發表,其結論得到了權威性的承認。  有關報導隨即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媒體上。
  • 全球殺人最多的5大災難,史前大洪水只能排最後,第一無可爭議!
    我們太習慣於溫暖的陽光,壯麗的風景,然而這個看似溫和的家園,也曾經向我們展示過它的「雷霆之怒」,幾乎可以毀滅全人類的災難不止一次上演,其中有些還離今天的我們並不遙遠,人類從來活的都並不安逸,今天的舒適只因為我們忘記了曾經的傷痛,那麼究竟有哪些幾乎毀滅人類,曾帶來無窮傷痛的終極災難呢?讓我們來認識曾經發生在我們星球上,最具破壞且致死人最多的5大終極災難。
  • 《科學》雜誌評出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技術突破拔得頭籌,成為年度頭號科學突破。 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可讓研究人員逐個追蹤細胞發育,了解哪些基因會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被開啟或關閉。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古老病毒卻還徘徊在生命這道門之外,被人類稱為非生物。人類把病毒定位在生物之外,認為它們沒有生命。但是當它們開始禍害人類時,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它們的邪惡。002.人類對於病毒和人體生命科學的認識是不是太膚淺?
  • 日本稀有甲蟲瀕臨滅絕 電子遊戲可能是罪魁
    珍蟲將滅絕  英國《泰晤士報》4日報導,土耳其阿馬諾斯環境保護協會的環境學家們已向位於首都安卡拉的農林部遞交一份報告,針對所謂「昆蟲學家」對甲蟲造成的災難發出警告。  成批捕獵者從日本和德國蜂擁至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的阿馬諾斯山地區。他們自稱「昆蟲學家」,以科學研究名義大量獵捕這裡獨有的歐洲深山AK亞種鍬甲,把它們運往國外。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王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