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大量地球生物面臨滅絕的危險:
到2070年,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半的動植物物種,這取決於人類對地球變暖的反應;
亞利桑那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的John J.Wiens教授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道:「如果我們遵守《巴黎協定》以應對氣候變化,到2070年,我們可能會失去20%以下的地球物種。但是根據我們的結果得出,如果人類活動造成更大的溫度升高,我們將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動植物的物種」;
2019年5月,由聯合國支持的由全球145位專家彙編的報告發現,近幾十年來,多達100萬種動植物的物種受到滅絕的威脅;
近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量動物已經滅絕,人類只能從最後留下的影像中才能看到它們:
1.石南雞(1932年)
石南雞曾廣泛分布在北美大平原;
由於人們發現石南雞味道肥美,於是被人類大量捕殺;
到了19世紀,石南雞已經在北美大陸消失,只在一個島上剩餘100來只;
在保護組織的努力下,1926年,石南雞的數量增長到了2000隻;
不幸的是,大量石南雞在一場火災中被燒死,倖存下來的多是雄雞,繁殖能力有限;
1932年,最後一隻雄性石南雞曾經被人看到過,此後,再也沒有人見過這個物種了;
2.袋狼(1936年滅絕)
袋狼是現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像袋鼠一樣,母袋狼有一個育兒袋;
袋鼠曾經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其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澳大利亞野狗生態位的擠壓,最終在人類的捕獵下死亡;
1930年,最後一隻野生袋狼於被一個牧民殺害;
1936年,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袋狼,由於管理員的疏忽,因太陽暴曬而亡;
3.峇里虎(1937年滅絕)
峇里虎是現代虎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還不到北方其他老虎的1/3;
曾經峇里島與世隔絕,峇里虎是這裡的王者;
自從人類踏上這片土地後,發現峇里虎的皮毛非常珍貴,於是開始大規模的獵殺行動,峇里虎的數量急劇減少;
1937年9月27日,最後一隻峇里虎在峇里島西部的森林裡,被貪婪的獵人射殺,這種世界上最小的老虎,終於走向了滅絕;
4.墨西哥灰熊(1964年滅絕)
墨西哥灰熊春秋季生活在海拔較低的地方,夏季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方,冬天在樹洞或巖石裡冬眠;
19世紀,在墨西哥森林中還能發現大量墨西哥灰熊;
20世紀,人類開始大量砍伐森林,灰熊的家園遭到無情掠奪,灰熊不得不跑到農田找東西吃,結果遭到了人類的捕殺;
20世紀50年代,人們發現了灰熊能賣個好價錢,於是開始瘋狂捕殺;
1964年,最後一隻墨西哥灰熊被人類全部殺害,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5. 海濱灰雀(1987年滅絕)
由於海濱灰雀的鹽沼棲息地被人類噴灑了農藥DDT,並被太空計劃徵用,數量本來約有6000隻,在人類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急劇減少,最終走向滅絕;
海濱灰雀幾乎沒有活體照片,唯一能找到的照片只有泡著福馬林的標本瓶,這是這個物種給留給世界唯一的影像;
1987年,最後一隻海濱灰雀死亡,這一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6.庇里牛斯山羊(2000年滅絕)
庇里牛斯山羊是一種生活在峭壁上的山羊,因此也被稱為懸羊;
它們的繁殖率很低,一胎只有一隻山羊,由於人類的瘋狂捕殺,庇里牛斯山羊的數量急劇減少;
1910年,庇里牛斯山羊僅剩40隻,之後數量逐年減少;
2000年,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隻名叫西莉亞的庇里牛斯山羊,不幸被一棵樹壓死了,宣告了這種生物的滅亡;
7.金蟾蜍(2006年滅絕)
金蟾蜍曾大量存在於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的熱帶雨林地帶,它的雄性個體全身呈金黃色,因此被稱為金蟾蜍;
1966年,它們首次被學者傑伊·薩維奇發現;
1987年,記錄有1500隻成年金蟾蜍;
1988年,急劇減少,僅剩下10隻;
1989年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過;
2006年,金蟾蜍被認定為絕滅;
造成它們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及環境汙染,如此美麗的物種再也無法見到了;
8.西部黑犀牛(2011年滅絕)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非黑犀牛的數量急劇下降,2001年因為過度獵殺、保護措施不力,僅有10頭存活下來;
2006年經過調查,沒有發現活體的西非黑犀牛存活,被懷疑已經滅絕;
2011年11月10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宣布此物種已經滅絕;
9.平塔島象龜(2012年滅絕)
平塔島象龜於1971年在平塔島上被發現;
當時,島上的植被已經被外來的野生山羊所破壞,在島上生活的平塔島龜也僅剩一隻;
為了保護它,將它安置在達爾文研究站,被命名為「孤獨喬治」,它與兩隻其他亞種的雌龜一同飼養以繁殖後代,儘管雌龜已為它產下了兩窩蛋,但都未能成功孵化;
在這個世界上,它只能自己孤獨地生活,沒有第二隻平塔島龜能夠交流;
2012年6月24日,南美洲厄瓜多平塔島的加拉巴戈斯國家公園發表聲明稱,「孤獨喬治」已經死亡,平塔島象龜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10.北方白犀牛(2018年滅絕)
1960年,世界上有2000多頭北方白犀牛;
但當時的犀牛角價格比毒品還要高,北方白犀牛遭到偷獵者的大量捕殺;
1990年,每公斤犀牛角的售價不到5千元;
如今,價格已經飛漲至每公斤40萬元以上;
為了防止最後一隻北方白犀牛蘇丹被獵殺,保護組織割去了它本可以長到1米多的犀牛角,並派40名持槍守衛和18名飼養員不分晝夜地輪流看護;
遺憾的是,2018年3月20日,45歲的北方白犀牛「蘇丹」,由於已經到了犀牛年齡的上限,永遠閉上了眼睛;
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物種,終於滅絕了;
而以上所列的,只是已經滅絕動物中的滄海一粟,還有太多太多的已滅絕動物,沒有給人類留下一丁點紀念的影像;
拒絕捕殺野生動物,保護瀕危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拒食野味、保護野生動物,不單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任何一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都佔有自身的地位,只有生態系統保持穩定了,人類在才能繼續生存下去,畢竟,即使強大如恐龍的生物,在大自然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螻蟻;
敬畏自然,善待與保護野生動物,人類的地球家園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